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如何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与繁荣。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与中国古代的“德治观”不同。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是在继承、超越和发展传统“德治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以重视和强调法制的作用和法制建设为前提,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为根本原则,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因此,要全面深刻地领会、理解“以德治国”的精神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种治国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仁爱、友善的德性意义,都主张中庸之道,但二人在治国模式上却衍生出了礼治和法治的不同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西方国家此后数千年国家治理模式的走向。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礼治与法治的分野的实质在于对权力的论证抑或是制约。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是一个崭新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统一 ,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是治党治国治军的理论旗帜。  相似文献   

4.
治国是一项规模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治国方略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我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两者的结合与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一、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略是对历史上治国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在我国,法治与德治的实践历史悠久,法治与刑罚,德治与礼治是相通的。早在公元前三千年的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时期就有创制军法的法治实践。[1] (P4 - 6 ) 我国…  相似文献   

5.
一、依法治国论。“法治”与“人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人治”。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个最好时期。1957年下半年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问里,忽视“法治”,推崇“人治”,把“法治”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导致了无法无天的“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灾难和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6.
法家法律观和"法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本文分析了法家对法律的概念、本质、起源、作用等基本法学理论的独到见解,以及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和推行"法治"的方法,剖析了法家的"法治"绝非真正意义的法治,它和儒家的礼治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统治手段.  相似文献   

7.
面对多元文化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法治保障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礼治教化,以礼治树立人们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可以说,法治提供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礼治提供社会个体的行为规范,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价值观最初重视人治和德治,后来有了礼治和法治,传统治理方式是人治、德治、礼治和法治四种治理方式的有机统一。德治、礼治和法治是人治的三种主要方式。在这三种方式之中,德治是根本,礼治是为了实现德治,而法治则是礼治的补充和保障。传统治理方式从作为人治的德治,逐渐走向了作为人治的非德治(礼治)。导致这种境况的根源则在于人治,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治理方式,必须变"人治"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形成贯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于"法治"的"法治"和"德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法治的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意识形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已出现巨大的变化,党和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这是时代的进步,是中国历史和文化演进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翻开中国社会发展史,且不提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就是过去不久的一部近代社会发展史,都无不打上深刻、沉重的“人治”烙印,现代中国的相对落后正是与社会治理的“法治”缺失密切有关。现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强盛和社会进步,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治”意识的…  相似文献   

10.
“法治”(theruleoflaw)在本来的意义上 ,与市民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对应关系。因为从历史上看 ,它的确立归根到底有赖于市民社会条件下个人与国家之间博弈关系的建构。就此而言 ,法治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大致说来 ,“法治”主要有三个特征 :第一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它的基础是民主 ,而不是专制。这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最具前提意义的标志。第二 ,法律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公民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没有超越法律、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这体现为法律至上原则 ,即“…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死刑是资格最老的刑罚之一,其历史至少和国家的历史一样漫长。死刑又是发育、成熟最早的刑罚,当其他刑罚还处于萌芽幼稚状态时,死刑即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死刑还是最早进入衰亡时期的刑罚之一,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死刑的生存便出现了危机。死刑存废之争已持续了二百多年,从我国刑法来看,死刑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死刑的适用还较为广泛。在现代法治社会里,死刑的设置与适用应极为慎重。对毒品犯罪的死刑使用应当予以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12.
法律需要道德支柱,缺少道德防线的法律将直接面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冲击,但道德更需要法治的强制力来保障,所以应坚持二者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3.
启蒙运动开启了法律的理性纪元,从此理性作为法学中的一个常用概念,表达了人类对安全、自由、平等、幸福、人权的渴望。法治是至今人类所能发现的较为理想的治国形式,因为法治符合人类理性。刑事法治是法治的应有内容,刑法制裁手段的两面性决定了刑法理性是刑事法治的应有品质,这一品质通过刑法立法、司法环节得到贯彻。刑法调控范围面与度的适当、刑法内容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理性司法即通过罪刑法定对司法权力进行制约,是保障人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治建设一直追求“依法求治”,注重实现法的秩序价值,而法治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以治成法”,克服“依法求治”的工具性特点,注重法的多重价值的实现。从“依法求治”到“以治成法”的关键在于增强法律的执行力,这是目前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克服“依法求治”弊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法制现代化要求监狱不仅要依法正确地执行刑罚,而且对罪犯的改造也赋予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依法治监的前提下,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要贯彻以德育人的方针,使依法治监与以德育人达到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有人把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称为"政治入世".改革的趋势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拉动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需要新的突破,我国即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在人权制度的建设方面,我国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与国际人权公约相对照,我国人权法律制度的诸多方面还有待改革.  相似文献   

17.
在刑事法治视域中,刑法之“善”不但应当注重对秩序之维护,而且也应当注重对自由之保障;刑法之“恶”既要重视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之限制或剥夺,也不能忽视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然而,我国刑法之“善”与“恶”均具有偏重性。实现刑法之“善”与“恶”的均衡性要求在立法上应当:将更多的侵犯个人利益且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化;缩小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犯罪的死刑适用范围;加快罪刑法定原则之“司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德性”是民警执法过程中的心理基础,具有实现主体心灵秩序和社会人伦秩序的效能,不但能使民警在执法中趋向社会价值目标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且对社会大众具有感召力。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努力探讨民警“德性”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在社会管理中的具体化,它有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基础。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本位”;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市民和村民是社会管理最重要主体的体制和机制,并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控权;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化原则、社会化原则、科学化原则和长效化原则;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协同性关系有: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协同性关系,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参与社会管理的协同性关系.行政、经济、教育、法律等社会管理手段协同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江泽民同志阐述了贯彻依法治国战略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点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具体任务,指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