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卡扎菲时期的利比亚持有多重身份认同。其中,阿拉伯认同、伊斯兰认同以及非洲认同在不同时期对利比亚外交政策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认同视角看,卡扎菲时期利比亚对非洲外交政策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卡扎菲执政的前20多年时间里,利比亚对非政策主要受到阿拉伯和伊斯兰认同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卡扎菲政权垮台,利比亚对非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受到非洲认同的影响。卡扎菲政权垮台的结局说明,对于非洲各国来讲,国家认同是首要的核心认同,而非洲认同是相对次要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宗教一直被视为导致安全和战争问题的诸多相关因素之一。中东地区宗教和教派分歧严重,主要表现在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上。宗教对中东地区安全产生影响基本上是通过认同安全、利益安全和宗教合法性三种途径。宗教既是中东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利因素,又是一种融合因素。如果双方都本着宽容和博爱的根本教义,为了自己的人民不再遭受苦难与流血,互相救赎、互相热爱,那么任何冲突都有希望被化解。  相似文献   

3.
从1969年通过政变执掌利比亚政权至2011年内乱惨死,卡扎菲前后共统治利比亚40余年。卡扎菲政权终结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张力不断拉大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引发了内乱、内战,以致国家政权不保。而民众长期对贫富差距的不满、政治体制僵化、部落众多的现状及由此产生的离心力则是其内乱根源。  相似文献   

4.
对暴力的看法、评价、运用的矛盾性是世界各大宗教所固有的特征,宗教与冲突不具有因果关联性。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宗教冲突都是打着宗教旗号,但本质上属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当今国际冲突主要表现为西方和伊斯兰极端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霸权主义和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国际恐怖主义的较量,而且两者具有互动特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国际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只有反恐和反霸同时并举,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利维坦》的出发点是人性,归宿是国家。人性自私自利,加之人的愚昧无知、恐惧、激情和权力欲作怪,使得宗教有了存在并神圣化的理由。霍布斯试图从自然状态下的人出发,完成宗教的去政治化和宗教的去神圣化论述,凸显世俗政权(国家)至上,重建世俗世界的政治秩序。但在不知不觉中,霍布斯陷入另一个乌托邦困境:权威政治毕竟是俗世的、刚性的,无法完成思想统治,仅有政治权力统治无法化解政治世界内部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个人的冲突,利维坦难以长存。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律的产生源于宗教,在宗教影响较大的族群中,法律往往披上宗教的外衣,通过诉诸神灵的权威,获得了正当性的基础。同样,伊斯兰法文化对伊斯兰国家和非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社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伊斯兰教的构成体系中,教法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典型体现,展现出广泛的社会整合与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先知穆罕默德独特的宣教过程和早期麦地那社团的实践,使得伊斯兰教具有强烈的入世性和鲜明的政治性。入世性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逻辑要求和无所不包的教法的直接体现,它意味着伊斯兰教反对出世,把宗教与世俗视为一体;政治性意味着伊斯兰教拒绝世俗化,坚持宗教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伊斯兰教的入世性和政治性,决定了穆斯林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8.
王国燕 《工会论坛》2005,11(4):108-109
对伊斯兰教义的曲解和伊斯兰教的极端行为是恐怖主义的宗教根源,全球化对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烈冲击是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伊斯兰恐怖活动的国际根源,巴以冲突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佛教、基督教的孝道观念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孝道观念的对比分析,讨论两教在家庭伦理问题上面对的矛盾,及这种矛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佛教与基督教的家庭伦理观的差异根源于两教不同的基本原理,而这种宗教理念与世俗生活秩序的冲突,则是造成上述矛盾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我市宗教态势及存在的问题从我市1995年的调查统计数字看,全市73,791名信教人员中,基督教人数最多,占63,244人,其次是伊斯兰教8,612人,道教1,500人,佛教415人,天主教26人。从地区分布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我市各县(市)、区均有。而道教和天主教则集中在灵宝和陕县,佛教集中在灵宝市、涌池县、湖宾区。总的看,我市虽五教俱全,但基督教“相对优势”较大。目前,我市基督教徒多数是合法信教的。但是,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各种与宗教有牵连的非法活动也日益增多,宗教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已不容忽视。(一)宗教传播…  相似文献   

