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锴 《刑事技术》2012,(4):69-70
1案例资料案例1陶某,男,汉族,19岁,于2004年8月7日因琐事与村民某某发生纠纷,当日服毒,经抢救无效死亡,于8月8日进行了尸体检验,检验显示有明显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特征,全尸未发现明显损伤。后经亲属要求于2004年10月20日对其尸体进行开棺验尸,切开头皮在前额正中偏右发现一额中缝未闭,并提取胃部组织检出农药3911成分,同时提取颅盖骨备检。其亲属对额中缝未闭认为是骨折,为此多次上访。后于2005年8月12日会诊对其颅盖骨进行检验鉴定:(1)对送检的颅盖骨用清水煮沸去除其上污物,见颅盖骨发育不良,骨质菲薄,额骨正中缝存在,长5.0cm。于右眉弓上4.0cm处,从额正中向右侧至右顶骨有一横行骨折线,骨折线向后上弯曲,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气颅(traumatic pneumocephalus)是指颅脑外伤后,在颅内出现气体。外伤性气颅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全部颅脑损伤的0.5%~0.88%。外伤性气颅的发生一般都是因为颅盖骨骨折或颅底骨骨折所引起,而由于项部裂创导致颅内积气的案例尚少见报道。1案例简介某男,30岁,2003年11月10日被人用刀刺伤头部、项部。入院查体:左颞顶部至颈部左侧有纵行20cm长裂创深达肌行MRI检查示双侧脑室额角、左侧颞角积气,与2003年11月11日CT比较积气明显增多。2讨论外伤性颅内积气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一般有3种:一是颅盖骨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3.
<正> 在民事纠纷和刑事伤害案件中,人体四肢目标大、隐蔽差,往往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有资料表明,四肢损伤已占伤害案件的12%。作者总结近年来鉴定的788起伤害案件,有115例系四肢长骨骨折,占伤害案件的14.6%。作者分析了115例四肢长骨的骨折形态及其致伤方式,试图找出骨折形态改变与致伤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冰冻致颅底骨骨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志虹  张磊 《法医学杂志》2007,23(3):212-212
1案例死者,男,31岁,在被刑事拘留时,自称头晕、胸闷,后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体存放于冷藏箱内,温度-16°C,一月后进行尸检,死因为左胫后静脉血栓脱落致肺动脉栓塞死亡。尸检见头面部未见皮下出血,颅盖骨未见骨折,打开颅腔,硬脑膜未见破裂,颅内未见出血,脑水肿明显,颅前窝筛板及右眶上壁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右颞骨岩部骨折,骨折片向颅外移位,周围组织未见出血,对应脑组织未见挫裂伤,死者亲属认为此颅骨骨折系外伤所致。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资料1.1基本情况200例故意伤害案件,男性180例(90%),女性20例(10%)。年龄:56岁以上178例,20~56岁19例,20岁以下3例。鉴定为鼻部新鲜骨折185例,陈旧骨折15例。1.2骨折种类鼻部X线片和CT片,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鼻部骨折类型,见表1、2。1.3损伤程度鉴定185例新鲜鼻部骨折中,鉴定轻伤二级115例(62.2%),轻微伤70例(37.8%)。  相似文献   

