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市场链的理论基础是“源头论”。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句话叫做“大河有水小河满”,把企业比作大河,职工比做小河,只要企业不倒闭,就得发工资给职工,它的弊端是助长了职工吃大锅饭的思想。走向市场经济之后,在企业深化改革中,职工不应是小河面应是源头,如果源头不冒水,企业这条大河肯定就会干涸。  相似文献   

2.
狄马 《同舟共进》2011,(2):77-77
过去有一句话叫“大河有水小河满”,说这话的人有两种可能:一是有意替集权者帮腔,二是没见过河。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不是“大河有水小河满”,而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因为大河的水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小河聚集的;没有小河,大河就不复存在——小河永远高于大河,但没有大河,小河还是小河。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社会保障问题中,首推保障基金的筹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米”,如何“为”的问题毕竟相对容易。过去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前年国民经济增长8%,财政增长16%,两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该说是大河水源充足了吧?可是,职工困难群体大都困难依旧,于是又想到一句近些年来的格言,叫作小河有水,大河才能不干。也就是说,反过来看,大河里的水都是无数源头小河的汇集,假如把社会保障当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你好。一位私营企业老板前些天向我叹苦说:“如今的员工不好管,个个跟钱过不去,再多的钱他们也没满足感。”我问他为何发出如此感叹,他向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企业订单交货期很急,我让员工每天加班8小时,并给予3倍的加班工资,可员工们不仅不肯干,并向有关部门告状。你看看,这些员工真不知好歹!人们常说,员工要把企业当家,要爱厂如家,这些员工根本就不把企业当家看!”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要妙用谚语。谚语的作用很多,下面仅就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用于规劝和勉励。谚语中木少的佳句,运用比喻象征,寓意深刻而又情趣盎然。课堂教学中,选用与教学内容关联的谚语,借以勉励学生,十分有效。为了说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道理,我引用了“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谚语,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包含了个人利益,较好地引申出: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为了告诫青少年要成为“四有”人才,我引用“自古伟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没有冬雪彻骨寒,…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许多首席执行官们都认为自己是在经营企业,他们把自己当做“实业巨头”.愿意控制别人.对别人呼来唤去,比尔·盖茨却和他们不同.他从不控制员工的行为,他只想使员工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为他们提供一个实现个人发展和公司繁荣的环境。比尔向我们讲述了他在微软公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员工离职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外部市场对他的吸引,一种是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不满。企业内部有一股推力把员工推向外边,同时外界对员工也有一股潜在的拉力,在这两种力量的综合影响下,员工会产生离职倾向。但是据调查,大多数员工选择离职主要是企业往外的力量把他们“推走”了,这股推力可能源自于企业的环境、部门的管理等诸多因素。员工的离职有公司的责任,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同时也有HR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罗松岳  汪涛 《现代领导》2005,(12):29-29
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企业,围绕管理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其发展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地位在企业文化理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具有凝聚力的工作氛围,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企业文化营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员工个人需要的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方式满足员工的各层次需要,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有效形成合力,降低内耗,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目的。而通过对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很好地为营造企业凝聚力服务。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台运转中的机器,那么员工无疑是其中大大小小的各种零部件。如何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可能地发挥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地运作发展,是每一位企业负责人时常需要思考的问题,甚至部门领导也需要寻找有效的手段“激活“部下的工作热情和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浦江镇芦胜村的一条小河,是上海为数不多的适宜于游泳的河道之一,这里因此经常成为附近一些居民和企业员工夏天游泳消暑的地方。2007年夏天的上海,一如既往的炎热。一天晚上8时左右,上海天马电脑绣花有限公司的一些员工,下班后又跑到附近的这条小河来游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名四川籍员工不幸溺水身亡。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管理者看来,“新生代”员工基本上可以用“自信、早熟、独立、张扬、叛逆、自我、自主、参与”这16个字来概括他们的特质。虽然不少企业对如何有效管理和激励“新生代”员工都感到头疼和困惑,但“新生代”员工却正在成为企业员工中的重要群体,并会在未来数年内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励“新生代”员工,就成了企业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岩 《中国保安》2014,(24):110-112
如果把员工比作种子,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这些止种子发芽、茁壮成长的土壤。企业文化如同企业的灵魂,它不仅是开拓市场、催生业绩的动力,是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情怀,而且还是凝聚激情、锻造辉煌的力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恒特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企业文化更是起着内增凝聚力,外增竞争力的作用.发挥着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报载,闻名于世的松下幸之助习惯冷静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取逆耳之言上,以求不断改进。他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就表现了这种精神,松下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的企业求职,是有进取心的优秀员工,他们往往已经发现松下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松下对主动脱离该公司另有高就的员工不仅一律热忱欢送并表示祝贺,还十分诚恳地请求他们留下批评意见。在曾经跟随地26年的石藤清一离开公司时,他用一个多小时认真听取石藤的见解。松下公司的许多决策就是根据“跳槽者”临别留下的意见重新修改的。松下幸之助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当企业对员工不满意时,可能采取末位淘汰“吐故纳新”。同样,当员工对企业失望时,他们也会主动选择离去。  相似文献   

15.
比尔·盖茨经常强调:“我们常常讲的主人翁精神,是一个员工所具有的天然禀赋,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是一致的。”微软人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员工和公司的前途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这使得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为公司着想,全力以赴。正是微软有这样为企业着想的员工,微软人有这种主人翁精神,才有微软今天的不凡业绩。  相似文献   

16.
猫一样的员工 你知道“80后”在早上是如何叫醒自己的吗?80%的人不用闹钟而是手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新一代员工!他们有着猫一样的性格:有些粘但又不会太粘,你叫他时他不会听你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最近和许多老总聊天,经常提到的问题就是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过去几十年的管理经验现在突然失灵了!那么,什么办法管用呢?  相似文献   

17.
把管理比作放羊,听起来有些荒唐。但是熟知放羊的人都知道,放好羊可是有大学问的。它有许多与管理相同的理念,如果把企业员工比作羊群的话,那么企业管理者就是放羊的羊倌,企业管理者管理员工能达到像羊倌放羊一样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就是管理大师了。  相似文献   

18.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1,(7):60-60
只有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先富民,富了民,省肯定会强。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  相似文献   

19.
“明星下属”的出现,既是公司的需要,也是下属本身的需要。对待“明星员工”要让他们适应企业的情况,同时,作为领导者,也应对他们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20.
互动平台     
<正>金钱难买员工心编辑同志:你好。一位私营企业老板前些天向我叹苦说:“如今的员工不好管,个个跟钱过不去,再多的钱他们也没满足感。”我问他为何发出如此感叹,他向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企业订单交货期很急,我让员工每天加班8小时,并给予3倍的加班工资,可员工们不仅不肯干,并向有关部门告状,你看看,这些员工真不知好歹!人们常说,员工要把企业当家,要爱厂如家,这些员工根本就不把企业当家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