11.
持续60余年之久的阿以冲突,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久远的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矛盾公开化和不断升级的结果,也反映出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差异和斗争。阿以民族、宗教特性,与其形成的地缘-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这种地缘-自然特征形成的民族性格和宗教特质,使阿以双方在围绕“生存空间”和“圣城”的争夺中,流血冲突不断,阿拉伯-伊斯兰深陷和平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 ,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在中亚的活动日益猖獗 ,连续制造多起爆炸、暗杀等恐怖事件 ,严重影响了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亚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目前 ,尽管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的作用与影响还不足以动摇各国的政权基础 ,但若将其彻底铲除尚有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明水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33万。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4种宗教,宗教场所16处,信教群众1.2万人(其中基督教群众居多),占全县总人口的3.5%。在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同时,如何做好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  相似文献   

14.
合法性是政权得以运行的基点,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冲突。冲突有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之分。内部冲突能整合政治系统、激发新制度的产生、能促使统治者重视统治绩效;外部冲突也能加强内部的凝聚力。但如果冲突处理不当,冲突将会起相反的作用。内部冲突的扩大会挑战政府权威、破坏政治秩序;外部冲突的激化也会影响政权的认同度,对政权合法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因而,要维护政权合法性就必须合理控制冲突。  相似文献   

15.
8月22日,此前胶着的利比亚战事有了决定性的结果。利比亚反对派控制了首都的黎波里,上万民众聚集在广场,欢庆他们入城。卡扎菲,这位统治了利比亚42年的“政治强人”已然走向谢幕。这个时候,利比亚未来何去何从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宗教转向”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从宗教与国际关系视角看待当前日本与阿富汗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纽带是巴米扬大佛。日本佛教与历史上的阿富汗佛教同根同源,佛教对日本外交的参与作用十分明显。塔利班政权和阿富汗新政权分别秉承极端伊斯兰主义与温和宗教思想,这影响两者对巴米扬大佛的摧毁和重建的态度,也影响截然不同的与日本关系的走向。目前日本与阿富汗在巴米扬大佛问题上的良好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为国际社会的阿富汗重建工作和阿富汗国家形象塑造发挥了极为独特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司法处于权威困境之中。这种困境集中表现为:司法的政治权威与基于专业智识的司法权威之间的冲突;司法权威与其他政治权威之间的冲突。从司法的角度而言,导致权威困境的原因在于:司法并没有能够确立"有限性"的基本理念;司法权力过于拘泥于现实政治的逻辑;司法审判过于受政治思维的影响。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司法要树立自己基于智识的权威,走出权威困境,就应在自治型法治理念的支配下,确立有限目标的法律治理,积极探索政治遵从型司法改革模式,强化司法审判业务的技术区隔功能,渐进地努力构筑司法权威赖以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当今伊斯兰教中道、宽容的宗教形象由于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被曲解,一些对伊斯兰教不正确的言论屡见不鲜,甚至认为伊斯兰教是狭隘的、有强烈排他性质的宗教。基于《古兰经》,对伊斯兰教经典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伊斯兰教的多元包容思想和教义内涵,消除误解,识认伊斯兰教宽容、平和的宗教形象。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回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且围清真寺而居。清真寺是我国回族等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也是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与分布的象征,同时还承载着伊斯兰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主要功能。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内部组织制度的干预和引导,云南省清真寺的管理制度在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自2000年后,云南省各地清真寺新一轮改扩建开始,其管理的世俗化更为凸显,管事民主选举也被提到新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作为在高校中发展最快的宗教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其信仰基督教的总体状况,分析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 原因,总结基督教对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角度,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以及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