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土地承包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是现代农业的五大生产要素。其中土地的产权归属、经营权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我国1994年末农村总人口为91526万人,耕地面积9491万公顷,平均每个人口占有耕地仅0.1公顷,这个数值只有世界人均占有耕地平均数的1/3,我们国家以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还相当落后,第二、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94年末农村劳动力45354万人,平均每个劳动力耕地约0.21公顷),土地对于农民,不仅…  相似文献   

2.
3月的北京暖风拂面,春意盎然。笔者就中国农业发展前景和奋斗方向等问题,拜访了小麦育种专家、农业经济学家、民建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同志。 粮食是世界瞩目的大问题,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就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不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而且拥有12亿人口,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以仅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在这种条件下,粮食的供给,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头等大事。路明副部长说,21世纪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关键的历史阶段,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一、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背景和过程(一)修改土地管理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耕地质量差且后备资源不足,而现有的耕地面积还在大量减少。对于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这个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提出必须扭转人口大量增加、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决定修改土地管理法,进而改变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耕地保护的问题。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于1997年4月15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  相似文献   

4.
人口多,土地少,人均耕地少,耕地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近年来出现的粮食暂时性、结构性的过剩,土地问题是否就不那么突出了呢?不然,中国的土地问题,特别是耕地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根据公布的详查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19.51亿亩,人均1.56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4%,要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任务十分艰巨。况且我国还有9100万亩耕地在坡度25度以上,为保护生态环境,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有一部分要退耕还  相似文献   

5.
易水 《创造》2011,(9):30-35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云南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在云南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下,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如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是云南今后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也不富裕。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但近年来,一些地方乱占耕地、违法批地、浪费土地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产流失,不仅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这个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过多次研究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的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措施必须是十分严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06,(3):37-37
“中国仅拥有世界7%的土地,却要养活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中国能源的主要支柱是煤炭,但中国煤炭也只占世界总量的16%,远低于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齐建国提供的一组数字。  相似文献   

8.
水的问题,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正如陈云同志所指出:“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我国水资源并不少,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居世界第6位。按1995年12.11亿人口计算,人均水量2322.2m3,虽然居世界149个国家的第110位,但并没有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不足1700m3的水资源紧张区的标准。我国局部地区水资源紧张,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耕地、工矿分布不协调造成的。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36.5%,耕地占全国的36%,人口…  相似文献   

9.
论土地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危机指土地稀缺而导致的经济困境和潜伏的灾难性的威胁。土地危机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土地条件恶化的结果。一、令人忧虑的现状我国人多耕地少 ,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用占世界不到9 %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 %的人口 ,人均仅1亩多一点 ,且我国人口发展的巨大惯性和建设用地的扩张在很长时期内无法控制 ,这种土地与人口的反向发展 ,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更为紧张 ,人口超载现象更加突出 ,土地负荷越来越重 ,随着人口危机的发展 ,土地危机日益加深。(一)土地的破坏与消费土地…  相似文献   

10.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资源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耕地18.27亿亩,相对于13亿的人口基数,耕地资源匮乏,且总体质量不高,要用占世界9%的耕地满足占世界22%人口的食物需求,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1.
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在吃饱之后.则会生出无数的烦恼。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用占世界7名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3%的人口,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基本上实现了小康。  相似文献   

12.
寻找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出路──郭庭双和他的“秸杆养畜”理论书香出路何在中国的人日已由半个世纪前的四亿多增加到十二亿,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每年要进口一千多万吨粮食,但还有8000万人至今未能解决温饱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上22%的人口的粮食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成就。但是,这背后也潜伏着很大的危机:1、有限的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人口数量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却需要土地资源创...  相似文献   

14.
张正贤 《创造》2001,(3):14-1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土地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解决好土地问题,尤其是保护耕地问题,关系到全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土地专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土地问题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广,本文仅就永平县非承包耕地管理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容乐观的我国土地资源形势据最新调查表明,196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5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3%。全国2800多个县(区)中,有666个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199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降为1.57亩,1999年则为1.54亩。根据预测,我国人口即将达到13亿,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届时,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即使耕地面积保持不减,人均耕地还将减少。据统计,1999年,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全国还有7个省市未能实现占补平衡。根据《全国土地利…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历史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人口陡增和耕地锐减的双向挤压。资料显示:占世界7%的我国耕地,负荷着占世界1/5的人口。因而管理好耕地,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按照国家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年均占用土地达600万亩。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这是很好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最不严格”的问题。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应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国家应设立耕地保护补偿专项基金,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观察》2000年12期刊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瘦小的农村姑娘站在一块农地上,面对着一个坐在一堆城市建筑物上,吃着大鱼大肉的“大块头”。她的衣服上写着:城市扩大人口膨胀。漫画的题目是:乡村小媳妇已伺候不起城市胖老爷了。作者想说明的是要保护耕地,呼吁不要再占用农村耕地了。这样的意图当然是好的,但是它转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事实上,我国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中必须有大片农用地转变成城市用地。而且这样做对国家是有利的。产生错觉的原因,首先是对我国土地使用情况的片面了解。我们常说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  相似文献   

19.
舒满苍 《创造》2001,(8):11-12
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切实做到既积极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严格依法保护耕地,这是土地部门所面临的一个永久的题目,应当在着力研究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上多下功夫。   第一,正视矛盾的存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设的需要与用地的保障存在着矛盾。首先是人多地少的矛盾。仅举耕地为例,目前,世界人均耕地 3. 54亩,俄罗斯 13. 23亩,美国 9. 89亩,而我国只有 1. 51亩,曲靖市仅为 0. 83亩。其次是加快发展与供地不足的矛盾。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差不多了,而我国还非常薄弱,而耕地少还需要大量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宋静 《前进论坛》2014,(3):24-26
<正>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于人口和资源比例严重失调的中国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土地利用的规范问题于中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引起重视的地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不惜笔墨用了5个条款对我国的土地问题作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更是用了86条规定的篇幅对我国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了规制。这些法律条文确定了只有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才有权批准土地征收,更是确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