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彻底废除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思想领域严重混乱.近十年,俄罗斯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2.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现象,具有自己的历史惯性和鲜明特点.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在普京执政期间成为俄罗斯的主流社会政治思潮,它表现为温和的民族主义、激进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等三种形态.其中普京所引导的国家民族主义是温和民族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流;而以帝国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激进民族主义和以种族排斥为主要内容的极端民族主义虽然处于边缘的位置,但是对俄罗斯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在转型期间虽然具有整合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而容易染上攻击性、保守性和工具性等负面特点,对国家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在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它对研究俄罗斯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俄罗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并客观地对其作出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形成的过程也是俄罗斯民族认同形成的过程,东正教和专制制度分别为民族认同提供了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民族的思想也逐渐成熟,以东正教和专制制度思想为特征的政治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俄罗斯民族正是依靠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基础,形成内部自我认同,确立外部自我形象,在众多认同标准中以此为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5.
普京执政6年多来,根据形势需要,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执政之初,他建立以垂直权力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他又进行危机应对管理体系的政治体制改革。“颜色革命”后,又进行了以完善法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些政治体制改革为稳定俄罗斯政局并为振兴俄罗斯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但其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行仍面临许多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彼得大帝时代起,在民族自我反省过程中,大俄罗斯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其核心要素是:(1)根深蒂固且极力张扬着的民族救世主义及其"帝国转移"理论;(2)国家思想的一元化及其在此基础上追求民族一致性;(3)帝国的俄罗斯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国家理想、对外政策、发展道路无不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作为一种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大俄罗斯主义特别强调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抗性,结果造成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欧洲之间严重的安全两难和国家政治与社会结构日趋脆弱.在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国家思想一元化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同一性的根本所在,是大俄罗斯主义的重要特征,但也是其致命弱点.目前俄罗斯还没有一个一元化的国家思想,所以当今俄罗斯政坛上,意识形态多元化意味着大俄罗斯主义的退潮.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将集体主义思想作为支撑其民族自决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体主义思想一直贯穿于列宁的整个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中———从制定经济政策、政治政策到强调树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已不复存在。在当代俄罗斯社会面临严重危机的背景下,集体主义已现回潮之势。列宁集体主义对于俄罗斯社会价值观重构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智库对乌克兰危机的认知主要基于现实主义分析范式,背后是鲜明的地缘政治逻辑。独特的地理特征与18世纪以来与欧洲国家的外交实践,让地缘政治思想在俄罗斯经常发挥底层逻辑作用。为向公众和国际社会阐释本国地缘政治代码,俄罗斯学界提出“无界之域”的概念,从地缘角度重新建构俄乌关系。他们认为,鉴于传统力量对比、没有自然边界和数百年共同历史经验,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邻国是没有边界的整体空间;邻国领土不被对俄罗斯不友好的大国利用,才能确保俄罗斯国家利益;乌克兰危机将对俄罗斯外交、地缘环境和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应重新思考和定位对外政策及国际关系理论。俄罗斯学者认为发展中俄关系有助于俄罗斯走出危机,但俄罗斯更应该依靠自身力量。俄罗斯将以何种方式立足世界,是俄罗斯学者主要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考察政治意识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需要广泛参与意识和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政治意识与政治参与率息息相关,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俄罗斯社会中有庞大的不参与群体存在是俄罗斯维护政治稳定的不利因素。俄罗斯公民政治意识的发展受制于其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时代使命的具体条件,也是当前俄罗斯国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基本上能够满足俄罗斯目前维护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弥赛亚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主旋律之一,它具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充分的哲学阐释、极至的文学体现、有效的经济保证和强大的政治依托。在宗教层面,俄罗斯曾自诩是正宗基督教的继承人和拯救者;在精神层面,俄罗斯相信其民族的文化思想是拯救世界的精神武器;在政治层面,俄罗斯曾试图解放全人类;基辅罗斯、鞑靼罗斯、莫斯科罗斯、彼得堡俄罗斯、苏联以及后苏联时期分别彰显出不同的层面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限制自由是俄罗斯刑法典新增设的主刑之一,它在继承了原苏俄刑法典中劳动改造的某些内容的同时,又在适用对象和范围、限制自由的内容、改造教育方式等许多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因而使限制自由体现出鲜明的刑罚个别化和刑罚人道化的特点。这是由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中形成一系列新的刑罚理念所决定的。作为限制自由刑的一个类型,它直接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刑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的。  相似文献   

12.