6.
1案例资料 案例1 何某,男,19岁,因纠纷服毒死亡,次日进行尸检,全身未发现明显损伤,检验确认为有机磷农药(3911)中毒死亡.2个多月后因案件需要开棺验尸,切开头皮后见额中缝未闭合.去除附着组织及污物,见颅盖骨发育不良,骨质菲薄,额中缝存在于右眉弓上4.0cm处,长5.0cm;从额正中向右侧至右顶骨有一横行骨折线,长约5.5cm,骨折线处未发现骨荫存在(图1).骨折线区域无出血痕迹,无凹陷及粉碎改变.查阅原始尸表检验记录和照片及本次开棺解剖所见,死者无头皮出血,颅内无生前损伤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颅多层螺旋扫描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案件中颅骨骨折检验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2015年至2017年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伴颅骨骨折死亡案件52例(包括案情、受伤过程、尸体检验、头颅MSCT及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同头颅解剖阳性所见比对验证。结果头颅暴力作用部位以颅前部、颅侧部和面颅部受力容易出现颅底骨折,颅前窝、颅中窝部位骨折MSCT检验准确率低于颅后窝骨折线的检验。结论头颅MSCT对于颅骨骨折类型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尸检与影像学结合及三维影像重建的使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6月28日,某景区山沟发现1具无名女尸,已半白骨化。经过调查及DNA比对,确认死者为鞠某,18岁,于8d前失踪。1.2尸体检验尸长160cm,高度腐败,部分区域白骨化。上穿粉红色内衣,其余部位赤裸。颅盖骨仅少部分头皮附着,大部分外露,枕骨以“人字缝”顶端下3cm处为中心,见一“Y”字形骨折,骨折线向上越过左侧“人字缝”,到达左顶骨,  相似文献   

9.
儿童外伤性颅骨缺损鉴定1例徐宏煦曾某,男,8岁。某日被他人用镰刀猛砍头部一刀,颅盖骨被砍缺,并掉于地下。当天医院病历记录:神清.生命体征正常,呼吸平稳,瞳孔无变化,颈软,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左头顶部有一条14.5厘米的"U"形创口,其下方颅...  相似文献   

10.
眼眶骨组织因结构的特殊性,眼部受钝性暴力作用后,极易造成眶骨骨折。本文现对受理的45例眶骨骨折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和探讨。1一般资料45例眶骨骨折,均由CT检查确诊。其中左眼眶内壁(筛板)骨折18例,右眼眶内壁骨折21例(包括同时双侧眼眶内壁骨折3例),眶下壁4例(左眼1例,右眼3例),外侧壁骨折1例,眶外壁、眶下壁及眶内壁合并骨折1例。眶内壁骨折40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88.89%。眶骨骨折伴眶内、皮下积气32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71.11%,眶骨骨折相邻窦腔积血33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73.33%。眶骨骨折伴球结合膜下出血38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84.44%。…  相似文献   

11.
人颅骨的一些罕见生理性畸形现象,在法医检案中时有被误诊,现将颅骨畸形性骨缝误诊为骨折2例报告讨论如下:案例资料例玉女性,39岁、因死因不明,一年后开馆检验。尸体已白骨化,各颅骨颅外缝愈大情况大多与年龄阶段相近似,唯冠状缝左侧段距翼点k;。长的一段颅外缝呈均直状,有明显的裂隙.宽以0.05cm.该处愈合情况为0级(Freoterie分级标准,下同),缝隙两侧骨缘整齐.而言侧相对应位置的预外冠状缝愈合近2级,愈合处两相对骨线是锯齿状交错相嵌。初检认为:左侧颅外冠状缝处存在外力所致的骨折,或骨缝分离。复检时,矢状位剖开颅骨…  相似文献   

12.
鼻区骨折的法医学鉴定2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2骨折类型与致伤工具的关系伤害案件中,头面部损伤以鼻部最易受累。Mu-raoka等报道鼻骨骨折占全部面部骨折的59.3%[1]。由于鼻骨紧密相临于上颌骨额突、上颌窦壁、泪骨、额骨鼻部以及眶内壁等是共同构成外鼻的骨性支架,并突出于人的颜面部中央,因此外伤后极易造成复合骨折。这种复合骨折仅靠一般X线检查很难明确诊断,极易漏诊。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源于本所2004年受理鉴定的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251例中鼻外伤后致鼻区骨折案218例,占鼻外伤案86.9%。其中男性202例(92.6%),女性16例(7.3%),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9岁,见表1…  相似文献   

