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和国 《理论月刊》2012,(10):101-104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揭示了权力实现方式从酷刑、惩罚到规训的演变历程,并论述了权力的运作、特征及其泛化。权力是借助于规训的微观技术和手段进行运作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权力是一种关系,具有生产性,并与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复杂的关系,权力的泛化导致了全景敞视式的规训社会的形成。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的权力思想是对传统权力观的补充和修正,关注权力对人的规训,反应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主体命运的反思和担忧。  相似文献   

2.
赵方杜 《理论月刊》2012,(10):155-159
福柯将规训权力视为一种针对身体的权力"物理学"或权力"解剖学",规范化训练是其核心。规训权力的演绎经历了作为"公共景观"和权威展示的酷刑、带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惩罚以及知识、话语共同构筑的规训三个阶段。规训权力控制身体的技术策略包括空间分配、活动编码、时间安排、力量组合、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制度,由此导致"全景敞视主义"的兴起和"规训社会"的形成。规训权力理论是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建构了"权力—身体—知识"的三维关系,以此作为权力分析的基础;福柯的现代性的诊断,意在关注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体境遇,以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并为当代身体社会学、空间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孙祥 《求索》2014,(5):26-31
福柯晚期对权利的强调与其早期对权利的批判立场看似难以调和,实则一脉相承,代表着超越既有权利理论的宝贵努力。一方面,他认为传统的自由主义权利虽然可以有效制约国家权力,却无力对抗规训权力这一现代权力形式,反而沦为后者附庸。另一方面,正是传统权利的这一不足,福柯期待着一种足以对抗现代权力的新型权利。此种权利具有差异性、日常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尽管在理论层面可以消解现代权力对个体的压迫,但在现实层面,则面临实施之后权利诉求激增、社会成本加重、秩序瓦解等一系列困境,最终,这一新型权利不仅无力对抗规训,甚至将个人自由置于更大的险境之中。  相似文献   

4.
福柯坚持微观权力论而反对宏观权力论,因为宏观权力理论实际上持经济还原论,即权力理论中的经济主义。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是非中心化的,是一种规训。按照福柯的观点,大众文化应该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规训工具。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在社会大众实际生活中的渗透性以及它与人的身体和生命活动的紧密关系。由于大众文化的无所不在性,使现代人身体的各部位及其实际活动,无不笼罩在大众文化的游戏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5.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论述了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了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福柯指出,规训权力的成功源于简单的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细细解读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试图揭穿以美国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现代社会对黑人民族进行规训,使黑人成为温顺而有用的文化规训成品的诡计,同时旨在唤起人们对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们悲惨生活的关注和对现代社会权力运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福柯以“监狱”空间为典型,从权力技术的视角细致分析现代社会四处弥散的空间权力作用,即一个个“密封”的空间基于自己内部的特殊构造对人实施规训,使其按照一定的意图和方向发生变化。福柯由此提出了权力分析的重要维度,即“空间”的生命政治维度。从这一维度出发解读《资本论》可以看到,与福柯的权力技术视角不同,马克思则从物质生产的视角出发理解和把握空间的生成,并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性分析来揭示内含其中的权力运作,从而在历史的本源处揭示了现代社会“空间”的生命政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生产的过程同时内含着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在于,资本通过空间规划和重塑对雇佣工人的肉体生命进行控制、监督和规训,以此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榨取工人的生命时间,实现资本自身的不断增殖。这种空间的权力运作和塑造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大工业发展的全过程,并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资本论》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空间”的生命政治,而且规划了人的生命空间解放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福柯现代社会权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徐平 《求索》2011,(6):110-112
权力观问题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而在权力观问题上最受关注的是统治权的问题,尤其是国家权力的问题。本文对思想史上两位影响较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和福柯的权力观进行分析,考查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过程。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以阶级划分人群转向以种族来划分人群。而这个划分的关键则是生命政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从生命政治的角度来看,治理术明显化了,同时福柯让权力概念更加细微化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福柯都对现实的人进行了深度关切与多维度论证。在内涵的问题上,马克思从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类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历史存在物等五种属性进行了理解;福柯从现实人的所是、所思、所行等三重特性加以解读。在现实人的塑造上,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是主要途径,福柯则主张微观权力运作。在解放方案上,马克思强调社会革命的路径,福柯提出了生存美学的方案。马克思的论证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总体角度,而福柯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翟传鹏 《求索》2012,(5):120-122
《白银时代》作为"反乌托邦"小说,以未来虚拟世界来结构故事、表达情感,并将历史与现实的因子融入到未来场景,反思与批判意义凸显。王小波借鉴福柯"全景敞式"监狱的理念来建构未来场景,探讨的是权力话语如何从三个层面上对个体进行规训与惩罚的过程。通过对权力话语的批判、反讽与解构,作者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也同时得到了凸显与张扬。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把权力视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并因为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与暴力相随。韦伯在契约论基础上构建权力与法及经济的关系,为权力确立合法化的基础。福柯则把权力从政治层面拉到社会,转向对权力的微观技术探讨,并在主体的解构中,寻求人的自然自由。虽然各家讨论权力的视角不同,但在权力具有强制性因而需要约制方面认识相同。虽然各家权力约制思路不同,但基于宏观权力视角,以权利约制权力的思路还是具有极大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1.
自现代以来,知识与政治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知识与权力的联系与互动形式不断变化。曼海姆通过对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知识社会学分析,认为二者的区分是权力的作用的结果,而弥合知识与社会疏离的唯一途径是文化的民主化;布迪厄通过对知识场域中权力资本及其惯习的深入分析,指认政治力量与知识分子的互动关系;而以福柯和利奥塔为代表的后现代学者则通过揭露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及其规训和统治社会的实质来批判知识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米歇尔〃福柯学说资源的引介在我国刑事法学研究中发生了一些积极的理论效应,如关于刑事司法理性与历史的非进步性、刑罚权力的非中心化和多元性等方面的新思考。研究者对福柯思想的评价,有赞同,也有异议。及至当前对福柯影响的评估中,既有研究方法、基础概念如权力、法律等的探索与更新,也存在着误读等一些失措处。  相似文献   