刘莹 《东北亚论坛》2012,21(2):64-71
俄罗斯即将迎来大选年,无论普京是否能成功当选新一届总统,其治国思想都会对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产生长期的影响,而梅德韦杰夫之后的俄罗斯政坛也必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于权力合法性基础和理念目标的不同,"普京主义"和"梅德韦杰夫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俄罗斯的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俄罗斯必须找到一种兼顾民族国家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和现代化转型及全球化挑战需要的治国方略,在历史和现实的张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新普京主义"是本文对此提出的大胆预测。  相似文献   

13.
试论俄罗斯的国际定位与战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国际地位调整的关键时期,伴随这一过程的不仅有关于俄罗斯究竟是“欧洲国家”还是“欧亚国家”、“世界大国”还是“世界强国”的争论,也有关于它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地位如何认定等国际定位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俄罗斯是具有“世界强国”潜力的“世界大国”;是以“欧洲国家”为主要特征,但未来逐步向“欧亚国家”过渡的国家。它崇尚欧洲政治文明又坚持自身政治传统,渴望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却力不从心,只能进入“较发达国家”行列。这些定位特点决定它的未来战略走向将是重点加强独联体这一安全和经济“合作带”建设,以此缓和及平衡与东、西、南各方的战略关系,营造有利于己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在高举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旗帜的同时,努力探寻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与上合组织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它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和评估.本文对俄罗斯与上合组织关系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做出解答.这三个问题是:俄罗斯对上合组织的政治态度、俄罗斯在上合组织中的利益、以及俄罗斯对上合组织的主要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思想中的反西方主义,其对立面是俄罗斯思想中的西方主义。它缘起于19世纪30-40年代的西方派与斯拉夫派之争,主要代表是与西方派激烈辩论的斯拉夫派。反西方主义最初反对的是西方派崇尚的欧洲中心论、欧洲文明一流论、欧洲道路先进论,简言之,就是反对欧化改革、反对抛弃传统文化、反对迷恋欧洲文明。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俄罗斯民族和国家认同中的“西方”概念发生了变化,范围扩大到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反西方主义的内容也随之延展,从最初的"反欧洲"逐渐演变到了后来的“反欧美”,并且由思想文化领域转移到了地缘政治领域,从反欧化改革、反欧洲道路变成了反政治干涉、反经济制裁、反军事扩张、反意识形态斗争,从一种纯粹的思想争论演变成了付诸行动的政治博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普京总统第二任期行将结束。在普京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前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看法是,2008年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不论谁上台,俄罗斯发展总趋势是: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强国的政治理想;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基本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上的崛起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要介绍俄罗斯当代“新权威主义”政治特点的基础上,从和东正教有关的“君权神授”思想和“第三罗马”理论与普京时代政治体制之间的思想联系入手,分析和论述了“新权威主义”产生的来自俄罗斯民族历史及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旨在揭示隐藏在社会发展形态之下的深层民族性格动因;指出俄罗斯目前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政治形态和格局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其今后的态势走向也必定遵循一定的规律,并充分满足和显示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8.
萨维茨基及其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萨维茨基是俄罗斯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代表.他的基本观点是:欧亚俄罗斯是一个与欧洲(西欧)和亚洲(东亚和南亚)鼎足而立的特殊"发展空间".作为成吉思汗和帖木儿事业的继承者,俄罗斯现在要注意通过非武力的途径来统一这一空间;在西方,要致力于建立"大陆屏障"和保持"海上平衡",联合英国来对抗德国的扩张.萨维茨基的地缘政治思想与苏联时期的对外政策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俄罗斯对南政策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1.反对整个东欧北约化、确保俄罗斯欧洲大国地位;2.反对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对多民族国家主权进行干涉;3.俄罗斯国力的衰败限制了其对外活动的张力;4.与西方关系高于与南斯拉夫的关系.这些因素的矛盾性决定了俄对南政策的行为特点:对南斯拉夫的支持更多地停留在政治和道义层面;当与西方的对立尖锐化时,俄罗斯便会做出妥协;这种妥协的实质是牺牲南斯拉夫的利益,以实现与西方的利益交换.南大选事件结局,总体而言是西方对南政策获得了胜利,但俄南关系很快得到恢复,对俄罗斯也有有利的一面.在普京政权的对外战略中,对南关系不属于俄罗斯核心利益目标范畴,南斯拉夫仍是俄罗斯外交的一枚筹码.但是,南斯拉夫新一届政权上台后,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内容已经或将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场改革都要牵涉到政治和经济等重大领域。在经济转型初期,中国和俄罗斯在处理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俄罗斯以政治目标为主要目标,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政治目标服务。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同时进行改革,偏重经济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政治改革进程。不同政治权力的这种安排取决于目标内容的差异。正确认识这种差异不仅有利于我们处理好"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还有利于认识不同国家民主化与市场化的次序安排,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