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新东方》2018,(2)
中越两国在北部湾地区的争端一度对两国正常外交造成了严重阻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以及共同管理与合作开发的双赢思路,通过双边谈判的争端解决方式,在北部湾划界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当前,南中国海海洋划界争端不断升级,争端范围涉及岛礁及附近水域、专属经济区划界、历史性权利以及大陆架与海底资源开采等方面。对此,可以借鉴中越解决北部湾海域划界争端的模式,坚持双边谈判与多边沟通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合作开发南海,共同维护和平,早日实现南中国海海洋划界。  相似文献   

2.
孙传香 《求索》2011,(3):143-145
海洋划界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单一划界方法在国际海洋划界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但该方法并未形成习惯国际法,对国家划界实践没有强制约束力。由于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地质与地貌特点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文简称《公约》)对沿海国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权利的依据作了不同的规定,中日难以通过单一界线对东海的海洋权益作出公平划分。中日两国应该以《公约》为依据,分别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3.
宁清同 《新东方》2015,(2):7-12
我国强化南海渔业权之国际法保护具有完全的正当性,有充分、确凿的证据表明:我国在南海九段线内享有自然资源主权,我国渔民在南海享有历史性权利;为强化南海渔业权的国际法保护,须适度调整"韬光养晦""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原则,转而实施"积极开发,强化主权,欢迎合作,争取和平"之方针;须大力宣传并主张我国渔民在南海之传统捕鱼权,积极行使我国对南海之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权,对造成严重后果之侵权国适时采取经济制裁,对经常造成严重后果之侵权国适当运用对等报复措施,努力争取《公约》明确肯定历史性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存在着争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两国专属经济区划界应本着公平原则,以海岸线长度为重要依据。日方提出的以岛屿为基点和中间线划界的主张,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9)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面临诸多海洋划界纠纷,其中我国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分析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争端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其相关法理问题,有利于我国运用国际法律武器,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制定并运用多种斗争措施,维护我国合法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6.
迄今,世界上多数海洋边界争端尚未解决.而且,在许多海域划界中,由于当事国存在岛屿主权归属的争议,依据"以陆定海"原则,直接阻碍了所涉海上边界的划分,因而争议岛屿在海域划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秀英 《理论月刊》2008,(9):156-158
从国际司法及仲裁实践看,为海床、底土和上覆水域划一条单一边界已经成为海洋划界的趋势,但国家实践证明,单一划界尚未成为一种法律义务,因此,沿海国可以选择为大陆架及其上覆水域分别划界。不论单一划界还是分别划界,只要符合划界区域的实际情况,体现公平划界的原则,两者均符合国际法。鉴于东海的具体情况及中日双方在该海域不同的利益诉求,中日两国应通过协议采用两条线分别划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相似文献   

