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美“经济关系政治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关系政治化",是指国家间正常的经济关系在特殊国际政治环境下具有政治功能。当前中美"经济关系政治化"突出表现为:中美关于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政治理念的分歧化、中美贸易问题的实力对比竞争化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美国国内政治民生化。中美"经济关系政治化"背后是两国经济社会制度的差异、美国对其国际霸权的护持及美国国内民生问题的要求。中国应切实从自身社会、经济实际出发,处理好中美"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经济会出现奇迹吗?这种可能只有在制度和文化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利的投资、创新和个人发展的环境,只有把大批自由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文件真正实施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分析了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利益以及实现这些经济利益的手段和方式,认为中国与中亚的经济贸易关系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与中亚的经贸关系,并逐渐占据主要优势。但是在与中亚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上中国则远远落后于俄罗斯,后者通过俄、白、哈关税同盟逐渐吸纳原苏联地区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乃至最终形成欧亚经济联盟。在分析原苏联地区学者对欧亚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关系问题的不同看法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假如俄罗斯能够实现欧亚联盟设想,并能够保障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那么中国将乐见这种局势,因为它将保障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正是与后者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不应该积极反对欧亚经济一体化,它关心的应该是如何与俄罗斯以及将来的欧亚联盟保持务实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对中国来说,原苏联地区是否统一没有任何区别,它将一如既往地与每一个国家继续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1999~2003年的不稳定不规则的经济增长之后,俄罗斯经济面临着转轨以来又一个"十字路口".面对俄罗斯经济发展步入十字路口的重要关口,俄罗斯各界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和方案.争论中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进入新世纪,随着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深化,资源经济的潜力已经发展到极致,发展创新经济成为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所有经济转轨国家的必然选择.创新经济是发展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的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是经济增长模式从数量型外延式发展模式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内在的必然要求,它是对传统的短视的资源经济的否定.创新经济是俄罗斯经济转轨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的、逻辑的和历史的必然选择,创新经济应成为所有经济转轨国家的共同选择,应成为经济转轨新阶段的范式.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创新经济与资源经济的关系,经济转轨国家未来创新经济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自由市场与西方民主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两个主要制度依托。如果说冷战时期存在着苏联模式与西方模式两种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话,那么,苏联的解体意味着苏联模式的历史终结,而美国主导的西方模式随之似乎成了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中国和俄罗斯在1990年代初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俄罗斯一开始就将美国式民主和自由市场作为其经济政治转型的目标模式,中国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战略下融入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与改进。20年后,这一历史进程的结果已经显现,以市场化为目标的中俄经济政治转型走向了不同于美国模式、甚至某种程度上是与之背道而驰的经济政治体制——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与非西方式民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主题是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分析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的变化.苏联解体后,两国经济联系逐渐弱化,由深度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逐渐演化为正常的国家经济关系.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中的议题日益多样化,与经济利益相关的一系列议题取代政治关系和军事斗争成为两国关系的主轴.尽管仍然存在安全和政治问题,经济因素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稳定器.  相似文献   

7.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增长与政治社会稳定是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它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关系:全球化与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与公民个体之间的关系。本文立足于历史视角,尝试探讨全球化之于国际、国内、政经社情等多方面的涵义、影响及未来趋势,指出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平衡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既能获得经济增长,又保持政治、政权与社会稳定。结论是,只有真正理解全球化,真正理解对外战略与国内政策的相关性,处理好长期政治目标与短期经济利益、社会公正与经济增长、发展速度与发展道路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在全球化时代走对路子,最终实现本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是影响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澳大利亚对华政策面临着对中国经济的日益依赖和在战略上必须长期依靠美国的两难.如何在对华政策中很好地平衡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间的关系,对澳大利亚是一个难题.从目前情况看,澳大利亚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并未妥善处理好地缘政治利益与地缘经济利益的矛盾.同时,中澳贸易关系对澳大利亚国内政治及经济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金英 《国际观察》2016,(2):113-126
莫迪执政以来,将"发展"与"治理"作为印度政治经济改革的主题。在经济领域,莫迪相继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等战略,推动本国转型为制造业大国,并辅之以土地、劳动力、商品服务税方面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政治领域,莫迪政府出台提高官僚机构效率、加强行政权威的行政改革措施,以实现"善治"的目标。2014-2015年印度的政治经济发展表明,莫迪政府面临着官僚机构效率有所提高但政府能力不足的挑战,未能在主要经济改革议题上实现突破。能否超越选举政治的压力和构建更具合作性的中央地方关系是未来印度经济改革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初始条件、转轨方式与经济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俄两国改革的比较研究是国内外过渡经济学界所关注的问题 ,而绩效差异及其原因本就是这种比较研究的一个极其主要的方面。经济转轨方式并不独立地决定经济绩效 ,而是与初始条件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初始条件应该一分为二 ,一类不依赖于转轨方式而直接地决定经济绩效 ,另一类则要与转轨方式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在转轨过程中 ,中国的经济绩效好 ,而俄罗斯的经济绩效差的原因在于 ,就转轨本身所引致的结构调整中 ,双方的结构调整方式不同 ,中国是增量调整 ,而俄罗斯是存量调整 ,但即使俄罗斯也搞了增量调整 ,由于从一类不依赖转轨方式就直接影响其经济绩效的初始条件来说 ,对俄罗斯也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及外交走向.政治形势趋向稳定,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外交走向日益明朗.俄罗斯开始进入一个由乱转治的历史转折新时期.在政治方面俄罗斯实现了新旧政权的平稳过渡,调整了政权结构,打击了车臣分裂主义势力,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一;在经济方面修正了经济改革路线,调整了经济政策,治理并改善了经营和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外交方面维护了叶利钦后期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寻找了自己在世界多极化新格局中的位置,以本民族利益为中心调整了外交政策,加强了与独联体国家的联系,改善了同西方大国的关系,推进了与东方国家的关系.但是,由于普京的内外政策尚未完全定型,改革的道路崎岖不平,经济缺乏增长的坚实基础,此外,国力锐减又限制了与西方大国外交活动的空间,所以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仍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与困难.  相似文献   

12.
