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表现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方对中国的表现有不同的认知,国内学者普遍认可中国的立场、肯定中国的形象,而西方国家的评价却截然不同。本文认为,西方媒体和公众的认知偏差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作为重要的信息提供者,西方媒体为公众提供的关于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信息有失公允,而公众对相关信息的接受也有一定的选择性。为改善和提升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家形象,中国需要改进气候变化信息的传播观念和方式,促进气候变化信息国际传播的多渠道发展,改变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洪喜 《当代亚太》2012,(3):131-146
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一个国家开展外交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中日双边关系对中国来说均举足轻重,但是双边领土争端问题却成为横亘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重要障碍。无论是中国的对日政策还是日本的对华政策,都离不开美国因素的干扰,而媒体舆论又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制定的重要背景因素,因此,本文搜集了1980~2010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关于中日领土争端议题的98篇新闻报道,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力图再现时代条件制约下美国大众传播媒体有关中日双边关系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数据驱动的文本分析方法,聚焦非洲法语国家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分析与该议题相关的报道年度、国家分布、关注热点、情感态度、新闻来源以及报道中反映出的媒体权力。研究发现,非洲法语国家媒体关注的主要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经济议题和外交议题,总体态度积极且近三年关注度呈上升趋势。但负面报道依然存在,受法国、美国等西方媒体的影响,非洲法语国家媒体也一定程度上显露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动机的怀疑,将其与地缘扩张、债务外交和资源掠夺联系在一起。从转载频次看,法国媒体对非洲法语国家媒体的影响远大于中国媒体。这说明在非洲法语国家有效推进"一带一路"争取更有利的媒体话语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2):42-43
1.以"价"乱真赵立坚近日转发了一张图,图上文字写道:"中国取得的积极成就如何在西方媒体面前显得可疑?简单!只要在标题加上‘代价是什么?(at what cost)’"图中收集了不少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内容不同,标题格式却如出一辙:"一年后的武汉:这座城市似乎不再受到疫情威胁,但代价是什么?""中国绿色转型:代价是什么?""中国经济看起来趋于稳定,但代价是什么?"……赵立坚对此发出灵魂拷问:"西方媒体在混淆是非方面非常成功,但代价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韩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热度不断升温。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以宣传为主,韩国媒体的报道内容则涉及多个方面。本文对比研究了中韩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内容,分析其在"一带一路"报道方面的问题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9,24(4):63-68
媒体和国家形象互相影响和互相建构,在这方面传媒对国家国际形象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并通过特有信息源和信息传媒在受众体头脑中定格并形成国家形象,影响人们对某一国家的看法和态度。鉴于国家形象的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等诸方面,本文主要以德国主流媒体之一《时代》周报为研究对象,对5年来《时代》周报有关中国经济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时代》周报视角下的经济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我们过度赞美西方而回避西方的问题,是我们未能为同胞勾勒出一幅真实、完整的世界图画。方舟子质疑韩寒在国内闹得天翻地覆,有朋友问法国媒体如何反应,我告之,法国主流媒体过去写过"世界读者最多的博客作者韩寒挑战官方新闻审查"、日前写过"韩寒认为未来中国红色还是蓝色不重要,透明一点就好"。但方、韩大战,则鲜有报道。也许在法国媒...  相似文献   

8.
半岛茶文     
孟晖 《新民周刊》2022,(43):72-72
近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东人开始关注“龙”,半岛电视台等大小媒体都拿中国当作热门话题,可是,无论新闻报道还是专家分析,都一律追随西方舆论,对西方人的说法一点不怀疑。更惊人的是,中东一些媒体对历史极不严肃,凡是涉及中国历史的时候,极少有准确的表述。半岛电视台有一个纪录片频道,前两年曾经播出过一部西方人制作的纪录片《茶叶战争》。  相似文献   

9.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22,(27):31-31
互联网上流传一句话,尽管很小众但却回答了大众的问题:“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当西方说‘国际社会’时,他们指的西方。”近日,赵立坚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常说的“国际社会”指哪些国家?是他们自以为可以代表全世界意愿和声音的伪“国际社会”呢,还是真实存在的国际社会?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解释我们这个星球所发生的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0.
