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慎微 《当代广西》2005,(19):53-54
马德案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牵涉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等众多高官和黑龙江省绥化市一大批官员。据悉,共有265名官员涉案,其中包括绥化市下辖10个县市的众多处级以上干部,仅绥化市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余人。 7月2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而马德的妻子“收钱袋子”田雅芝,早于去年11月,被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2.
近来 ,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采取与政协“联合视察”、“联合监督”的做法。对这一举措 ,笔者认为尽管有其有利的一面 ,但还有些问题值得商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是国家制度的范畴 ,而政治协商制度则属于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范畴。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在性质上有很大区别 :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一种监督 ,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性 ,被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而政协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 ,其提出的建议是建设性的 ,没有一定的强制性。人大监督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在位次上、权威性上都不能等同。搞这种“联合监督” ,会弱化…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建设中,往往会碰到各种影响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阻力,如不扫除或减轻这种阻力,经济建设推进就会受到影响。怎样去解决这些经济建设中的阻力难题呢?我认为政协可利用民主监督职能协助解决这个问题。政协民主监督又怎样才能在经济决策实施中起作用呢?首先,必须弄清政协监督职能及其宗旨和方法,把民主监督与当地经济建设活动有效地紧密结合起来,起到应有的作用。政协与人大的监督不同,人大是法律监督,重在法律的执行实施,而政协是民主监  相似文献   

4.
民主监督形式是监督效果的重要保证。为确保民主监督的实际效果,我国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备的多种形式的监督形式。1.人大监督的方式。人大监督对象的广泛性和监督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监督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述职评议如果局限于“议”,无异于隔靴搔痒,评议不能少测评。票决制植入评议产生了“边际效应”,如杠杆撑起人大评议的效力。“隔靴搔痒”的拷问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开始了对官员进行述职评议的探索和尝试。述职评议作为地方人大创造的监督方式,在实践中悄然改变着人大的监督形态。上世纪80年代,人大有一句“流行  相似文献   

6.
时下,在人大的实际工作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论点,即人大监督要避免“马后炮”。其言下之意是,造成当前人大监督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人大的监督都属“马后炮”。因此,为了增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实效,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应该提前介入,争取主动权,一旦等违法行为产生后再去监督就没有效果了。提前监督论看似有板有眼,但仔细分析却是疑团重重。按照提前介入的论点,必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一府两院”的工作还没开展,或者还没有完成,凭什么来评判“一府两院”的工作?事实上,无论人大如何提前监督,其监督的对象总是“一府两院”已…  相似文献   

7.
人大监督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江 《小康》2009,(11):41-43
人大常委会何时不再是“官员俱乐部”?人大监督何时从“功能弱化”向“硬性监督”转变?还有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正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民主党派参与、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监督资源,与中共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方面,但又不同与一般的民主监督,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政党之间的监督,具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很强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大的监督,宪法、法律有规定,领导讲话有号召,人民群众有要求,实践证明有必要,但是,成效却不够显著。为何如此?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因素:1、体制因素。一是监督体系缺乏整体协调。在现行监督体系中,有人大监督,还有党纪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一些领导人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还是监督者,使得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多有交叉重复,人大的监督效力也受到影响。二是党中央关于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正确决策,尚未引起全党的充分重视,有关措施未能有效贯彻。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恃特殊,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或法律之外,不仅使党的威信受到损害,也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削弱了人大监督的效果。三是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上制下、由官制民的  相似文献   

10.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之一。197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民主监督的概念。1982年通过的政协章程明确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职能。它是区别人大的法律监督而言的。我国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与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相联的,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要通过人民政协来实现,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又大量吸纳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二者有机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官员履新时表示要自觉接受包括人大在内的各方面的监督,这已是惯例。如果将“自觉接受监督“改为“不自觉地接受监督“,是不是会成为水平更高、更值得倡导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规范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各级“人大”内设立专门监督机构的思考韩明德“人大”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监督权是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大”的监督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改进和完善“人大”监督体制,加强“人大”监督职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现行监督体制存在的弊...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早年因年轻,有知识,且是女干部,受到组织重点培养,随后一路高升,从基层一直升任正省级干部,但她未能摆脱私心贪念,利用职务便利,大肆受贿,经法院认定达700余万元。韩桂芝还不顾身份,念经颂佛,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韩桂芝案判决后,笔者采访了有关办案人员,并观看了办案录像,在掌握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文,向读者披露韩桂芝的官事、佛事和家事。  相似文献   

14.
人大实施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目前,有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行使好监督权,致使发生了重大事情后,才去监督,成为“马后炮”,损害了人大在社会中的形象。那么,人大监督为何常成“马后炮”呢?浅析原因,主要是:一是信息不畅。首先表现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缺少与选民的广泛联系,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了解不够;其次,人大代表也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没有及时地反映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再次,“一府两院”也没有主动经常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这样致使人大及其常委会…  相似文献   

15.
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技术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党内监督相比,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和方式民主的特点,这也使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独具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独特性并没有获得监督技术的充分支持,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还基本处于价值表述层面。要落实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路径设计让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得以有效运转,其中主要的技术路径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委员会以实现对民主监督主体的技术性规范;二是建立人民政协监督委员会与其他监督主体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对民主监督约束力的技术性规范;三是各被监督单位设置专门的"政协监督周"以实现对政协监督对象的技术性规范。  相似文献   

16.
发挥人大审计整改监督的作用 政府的“票子”怎么用?直接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多年来,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注重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将政府财政的“大盘子”置于人大监督之下.特别是在2016年,通过专题询问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充分利用人大监督审计整改这一形式让财政监督更有力量(power).  相似文献   

17.
程广宗 《协商论坛》2006,(10):16-16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探索和加强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推进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加强民主监督工作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正确认识民主监督的性质、特点和地位认识和把握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关键在于把握两点:一是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同于一般的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它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相联系,属于我国政治民主的一种监督。二是政协民主监督也不同于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及司法机关的监督,它是以人民政协为载体、以协…  相似文献   

18.
<正>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段话一是明确了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二是人大监督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了人大监督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中的  相似文献   

19.
何兵先生在《人民法院报》理论部主办的《法治时代周刊》上发表文章 ,对刘江先生的《人大“个案监督”非常必要》一文提出质疑 ,笔者拜读再三 ,仍似雾里看花 ,不得要领 ,只得就有关问题与何先生商榷并求教于学界同仁。一、是法律要求 ,还是“法律禁止” ?何先生对刘文“正本清源”的第一个理由是 :“宪法不禁止对法院的个案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不代表按事物的自然法则 ,人大就可以甚至应当对法院的个案审理进行监督。”其依据有二 :其一 ,宪法并未禁止人大对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干预 ,但人大不能对军事委员会的具体军事行动进行监督 ;其…  相似文献   

20.
强有力的监督约束,对于及时发现、纠正和治理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民主监督正常化。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职能,重点抓好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评议。主要围绕中心意识、履职行为、廉洁自律、综合评价等四个方面,由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专门组织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相关部门进行测评,并提出整改意见,一年后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