13.
在民事纠纷和刑事伤害案件中,人体四肢管状骨扭转外力所造成的骨折,往往因双方当事人大相径庭的陈述.使法医对骨折致伤方式的推断增加了难度。为此,作者对四肢管状骨扭转外力性骨折的形态和骨折角,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85年10月至1994年3月,作者对所办理的988例案件中的32例四肢管状骨扭转骨折的形态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骨折形态有72%呈螺旋形,28%呈斜形;骨折角平均为26.8°,与45°的传统标准差异显著。作者认为:影响骨折角的原因很多,除与骨骼成份、结构和复合加载等因素有关外,骨骼组织并不服从虎克力学定律,是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因而认为骨折角不是恒定的常数而是变量,45°的传统标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另外,作者对管状骨扭转骨折的生物力学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鉴别鼻部骨折的新旧程度.方法 对48例疑似陈旧性鼻部骨折伤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及CT融合图像在鼻部骨折处放射性分布、浓聚情况的分析,鉴别鼻部骨折的新旧程度.结果 48例中8例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及CT融合图像在鼻部骨折处显示放射性分布增高、浓聚区,诊为新鲜骨折,评定为轻伤;40例在鼻部骨折处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分布增高、浓聚区,诊为陈旧骨折,与本次外伤无因果关系.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鉴别鼻部骨折新旧程度方面可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法医学鉴定的范围也日益拓宽,涉及到影像学资料的法医学鉴定案件日趋增多,合理有效地应用影像学资料来还原案件的真实情况是法医学鉴定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试从X线片及CT片的有关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探讨。1利用骨折愈合过程推断受伤时间骨折愈合过程在X线的表现征象可以分为4个阶段犤1犦,即骨痂形成期、骨痂连接期、骨痂成熟期及骨痂塑型期。其中骨痂形成期在法医检案中的应用价值颇大。此时常常需要鉴别受伤时间与X线片征象改变提示的时间是否相符的问题。学术界通常认为[1,2,3]骨痂形成期的时间为2~4周,但…  相似文献   

17.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1996,12(3):148-149
开棺验骨鉴定坠落伤2例王振原(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系;陕西西安710061)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和机动车辆的日益增多,坠落死亡案件呈上升趋势。一些已经鉴定埋葬尸体后又要求复检的也增多了。本文通过两例验骨,重点阐述了胸廓骨骨折机理。1案例例一:某男,5...  相似文献   

18.
Li F  Xu LM  Xie XF 《法医学杂志》2005,21(3):185-187
目的探讨生理性小骨骺分离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骨端撕脱性小骨折片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怀疑骨端骨折而行法医学鉴定的案例,通过观察骨端游离小骨周边是否存在连续的骨皮质、小骨片相对侧表面是否有连续的骨皮质和局部软组织肿胀情况,并结合损伤机理考察骨折形态。结果21个案例中,6例游离小骨片与相对侧骨表面呈锐利的骨折线,并缺乏连续的骨皮质,周边可见软组织肿胀,考虑骨端撕脱小骨折;15例游离小骨与相对侧骨表面存在连续性骨皮质,考虑为骨关节端永存分离性小骨骺。观察游离小骨周边和相对侧骨表面是否有骨皮质,高分辨CT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观察小骨周边相应的软组织肿胀,MRI较好。结论通过对骨端游离小骨详细的影像学观察,有助于鉴别骨折与生理性小骨骺分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CT测量眶内壁骨折案件中伤者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探讨两种CT测量值用于评估眶内壁骨折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无眼眶骨折案件作为对照组,使用CT测量双侧眶容积,并比较两例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本院2018-2020年间受理的眶内壁骨折案件39例作为实验组,并根据鉴定意见分为轻伤组与轻微伤组.分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鉴定时间进行探讨。方法对40例定期复查的肋骨骨折鉴定案件的CT表现和时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26例被鉴定人外伤后2、4、6w CT检查所见的肋骨骨折部位数量有增多趋势,外伤4w后检查所示骨折部位数量趋于稳定。复查发现的肋骨骨折有79.3%表现为肋骨内侧或者外侧局部轻微的骨皮质断裂不完全性骨折,20.7%未能观察到骨折线,仅表现为局部密度增高和骨痂生长。结论对肋骨骨折鉴定案例,在外伤4w后复查CT再进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可以有效避免损伤认定发生遗漏或鉴定意见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