随着苏联的解体 ,独立后的俄罗斯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在将近十年的私有化改革过程中 ,俄罗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就改革者最初设想的结果而言 ,俄罗斯的私有化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俄罗斯加入WTO、全面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我国实施东北振兴和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为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实现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带来诸多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为此,黑龙江省应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对俄经贸合作实现"五个"转变,打造完善"三个"平台;打造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大高地、第一大通道、外向型产业大基地,构建高层次的对俄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大平台;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扩大自俄进口规模,增加保税区,完善对俄营销网络,创新管理与服务,建设对俄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振兴东北战略与俄中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而俄罗斯在普京总统连任后 ,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 ,支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与亚太的经贸关系 ,特别是对华合作。俄中两国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这两个地区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的有利条件 ,大力推动地区的合作。虽然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经与中国东北地区建立起了紧密的生产、经贸、科技和学术等联系 ,双方的合作已具备相当的基础 ,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领域。今后双方应该注重开拓高新技术合作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对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东北边境地区正在充分利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产品优势以及边境对面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市场的优势,成为与东南沿海经济带相互对应、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北方大陆沿边经济开发带。中俄边境城市大多是依靠贸易发展起来的,经济缺少工农业等基础行业支撑。因此,在确定合作发展方向时,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慎重选择,合理布局,绝不能只想发展而不考虑后果,只顾及现在而忽视未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选择了不同的模式,中国的渐进式经济转型因转型过程平稳、发展绩效显著闻名于世,俄罗斯激进式经济转型则因转型成本的"井喷式"显现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应该吸取俄罗斯的教训,正视经济转型后期成本因素不断累积的状况,合理地分摊转型成本,进一步推进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政治制度变迁与中国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变迁有其特殊性,其当代的政治体制用“委任民主”、“可控民主”来界定有其合理性。目前,中国的转型是转型国家中成功的特例之一。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在整体社会变迁的前提上具有同质性,但转型采取的路径不同,因而表现也有差异。中国应在汲取俄的教训及吸收自己阶段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长期经济制裁,深刻影响了缅甸的经济发展。2011年3月,缅甸新政府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举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也促使西方国家放宽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在此背景下,缅甸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利钦时期.中俄两国构建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较多地体现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经贸合作是个薄弱领域。普京执政后。对华关系的基本框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考虑到普京在摆脱经济危机和恢复俄罗斯强国地位方面。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迫切感.因此、他的对华政策将具有务实性和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特点。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明显落后于政治关系。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和削弱中俄政治关系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际。中俄加强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和俄经济的复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当前。为把中俄经贸合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应采取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一)要统一认识.即认识到中俄经贸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鉴于此.才需要我们将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水平;(二)要有一个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长期战略规划;(三)要上大项目:(四)加强对俄高科技合作.如在哈尔滨市与俄共建“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中心”; (五)大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鼓励并推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合作。如吸引俄资本与技术参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应将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作为区域合作的重点。特别应指出的是:没有我方与俄远东地区融洽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俄罗斯经济便陷入了困境,叶利钦时期的"休克疗法"更加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困境,不仅实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逐步恢复了其在世界经济的大国影响力。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我们的观点认为正是普京的威权治国模式才使得俄罗斯经济重新崛起。中国和东亚一些国家威权治理的成功经验,反衬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宪政治理的弊端与缺陷,从而得出在经济发展初期,必须保证国家的权威,即实行威权治理。而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必须适时由威权治理向宪政治理转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