13.
原始艺术是人类艺术的无价瑰宝,原始美学是现代美学的长河之源,原始民族并没有等到阶级产生就开始了他们的艺术活动,因而,原始美学不具有现代人追求的阶级美而在实质上是一种实用的功利美。对于原始美学言必称阶级是行不通的。在这里,阶级美还仅仅是一种朦胧的展望,而共同的功利美则是活生生的现实。事实正是这样:原始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赞美物质和功利。我们伟大而贫困的祖先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取生存,总是踏踏实实地追求着赤裸裸的物质,而无暇去追求意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通过"价值"概念与人的存在方式的相关性,开启了"规训政治学"的思考。"价值"不仅成为人的劳动乃至人的生存的"规训"手段,也是"人受抽象规训"的存在论基础,而"剩余价值"则揭示了现代世界"规训"的根本秘密。在认识论方面,"价值"的实体化"错认"构成了人的拜物教"支配方式"。在马克思看来,拆解"价值"规训必须瓦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占有原则,因此,只有辩证地处理"价值"规训问题,才能走出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权力是社会科学领域颇受争议的重要论题,从社会学理论视角分析权力对梳整这一论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从社会学理论范式出发,通过嵌入性分析四大范式中的权力,发现社会学领域内权力研究遵循三大基本发展逻辑,而潜在且难以意识到的权力运作是研究的核心,福柯的规训权力只是权力研究拓展后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6.
福柯是现代西方最具影响的权力理论家之一,其权力观的演变有着独特的逻辑线索.深入解读福柯的著作及其话语系统,有助于全面理解福柯的思想体系,把握其权力哲学逻辑.福柯权力观的逻辑线索可表述为:经验-知识-权力;身体-主体-权力;理性-非理性-权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基本上可以称为科举社会。从国家治理的层面,科举制度实现了王权与士治的结合,使贤人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读书人的角度,科举制度连接着内圣和外王,不仅关乎"权"、"名"、"利",更直接的就是个人的自我实现程度。科举这种考试权力,是一种规训权力。一方面,通过全景敞视建筑(panopticon)监视,使读书人产生"自我监视",在布衣卿相的路上无止境地奔竞;另一方面,通过对读书人身体苦行僧般的操演,不断从细微处雕琢读书人的身体和灵魂,创造着封建社会需要的主体。所有的人都在此游戏里乐此不疲,似乎对游戏背后的权力规训茫然无知。  相似文献   

18.
马密  师索 《前沿》2012,(21):63-65
权力理论是自中世纪以来政治学理论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传统政治权力理论以君权关系为基石受到了后现代政治学大师福柯的批判.文献分析的方法论证了福柯为了拯救个体的主体性,从新的视角探寻现代权力的微观形态,总结了现代性权力隐匿性、知识化特点,分析了现代性之下“无所不在的”权力对人的个体意识的侵害,以及福柯所构建的拯救方案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存伦理"和"道义经济"的视角出发,认为受权力侵害的农民工的行为选择呈现多变性、复杂性和权力性的特点.当生存技能和怨恨不同方向发展或同方向下降时,采取不反抗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当二者同方向增长时,选择反抗行为的可能性增长.这是由于当农民工在弱关系和弱文化构成的弱支持下,面对同样的侵权事件,怨恨可能会呈现下降的趋势.反之,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军事权力是现代权力网络的四大维度。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权力运作的特点突出表现为集中化与局部化—扩散化的运作类型、科层化的组织型态、可持续性财政体制和市场化与货币化同步的制度安排以及内部规训、内部靖绥与反思性监控的运作机制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