理性偏好与共同体意象是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生成的重要变量,其相关研究为理解不同国际制度性话语权背后的文化差异及建构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构,也是其理性偏好与共同体意象不断碰撞、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西方不同的理性偏好对应不同的共同体意象,进而导向不同的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建构实践。西方个体理性思维建构了国际合作的"功能型共同体"。功能型共同体系个体利益诉求的拼凑与叠加,难以生成持久的互补利益与共同身份,最终形成了当代西方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格劳秀斯困境"。中国关系理性思维则建构了国际合作的"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已形成一定共同体感的新型国际制度安排,重视自我利益与他者利益的互依性与同构性,其进行的"孔子改善"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西方制度性话语权面临的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关系理性调和个体理性,以命运共同体补充功能型共同体,以"孔子改善"开解"格劳秀斯困境",是当代国际制度性话语权走出西方困境、获得真正的全球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领导的访谈,笔者认为华文媒体在国际舆论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们帮助华人融入当地文化,互相沟通;积极传播大中华文化;与中国媒体相互配合,扩大有利于中国的正面国际舆论。但是华文媒体也存在受众面窄、规模小、观点偏激、缺乏高度和影响力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华文媒体首先要掌握对媒体的主导权,另外要加强华文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当地主流媒体的合作以及与中国各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其在非洲进行调研时所见到的中国对非农业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严密而又不失生动地抨击了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误解,揭示了因中国快速进入非洲各地而产生的流言背后所隐藏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尼日利亚是非洲的重要国家,传媒业较为发达,与世界各国媒体交流广泛。尼日利亚媒体涉华报道主流正面、积极、有利,为申尼、中非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尼媒体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和申非关系消极、负面甚至不实的报道。对此,我应与尼媒体携手,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推动中尼媒体交流朝着高水平、深层次、多形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酷日本"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被建构起来的。日本这个国家通过"酷日本"战略相关的国家政策性文件、经贸活动、对外宣讲活动、媒体表述等各种文化实践被不断想象、发明、质疑和改变。以"酷日本"为代表的日本对外文化输出战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日本政府各部门诠释和定义、民间人士参与、外国从业者深耕、媒体的外宣保障等多方积极配合、相得益彰的系统性工程。其实施路径、机制及其经验教训对中国的文化走出去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秩序的变动、突发的新冠疫情和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促使日本的中国形象正在发生重要而深刻的变化。日本智库和主流媒体更多地把中国放在国际秩序变动的语境中来认知中国,比起双边,更多是在多边框架内来感知中国。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日本形成了“崛起的强国”“国际秩序改写者”、疫情下“坚韧”而“强硬”的中国、带有不确定性的美国“假想敌”等多层次中国形象。日本智库和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未必是客观的,是基于在国际秩序转型期对自身认同的建构,那就是现行国际秩序维护国和中美之间的“非等距离”协调者。应该对日加强沟通宣介工作,充分调动其对华战略认知中的建设性因素,消解不利因素,防止其固化为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对外扩张,其亚洲殖民地菲律宾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大的海外实践基地.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旨在通过综合性规划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在菲律宾,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重构政治空间,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殖民宗主国美国为模板的菲律宾现代国家.丹尼尔·H.伯纳姆和威廉·帕森斯等美国规划师不但重塑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共空间,还将美国的城市美化模式推广到群岛各地.他们将现代性和美式民主制度的特性提炼成直观的空间表达方式,试图向菲律宾民众展示美国民主改革和菲律宾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构建殖民者认可的菲律宾现代国家、将国家统治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并整合菲律宾经济,从而引导菲律宾走上美国设计的"现代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构.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近二十年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波动,而每次波动都伴随着俄罗斯对自己国家身份定位的变化.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没能融入西方,普京与美国在反恐行动中的合作也没能使其成为西方的一部分.俄罗斯东西方身份定位的不断摇摆和对大国身份一味地过度追求,对其国家利益建构和对外战略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俄美关系良性互动的形成.同时,美国对俄罗斯身份定位的认同与否,也影响着俄美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反思是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使命与责任。面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作为非西方国家的、受到启蒙精神洗礼与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熏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始终站在反思主义的立场和视角上,慎思国际关系中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国际关系中人的价值及其消失,以及世界政治中"边缘"视角的意义。面对混合着"传统"与"现代"多重面向的东南亚国家与社会,作为同属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通过对东南亚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危机与困境、传统东方文明和基于西方经验的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赋予作为现场的东南亚研究以普遍的理论性与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构建了"干涉的权利"和"保护的责任"两套人道干涉话语体系,不断加强理论辩护,强化人道干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对现行国际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文章依据"话语主体一话语内容一话语平台—话语认同—干涉实践的基本逻辑,结合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干涉行为,对西方人道干涉话语的构建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认为,西方国家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本质上更多的是利益驱动下的话语建构而非基于真实的人道危机,其干涉不仅偏离了"捍卫人权"的根本目标,反而在多数情况下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人道危机。西方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扭转自身在人道干涉问题中的被动局面提供了契机。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应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交被动应对为主动塑造,以多元的话语主体构建高质量的话语内容,增强中国人道话语的认同度。同时,中国还应有效利用联合国这一权威话语平台,从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干涉实践两个层面介入人道干涉国际规范的构建,提升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外交政策转型的讨论也日益增多。西方学界普遍将中国的外交转型定性为"强势",且认为这种"强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文章以国家角色理论为分析视角,通过对21世纪以来中国国务院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外交部就中国海洋领土争端问题答记者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国国家角色定位及实践的特点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国外现有研究表现出其现实主义偏见和案例选择的偏见,同时也缺乏中观视角和比较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国家角色主体定位具有原则性及稳定性,其长期对中国国家角色的实践产生着规范性和约束性作用。另外,通过对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争端问题这一"极值"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在延续以往克制性行为实践的同时,也正在顺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显现出合法、合理的防御性政策微调。这也有力反驳了"中国外交强势论"的相关观点。基于对"中国外交强势论"的实证检验,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该论调在西方盛行的原因,并试图对中国在"中国外交强势论"这一问题上的应对之策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