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尹朝存 《中国司法》2012,(5):104-106
随着网络社交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以微博为代表的交流平台正在成为新时期的信息资讯中心和社情民意集散地。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微博已成为仅次于媒体新闻的第二大舆情源头。政务微博在得到网民追捧的同时,政府的沟通和决策能力,以及行政管理能力也遇到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司法局政务微博为样本,深入分析当前“北京司法”等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重点就政务微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探讨。一、“北京司法”微博平台的上线与运行  相似文献   

2.
施娜 《法治与社会》2012,(12):44-46
为探讨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密切联系,总结和推广政务机构与官员应用微博的新思路、新经验.8月25日,中国第一个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诸多身为政府官员的“微博红人”到场,将网民对于政务微博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施娜 《法治与社会》2013,(12):35-37
为探讨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密切联系,总结和推广政夯机构与官员应用微博的新思路、新经验,8月25日,中国第一个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诸多身为政府官员的"微博红人"到场,将网民对于政务微博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溯。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融合了网络社交媒体和公共管理官方媒体的双重特性,使用便捷、管理简单、影响广泛、信息权威,能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不足,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新利器。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公共服务职能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服务功能破碎”和“服务流程混乱”等问题,对政府公共服务流程重构、政务微博理论模型和政务微博模型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面向政府公共服务的政务微博框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政治舆论生态中,政务微博是一个第一次跨越阶层和地域的公共领域。其向导国民、监督政府、批判、立法的价值理念,对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国家政治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治理改善起着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和官员运用政务微博,只有在心态、语言、行动、观念等方面遵循必要的原则,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到政府治理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魏文彪 《江淮法治》2014,(10):18-18
正据报道,近日,新浪"2014一季度政务微博盘点",对全国10万个新浪政务微博进行总结。在评出"惠民公职人员微博"、"最快速应对政务微博"的同时,也评出"成都城市管理"、"郑州物价局"、"吉林省卫生厅"、"北海旅游局"等4个"不作为政务微博"。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972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5%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一些政务微博没能直面问题。(5月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7.
微博既是一个信息分享和社交活动的平台,同时也是公众参与的重要手段.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与公众对话沟通的新平台,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发展的困境依然存在.因此准确定位政务微博,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网络沟通技巧,是引导政务微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政务微博兴起以来,政务微博除了发布信息、宣传政策法规、与网民互动沟通以外,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难题就是辟谣。如何使政务微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其具有更为积极的正面力量,需要政府部门在辟谣策略上不断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9.
赵颖 《行政与法》2014,(12):17-20
政务微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现已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之一。政务微博以其信息发布的快捷性、广泛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这一优势已初步显现,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分析政务微博应对公共危机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务微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意盈 《政府法制》2011,(28):45-46
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诸多身为政府官员的"微博红人"到场,将网民对于"政务微博"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12,(8):7-9
政务微博在微博中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政务微博已成为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推动社会服务创新的新方式。正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所表示的那样,政务微博可以"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手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要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微博"。在未来,如何利用微博更好地贴近民生、服务社会,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成为各级政府机构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的新平台,对于塑造政府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务微博的出现对政府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面临形象工程导致“僵尸微博”大量存在、管理团队不够专业使政务微博陷入舆论漩涡、舆情应对能力不足造成信息传播不及时、网络安全风险影响政府形象等困境.本文认为,应从突出政务微博内容的亲民性、加强管理的专业性、注重舆情应对的及时性、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3,(7):7
我国政务微博数量超17万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0日,我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已经超过17万个,较2011年增长近2.5倍。报告指出,经过2011年爆发式增长,2012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政务微博客功能不断扩展、应用不断深化。政务微博客从最初的以信息发布为主,逐渐发展成集信息公开、舆论引导、政民互动、为民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政务微博客已进入务实应用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政务微博研究报告(20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政务微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在建设、管理、使用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危机。因此,对重庆市政务微博,必须在规范设立、绩效评定、监督机制、日常维护、沟通技巧等方面加强指导,以真正发挥政务微博"网络问政"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政务微博成为顺应"微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新兴事物,许多政府机构、部门以及公职人员纷纷开设了微博账户。目前政务微博的发展主要存在发布不规律、定位模糊、交流互动性低、缺乏制度化的保障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12,(4):17-17
近日,北京市新闻办发起的“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上线,成为全国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的正式上线还是掀起波澜,这个名为“上海发布”的微博,上线首日的粉丝数超过14万人。至此,中国4个直辖市的新闻办已齐聚微博平台,“微博问政”渐入主流。不过,同时也要看到,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政务沟通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政务机构微博中,微博信息发布数在100条以下的情况占60%,而发布数量在500条以上的只占8%。  相似文献   

17.
李振忠 《政府法制》2013,(31):35-35
“秋天少用泡沫洗面奶”、“早餐越丰盛,减肥越有效”、“哪些植物净化室内空气效果最佳”……这些养生秘籍、生活指南,竟然都出自某些政务微博。在这些政务微博上,老百姓最希望了解的新政发布、民生举措等微博,竞仅占很小比例。  相似文献   

18.
冯荣荣  杨燕 《法制与社会》2012,(10):195-196
政务微博信息发布便捷、即时性强、互动性强、信息受众面广、信息公共权威性强等自身固有的特性,在为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和优化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政府应该以政务微博兴起为契机,扬长弃短,努力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月27日,在人民日报社、新浪、微博联合主办的"新形势新常态新思维——2015移动政务峰会"上,北京市高院官方微博"@京法网事"和北京一中院官方微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分别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司法系统微博奖和2014年度全国十佳创新应用微博奖。  相似文献   

20.
张金佩 《中国监察》2011,(19):37-37
时下,政务微博发展迅猛。一些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的个人微博开通后,因其语言亲切平和,信息更新迅速快捷,内容直接涉及民生而吸引大量粉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