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从现代合同法的附随义务到经济法的基本义务,看经济法调整现代合同关系的特殊使命 (一)经济法调整合同关系的新视角 在近代社会,人类刚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迈入市场经济,从农民、手工业者到小业主、小作坊主,所有的市场主体实力相差不大,一般没有显著优越地位者;同时,一切市场主体在交易中频繁地互换位置.  相似文献   

2.
合同附随义务产生于民法学说判例,具有平衡个人权利、利益与社会权利、利益,追求实质正义的功能;合同法为适应现代合同关系的需要,对其予以法定化,但局限于私法属性,并未使其摆脱“附随性”。经济法适应现代合同关系更高层次要求,以社会权利为本位,以实质正义为理念,对附随义务从地位、内容到监控、责任给予了全面加强,其使在经济法中成为市场主体的基本义务。至此形成了现代合同法、经济法在对待市场与政府关系,维护个人权利与社会权利,追求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等方面分工配合,共同调整现代合同关系的法制格局。  相似文献   

3.
试论后合同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法》将合同关系作为动态发展过程予以调整,将诚实信用适用于合同关系的各个阶段,科学地规定了后合同义务。此义务有告知或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但《合同法》没有规定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合同法》将合同关系作为动态发展的过程予以调整,将诚实信用适用于合同关系的各个阶段,科学地规定了后合同义务。此义务有告知或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但《合同法》没有规定违反合同义务的责任,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与民法的调整对象如何界定,经济法教材如何编写,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经济法与民法在调整对象上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经济法教材编写上的多样性,这是当前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要正视这种事实,把二者的调整范围尽快界定,以利于教材的顺利编写与规范化。同时,在二者尚未完全界定之前,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代合同法中的合同义务较传统合同义务发生了极大的扩张,附随义务就是其中一个例证,然而学界对此重视不足,附随义务的界定仍处于不统一的状态。以对附随义务全新定义为突破基点,通过对合同关系发生、发展各阶段上的附随义务分别与先合同义务、合同从给付义务和后合同义务的比较,从而实现对合同附随义务的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调整国家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管理和调控经济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所决定,经济法可以由市场主体管理法、市场秩序维护法、资源配置优化法、经济稳定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社会公平促进法)和涉外经济管理法组成。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民商法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主导性法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一直是国内法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初期争论的焦点是有无调整对象,发展到现在则是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各种不同阐述。达成共识的部分是国家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由经济法来调整,但特定经济关系的具体内涵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容置疑的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确立与完善在现代社会应始终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和基础,经济法应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为己任。  相似文献   

9.
附随义务是伴随着民法理念从追求形式正义转而追求实质正义,民事权利因顺从社会本位而受限制、民事义务因而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至今没有一个明晰的解释和定义,但却散见于各国立法和判例之中,从其肇源到正式法典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其背后是诚实信用和合同自由的衡平,正是二者的此长彼消,孕育了附随义务。而在现代合同关系中,义务已经演变成一个群落,这些不同的义务紧紧围绕在主给付义务的周围,基于诚信原则和对债权圆满实现关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这其中,毫无疑问,附随义务应该处于最外围,和主给付义务、从给付义务相比较,效力也最弱。  相似文献   

10.
从罗马市民社会到现代经济领域,经济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人类经济活动大都与合同紧密相联,而且随社会的进步合同关系日愈复杂。我国现行合同法虽然较好地规范了商品流通中的合同关系,但受传统和时代的局限,许多新的合同关系在合同制度的视野中找不到完整答案。为进一步规范合同法体系,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合同制度的时代特色和存在的问题,主张经济法视野中构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型合同制度,并提出几点设想,以期完善我国的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代合同法理念将合同理解为一种过程,认为合同法不只保护一纸合同书,而更倾向于对合同关系过程的调整。由此,合同义务出现了扩张,产生了后合同义务的概念,我国新合同法第92条对此作了相关规定,但理论界对此系统深入研究较少,文章试对后合同义务的界定、后合同义务的理论基础、立法状况、义务形态及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作一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作为保护目标,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能协调个人利益相互间的 冲突,还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这种利益观弥补了民法调整经济关系时的 缺陷,也决定了自身的制度特征,是反观经济法的良好钥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法经济法论战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8月至1986年春《民法通则》颁布之前的七年间,中国民法与经济法学界围绕民法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是否为部门法问题展开了一场中国法学史所罕见的大论战。经济法理论来源于前苏联,由于在意识形态、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与中国的高度同质性和政治正确性而在中国迅速崛起并在论战初期占尽了优势;民法由于个人主义的立场和市场取向而在政治上饱受压制并因此在论战的初期尽显被动。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决定了民法的复兴,《民法通则》宣示了民法的最终胜利。中国经济法的出路在于抛弃与民商法争夺地盘的思路,增强学术独立性,放弃统制主义的经济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作为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不仅有着独特的调整对象,而且与其调整对象相适应,也存在独特的调整方法,即更加注重非强制性调整方法的运用,充分合理利用市场主体"经济人"本性,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本文对经济法调整方法框架内的经济奖励方法进行尝试性研究,从而为经济法调整方法的丰富完善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民族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结构中的地位的考察中确立了民族范畴 ,从对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经济动因的分析中确立了民族经济范畴 ,从而为民族经济法范畴的确立提供了基础。文章认为 ,作为调整民族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的民族经济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民族 (包括现代的民族地区 )这一主体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这种法的关系是由它所表现的民族经济关系的内容所决定的。民族经济法范畴的确立将使得民族经济法的研究成为经济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法理论全面革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和北京市经济法研究会最近在中央党校召开了“中国现代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与会同志对当前经济法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问题 一部分同志认为,经济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体又分为以下四种观点:(1)纵横统一说。认为经济法调整的特定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纵向的和横向的经济关系。二者互相交叉、互相统一。由于这种观点把主要的大量的横向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府经济调控主体、社会经济中间层主体和市场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着多层交错、互相作用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三类主体各得其位,各尽其能,在动态中实现关系的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法以其兼容并蓄之精神,在调整经济生活中处处以平衡协调当先。因此,作者认为,平衡协调是经济法的本质,平衡协调之本质决定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平衡协调之精神贯穿于经济法的价值体系及各项法律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行经济立法的不足,经济法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上还存在着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经济立法在"扬弃"的基础上,从市场主体、市场规制、宏观调控等方面加以完善,最终实现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强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如同其它法律一样,经济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现象。从《汉谟拉比法典》到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诸多法律,经济法律可谓浩如烟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它始终如一支主流,不断给人类社会注入着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