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同 《犯罪研究》2011,(3):81-8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络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网络赌博犯罪日渐猖獗。由于网络赌博犯罪具有空间跨度大、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和赌资流动性大等特点,这对侦查机关提出了挑战。笔者从网络赌博犯罪的特点入手、在分析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模式。基于此模式,侦查人员通过相关性、功能性和时间性等三方面的调查分析,进行网络赌博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催生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类型犯罪的新型犯罪,跨境网络犯罪就是其中一种危害巨大的类型。由于互联网空间中并不具备传统的国境概念,跨境网络犯罪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世界各国之间又不属于同一司法体系,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功能和作用就逐渐凸显,成为了打击跨境网络犯罪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目前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仍然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争议,应该确立与协调跨境网络犯罪刑事司法管辖权原则,完善刑事司法协助所获电子证据适用机制,深化涉案资金追缴国际交流合作,从而加强和完善打击跨境网络犯罪方面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虚拟无国界性使得网络犯罪呈现跨国性特点。跨国性网络犯罪行为主要包括以互联网为对象实施的犯罪、以互联网为工具实施的犯罪和其他与互联网关联的犯罪。鉴于网络犯罪的跨国性 ,国际社会应通过国际刑事立法方式协调打击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也一直呈现高发态势.新型网络犯罪大量出现,而许多传统犯罪也逐渐利用互联网为犯罪工具,犯罪手段屡屡翻新,给公安工作带来了许多现实挑战.全面分析总结各类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革新侦查工作传统观念,组建并扩充专业侦查队伍,已成为侦查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刑警与科技》2007,(11A):172-17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已经步入到了高科技时代,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交易已成为现实,但随之而来网络诈骗案件也目益增多。网络诈骗案件存在着犯罪主体专业化、犯罪工具智能化、犯罪手段多样化等特点,致使广大群众受到损害后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笔者从网络诈骗案件概念入手,分析出特点,种类,并提出通过法制、技术等手段防范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开始深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网络犯罪也应运而生。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实施以计算机系统为犯罪对象的新型犯罪,还大大便利了传统犯罪的实施,并赋于传统犯罪新的特征。计算机犯罪尤其是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巨大差异,对于传统道德观、法律观产生了冲击,对现行刑事司法协助也产生了冲击。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犯罪展现出网络空间化、快速迭代、链条产业化、虚拟跨地域性等特点,亦出现了传统犯罪借助网络演化,一些网络平台成为滋生违法犯罪新场景的现象。检察机关在准确打击网络犯罪的同时,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网络犯罪治理中还具有监督严格遵守法律和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本文以检察机关治理网络犯罪的经验为基础,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探索检察机关与平台企业联合共治网络犯罪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新型法律监督模型,以期对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型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网络赌博犯罪侦查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瑞山  朱华栋 《犯罪研究》2005,(3):52-54,70
网络赌博犯罪是一种新型赌博犯罪形式,是当前全国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之一。网络赌博活动既有传统赌博犯罪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高、作案手法隐蔽、手段多样等特点,又利用了互联网跨地区、跨国界、便捷快速的技术条件,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难题,本文力求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赌博的形态、特征,探索合理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文秀  梁晓林 《河北法学》2003,21(4):147-151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网络犯罪亦 相伴而生。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网络犯罪发展出现的新情 况,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立法、司 法及观念等方面提出了规制和预防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务与法律》2006,(3):52-52
网络赌博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通过互联网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赌博活动的“高科技”赌博方式。目前互联网上共有2300家赌博网站,全球网络赌博每年所涉及的金额高达120亿美元。虽然这些网站的用户有近一半住在美国,但它们几乎都将总部设在美国之外。有关资料表明,网络赌博往往与洗钱犯罪、有组织犯罪等相关联,并对青少年成长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美国对网络赌博持坚决反对和打击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了E-mail、MP3、电子商务的同时,也带来了病毒,甚至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是在虚拟的世界借助高新技术的手段实施的一种犯罪行为,是一种新型的犯罪,网络犯罪日益成为法律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对网络犯罪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万物互通,网络涉枪犯罪也呈现出新的形式,其隐蔽性、灵活性、危害性在互联网时代被无限放大,给新时期新类型的网络涉枪犯罪的侦查带来新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新时期网络涉枪犯罪的特点来探究网络涉枪犯罪的侦查手段及方法,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应对新时期网络涉枪犯罪的社会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了网络上的“弄潮儿”,其中不乏在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络方面有所建树的少年英才,但另有一部分人却成了网络世界的“骇客”。他们的犯罪行为因犯罪主体年龄的特殊性、犯罪手段突出的高科技性、犯罪后果严重的危害性,成为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法律界、教育界的人士尤其需要为此做出大量的努力。本文拟以网络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的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情况作为参照系,对比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现状,探讨预防、打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冯红 《法制与社会》2013,(35):271-272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得以普及的今天,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犯罪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网络环境下涉及知识产权的犯罪,在刑法上予以保护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网络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这种犯罪形式在刑法上也存在入罪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概念的基本分析,并结合目前我国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刑法立法现状。为我国知识产权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刑法的保护提出相关合理的建议,以期对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犯罪起到很好的打击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曾勇 《法制与社会》2012,(19):287-28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交等活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网络病毒、网络赌博、网络诈骗、色情传播等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据统计,网络犯罪的问题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世界上80%以上的网站都存在安全漏洞.本文认为,网络犯罪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已经严重侵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并与现实社会的犯罪问题交集在一起,具有随机突发、隐蔽快捷、覆盖面广和影响性大等特点,给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本文将在网络犯罪的背景下,在对网络犯罪概念和特点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并详细阐述网络犯罪具体的控制措施,以便有效控制和防治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毒品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从事涉毒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电子证据在打击网络毒品犯罪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网络涉毒犯罪中电子证据的种类及其易毁性、隐蔽性、高科技性等特点,讨论了网络毒品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并从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方面对网络涉毒案件中的电子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使电子证据在查明案件事实、准确定罪量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据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Royal Pingdom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网民人数的总量已突破22亿,较2007年的11.5亿人增加了将近100%。从这一仍在不断攀升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及网络科学技术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对于此类技术高度依赖的同时,涉及计算机及网络的科学技术也悄然出现在犯罪活动中。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犯罪手段、犯罪方式、犯罪工具、犯罪目标、犯罪证据以及储存有关犯罪行为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年来的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了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网络犯罪俨然成为了一种日趋严重的现象。本文列举实际案例结合相关理论。介绍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总结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表现并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振林 《犯罪研究》2014,(4):110-112
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却是一个引领时代的新概念。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云金融等金融创新业务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热潮席卷全国。应当看到,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推进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多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滋生和蔓延,而且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犯罪较之传统犯罪行为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视频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异性之间通过裸体方式并辅之各种露骨的煽情文字和动作进行性挑逗以相互在幻想之中得到性满足的“裸聊”现象。“裸聊”既是犯罪学视野中的犯罪,也是刑法学视野中的犯罪。对“裸聊”的解读应当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方面入手。借助于刑法扩张解释,对“裸聊”能够并且应当作犯罪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