8.
在联合国文件和国际判例中, 大致而言, 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是主权程度递减的海洋区域范畴, “历史性海湾”“历史性水域”“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权利” 则是递增包含关系的 “ 历史性 (historic) " 话语体系。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 仅仅使用了“历史性海湾 “历史性所有权两个概念。“历史性海湾“一词, 早在英美北大西洋海岸渔业案判词中已经出现, 但当时存在很大争议, 美国海湾就不被认为是 “ 历史性海湾" , 而是 “ 历史海湾"。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中美洲丰塞卡湾时, “历史性” 是包含西班牙独占该湾的近代殖民历史在内的。 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权利主张,“也要像美国的民族国家肇造那样, 把南海界定为历史水域, 进而注意剔除 历史性” 话语的近代殖民历史的一面。 南海九段线的首要内涵是 “国家军事战略前沿底线”,这是“历史中国“ 内历史疆域、外历史性版图的疆域—版图结构决定的, 重塑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性国家在 “一带一路” 起点上负责任大国的新时代形象, 也要肇基于此。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主权维权在策略上,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对岛屿归属、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划界争端等方面采取坚决而灵活的斗争形式。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国内陆海统筹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确立,要求中国海洋主权维权策略与之适应,即从守成宣言式维权、应急反击式维权转向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这里所指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国家基于宪法义务,为维护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海完整而自主进行的包括国家战略调整和相关体制机制的调整和改革;第二,遵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关系规范,主动推进国际合作,积极提出化解纠纷的主张和主动参与有关条约的制定及签约,不扩大、不激化矛盾;第三,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争取做到战略清晰,策略对应适宜,行为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5,(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和第83条作出了临时安排的规定。临时安排是海洋划界前的过渡性措施,具有临时性和实际性的特点。同时,临时安排不影响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最后界限的划定。正因为如此,临时安排对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促进国际合作和争端的和平解决具有重要的国际法意义。我国周边大部分海域存在复杂的划界问题,划界问题的久拖不决对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海上安全都有巨大影响。因此,我国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作出切实可行的临时安排。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国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推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是打造东南亚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纠纷,南海地区摩擦不断,形成当下各国在南海的对立状态。本文从国际法视角出发,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般国际法律文本等为依据,剖析南海周边各国在"硬性"主权层面(九段线的合法地位、岛礁的法理地位以及"灰区"划界问题等)和"软性"权益层面(海事规则制定与资源"共同开发"等)上产生的争议,找出相关主张的法理依据及其不足,为我国回应质疑、占据法律与道德高地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洋意识与海防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人均海洋面积不多,与周边国家在海域划界上也存在诸多争议。对此,必须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防建设,坚决维护海洋权益,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3.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同时声明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六十六条予以保留。 二、台湾当局于1970年4月27日以中国名义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上的签字是非法的、无效的。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撤回权在各国立法中的普遍确立是为了保障消费者能够实现其真实意思表示,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撤回权规定于经营者义务部分,并不符合消费者撤回权的权利本质。消费者撤回权建立在消费者合同基础之上,以解除消费者合同为行使目标,因此我国未来修改《消法》时,应在创设的"消费者合同法"一章之合同效力部分规定消费者撤回权的适用和行使问题。为确保上述立法目的的实现,未来的《消法》应进一步扩大撤回权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经营者的告知义务、完善消费者行使撤回权的方式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渔民很早就在南海诸岛上捕鱼以及采捕珊瑚、海参、海龟、砗磲、螺等海洋物产,并从事与采捕相关的居留、建庙、种树等活动。笔者分别叙述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上的渔民来源、航行、生产以及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6.
吴坚 《今日浙江》2011,(5):28-30
但是,面对全球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和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坚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宽视野和更新思路来认识我省海洋资源优势,谋划区域发展新蓝图。  相似文献   

17.
陈明义 《政协天地》2012,(12):11-15
海洋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因此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关注海洋。中国在全球的海洋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包括维护300万平方公里海疆的权益,拓展在2.5亿平方公里大洋的权益,维护国家的海洋安全、航行安全,维护自由利用海洋空间以及资源的权利,分享国际海底资源的权利,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权利等等。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与海洋有关的事情,比如马六甲困局、中日油气之争、中越的北部湾划界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海洋意识?我们为什么如此迫切地需要关注海洋战略?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能够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正> 票据的文义性特征,决定了票据上的权利必须依据票据上记载的文字为准。是否应承担票据上的义务,享有票据上的权利,完全取决于在票据上有否签章。一方面,所主张的票据权利以票据票面上所记载的事项为范围,另一方面,即  相似文献   

20.
盛清才 《前沿》2014,(13):7-10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海洋事业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以战略家的视野关注海洋,研究海洋,形成了包括海权思想、海防思想、海军思想和经略海洋思想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海洋战略思想体系,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当时我国海洋建设实践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为维护国家尊严,他率领中国人民收回“三项权利”,顶住大国压力,亲定领海宽度,反击入侵之敌,构筑现代海防,建设“海上铁路”,从而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