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互联网+"的兴起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民主平等的交流方式,交互影响的互动形式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要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主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人学内涵,来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论。"互联网+"也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带来了挑战,网络的易更新性、虚拟性以及碎片化的特点影响着教育主体的创新性,主体互动的规范化等。面对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要实现科学性与现代性协同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形式;要追求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补益,注重回归生活世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实现由"灌输模式"向"关怀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数据化、预防性以及个性化转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互动中实现对客体"意见"和思想的引领形成交往式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趋向定量化、数据化,抽样调查样本趋近于总体样本;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呈现微型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突破与创新,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重视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要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理念;三是要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互动;四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定位。依据主体间性理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用"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取代"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4,(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主体性哲学为理论依据,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界定、主客体的属性特征、主客体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等为基本论域。基于辩证的主客体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应明确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基本定位,教育者主体具有主体性、受动性,教育对象客体具有客体性、主动性,二者既有明确界限又互促互成,由此形成了"主客体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界限很严格,双方缺乏"平等主体"间的"交互活动",总体上属于"独白式"单向灌输的教育范式."项链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通过聘请其他学科专家和社会典范人物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项链上镶嵌钻石")与专题讲座、访谈、讨论等形式("项链上钻石的镶嵌方式"),在互动中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双重转换,在鲜活的教育形式中实现话语的转换,在开放与资源整合中实现从"独白世界"走向"对话世界"的转换.最终真正从教育技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三个方面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社区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适应网络虚拟社区而建立的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网络虚拟社区的存在及其特点要求开展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体性的教育模式、科学的教育方法.实施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3,(7)
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考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整个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他们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发挥能动性作用,具有主体间性。要通过培育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情感基础、提升主体间互动交往的能力水平、丰富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和优化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网络环境,实现主体间有效的互动交往并在实践中感召、塑造和引领主体的网络生活方式,实现其思想道德认识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化,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成。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是实现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基于新媒体的平等对话交流有利于奠定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新媒体中的资源共享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新媒体线上线下的交互影响有助于促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共建平台,构建师生间的有效对话模式;资源分享,促进师生主体间的视界融合;积极联动,拓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界限很严格,双方缺乏平等主体间的交互活动,总体上属于独白式单向灌输的教育范式。项链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通过聘请其他学科专家和社会典范人物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项链上镶嵌钻石)与专题讲座、访谈、讨论等形式(项链上钻石的镶嵌方式),在互动中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双重转换,在鲜活的教育形式中实现话语的转换,在开放与资源整合中实现从独白世界走向对话世界的转换。最终真正从教育技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三个方面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情况和人们的复杂心态.意识形态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的载体是文化软实力;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不仅有利于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道家"法自然"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思想基础,以"无为"为核心内容.道家"法自然"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法文化,而且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维度,通过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内涵、形成背景、四个方面辩证关系及其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及历史唯物论四大哲学向度进行梳理总结,推动学术界进一步深化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剩女",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特指那些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有思想、有品味、有长相却没有男朋友的大龄未婚女子.也有媒体将之称之为"3S"女性,即:Single(单身)、Senventies(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定义也不够准确[1].不论做怎样的定义,这一新名词已被收录在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相似文献   

16.
内幕交易的构成要件认定是内幕交易规制的核心内容。从中外立法比较和最新执法实践表明,采用折中利用标准既可以有效打击关联方间内幕交易这一特殊行为,又符合证券市场"三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是中国"亲密而特殊的合作伙伴","新加坡经验"、"新加坡模式"在我国的改革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山东高度重视发展与新加坡的经贸合作关系,双边投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逐步探索出了"走出园区、多元发展"的合作模式。"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进一步拓展,为鲁新经贸合作领域的开拓提供了新空间。在新形势下,山东与新加坡经贸合作原有发展路径和合作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开启新视角,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山东与新加坡经贸合作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此,山东应充分利用新加坡各项优势条件,以"新加坡"为助推器,推动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未来,山东应联手新加坡共建产业合作平台、人才培训平台、贸易合作平台,共同规划境外园区,重点促进鲁新产业链条对接,鼓励新加坡企业参与山东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山东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19.
反腐监督防范体系的建立健全必须树立科学的基本原则.优化权力配置,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为主线,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强化党内、人大、民主党派、行政监察、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创新监督理念,改进和硬化监督手段,使监督真正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始,当代中国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四个全面"之战略架构。"四个全面"战略架构基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障的价值定位和关联逻辑,已经初步建构形成了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