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解读信托法     
信托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信托财产的独立原则,有限责任原则和公示原则.我国信托法赋予了委托人较大的权利.信托与代理、行纪、一般债均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论信托财产的法律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托财产的制度安排是实现信托功能的关键。判断一项财产管理制度是否构成信托,重点则在于在该财产上的权利义务安排是否体现了信托财产的法律特性。从总体上看,信托财产的法律特性主要在于:(1)信托财产的概念固有地表示着所有权与利益的分离;(2 )信托财产的同一性;(3)信托财产的独立性;(4)信托财产上的有限责任。对这些法律特性的认许,构成了各国信托法律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信托权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托关系中,受托人对信托财产所享有的支配权被称为信托权。尽管受托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但是受托人支配信托财产不是为了谋求自身的特定利益,因此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支配缺乏权利的本质。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进行符合信托目的、符合委托人意志或受益人利益的管理或处分,只是在履行其对委托人和受益人所承担的债务。  相似文献   

4.
受托人忠实义务是信托的核心。尤其是在扩展的信托关系中,典型的是推定信托,有时并不存在信托财产,但受托人也负有最严格要求的忠实义务,对于有些忠实义务原则,我国《信托法》有缺失,需要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5.
经营权信托是将经营权作为信托财产信托给适格的受托人,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管理经营企业的行为。经营权一般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企业经营权信托正是通过受托人对信托财产占有瑕疵的承继和受托人限定责任信托的制度设计,论证了包括消极财产在内的财产亦可设立信托的可能,取得了传统信托法学理论的突破,从而在国有企业经营权法律问题研究方面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信托起源于英国的用益制度,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赖而将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由其为受益人的利益或其他法律规定的目的持有、管理、处分该财产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随着经济与法律的发展,信托保有和转移财产的功能逐渐为财产管理的内涵所取代,其开始进入商事领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广义的信托商业化中,商业信托以信托的基本原理与...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人们持有财产的形式从以不动产为主逐渐转向以动产、财产性权利为主,权益类资产在人们占有财产类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民事执行中,以信托受益权为代表的金融权益资产也越来越普遍地成为法院执行的对象财产。信托受益权等金融权益资产因金融产品自身结构复杂、投资周期不确定、估值定价困难、缺乏统一的登记公示信息、市场流动性差等原因,在执行程序中法院往往较难对其处置变现;执行立法的原则概括以及执行过程中对金融权益资产的执行方式简单机械、缺乏成熟高效的实践经验,都成为信托受益权的执行难点。通过分析探寻信托受益权“执行难”的原因,提出尊重信托产品及信托受益权的特质,注重探索创新符合信托受益权特点的执行措施、方式与规则以及侧重执行过程中的程序公正和利益平衡等对策,以期能够推进以信托受益权为代表的金融权益资产“执行难”问题的解决,不断丰富完善信托受益权的执行实践。  相似文献   

8.
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是大陆法国家信托立法的基础。而承认信托则产的独立性就必然会得出信托财产的权利主体和利益主体相分离的特性,即受益人在无需承担财产管理责任的情况下享有财产利益,这正是信托制度的本质和先进性所在。为此,就必须对独立性的内容加以探析,并强化受托人的义务标准,以实现委托人设立信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的态度及其法理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信托法以关于确认信托财产所有权由委托人享有为其对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的态度且此点为该法相对于外国信托法而言所具有的最显著的特色,为该法确认由委托人享有的信托财产所有权因能够为大陆法系民法中的"所有权"概念所包容从而能够作为这一民法中的所有权存在,我国的信托财产独立性理论应当以信托财产所有权由委托人享有为出发点并在明确"信托财产独立性是指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的前提下,联系我国信托法中的有关规定来重新构思。  相似文献   

10.
信托在英美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法律架构下得以生成 ,并发展成一项具有财产转移功能和财产管理功能紧密结合特点的法律制度。我国信托法于 2 0 0 1年 10月 1日实施 ,标志着信托制度确立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 ,这为我国长期以来承继大陆法传统奉行一物一权主义的财产权制度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信托财产管理权与受益权的分离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以及利益冲突的防范 ,这些内容是信托制度区别于其他民法财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标志 ,体现了现代信托制度基本要求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警察权是国家执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警察权是把双刃剑,具有利害双重性。既要充分发挥警察权的预期效果,又要抑制警察权的负效应。对警察权的规制要遵行法律规制原则、私权保障原则和程序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2.
物权的公示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的公示原则是指当事人以公开的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它一方面使物权变动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另一方面使善意第三人不至于因权利瑕疵而蒙受损失。以物权变动而言,物权的公示原则及其公信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论水权的优先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权优先权具有重要功能 ,是我国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建立的重要一环。在水权取得方面主要有河岸权原则、先占用原则和所有权绝对原则 ,而在水权优先位序规则的确立上 ,各国因具体情况不同 ,采取的方案也不尽相同。我国在遵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兼顾公平与效率及遵从习惯、因地制宜三大原则的前提下 ,应确立先占用原则为主的水权取得优先权原则 ,同时承认习惯水权 ,进而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水权优先位序规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商业名称权和商标权的基本概念、性质入手 ,试图从前人就商标权与商业名称权冲突的解决方法中找出一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就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提出几个基本方法、原则 :调整商业名称权的法律地位、保护在先权原则、禁止欺骗或误导、公平竞争原则及区别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5.
受教育权是公民一项宪法性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平等不仅要求权利设定的平等 ,而且要求将平等原则作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首要原则 ,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是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定原则要求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均由法律明文规定,当事人不得私自创设,法官不得擅自造法,不动产登记机关也不得登记法律没有规定的物权。不过,物权法定具有封闭性,新权利因此可能被扼杀,而且,随着公示方法的变化、交易手段的复杂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入,物权法定固有缺陷愈发明显,其立法基础也一再遭到质疑,稳固地位被动摇,物权自由也在实践中潜流暗生。  相似文献   

17.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但物权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国际私法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也应体现这一特征,在物权法任意性的范围内适用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中国国际私法物权的法律适用应体现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9.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交易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赞成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学者认为 ,无因性原则对恶意第三人的利益也加以保护 ,使原物权人沦为不当得利债权人 ,有违交易公正。这些学者未能注意到 ,在近现代社会 ,债权在经济生活中享有优越地位 ,债权对权利人的保护并非必然弱于物权。从法理上分析 ,无因性原则无须以第三人的“善意”为要件 ,正如善意取得制度强调第三人的“善意”一样 ,第三人“善意”或“恶意”与法的公正价值并无必然的关联。对适用无因性原则进行实证分析也表明 ,该原则在维护交易安全的同时也兼顾了交易公正。因此 ,我国物权法应采纳无因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物权变动中如何实现对第三人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进行物权法的制定工作。其中 ,关于物权变动的设计对社会整体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有重大影响 ,对于如何设计物权变动制度学界有不同的主张。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交易连续进行 ,但其本身的局限性会使法律脱离生活实际 ,有悖于经济生活中的公正原则 ;而公示公信原则通过赋予公示以公信力足以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善意取得制度正是建立于公示公信原则之上 ,进一步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