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精华;习语的翻泽是一种信息转换的过程,这种转换的过程处处体现了对等原则一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但是在翻译习语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要达到绝对相等是很难的。正如尤金·奈达在“功能对等”理论里提到的,翻译不应该只寻求两种语言在词、句子或语法方面的埘等,而应从交际和文化的角度寻求对等。本文试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探讨英语习语汉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文化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因素会对翻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义对等、功能对等,而不充分考虑文化的因素,就会使得目的语的读者误解了源语的很多文化特点。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既注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点,又采取一定的变通,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正确了解源语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电影片名翻译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既受到原语文本的约束又被赋予一定的创造性。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应该正确把握译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以求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文化适应作为译者翻译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不仅为片名翻译的动态性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电影片名翻译的规范化起到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如果处理不当,文化翻译就会“名存实亡”。本文将通过分析汉英翻译实例,深入探讨如何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并论证了文化翻译中的“对等”应是深层言内意义的对等,即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以避免语用失效。  相似文献   

5.
赘语是信息科学中的术语,指可预知的信息。语言学引进赘语这一概念,特指语言接受者提前预知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赘语现象,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动态对等?本文从语法结构,语义内容和文化内涵三个不同层面阐明了增加和减少赘语度是寻求翻译动态对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习语的翻译是一种信息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要求达到译文和源文对等。本文通过分析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对等理论的体现,进一步阐明了习语翻译过程中达到对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李萍 《工会论坛》2011,(4):170-171
旅游资源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化,更是一种文化解码。在具体的旅游翻译实践中,需要运用添加解释性语境信息、删减冗余信息、改写、类比等方法,准确地传达出其相应的文化内涵,成功地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不仅要涉及到两种语言,还涉及到两国的文化。本文探讨了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对于翻译教学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指出了翻译教学应该是置于文化语境中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缺乏文化意识的翻译文本的误译;最后,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以文化意识为导向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许丹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163-163,166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精通译出和译入语言,又要掌握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犯罪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跨国间警务合作的加强愈发迫切。因此,进行警用英语词汇翻译的研究日益重要。警用英语词汇的词源、特点以及要求准确和规范的翻译原则使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必须兼顾文化语境框架下形成的差异,确定警用英语词汇的等价术语,最大程度地准确传递原文本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境外游客的日益增多,旅游资料的翻译显得更加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中西方人们之间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旅游翻译人员熟悉中西两种文化,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旅游资料在翻译时进行全面阐释,准确地表达出旅游资料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让境外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同时尊重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方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  相似文献   

12.
礼貌对等是翻译对等的一个重要方面,礼貌对等程度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把礼貌对等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有助于译者从更深的文化层次理解原文,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对等,成为更优秀的译作。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体系,翻译就是要将两种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真正的交流。对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翻译中通常运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策略来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英汉互译中的两种障碍,一种来自于文化,另外一种来自于语言本身。文化的障碍来源于地域,历史的不同,语言的差异是约定俗成的,要想达到对等的效果,这两个方面对译者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文化赋予了颜色词不同的内涵,这无疑给跨文化交际制造了障碍。通过归纳得出,英汉基本颜色词的对应关系可分为四种模式。英汉基本颜色词的翻译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对应情况,结合语境运用各种文化翻译手段来进行:语义基本对应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特定文化中的专有表达,音译比较适合。有时直译会让读者觉得晦涩难懂,但为保留源语文化,则可采用直译加注。语义不对应或零对应时,需要用到意译。部分对应的,可以将颜色词进行替换。增加或删减颜色词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语义不对应时或颜色词的含义与颜色无关时。合理运用这些方法,能更有效、更翔实地传递文化信息,实现文化功能对等,获得最大程度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的传达问题本质上是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在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达又受到影视翻译自身的一些特点所制约。文中结合芬兰学者Andrew Chesterman提出的翻译伦理的五大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基于规范伦理以及承诺的伦理,在影视翻译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力求做到语言层面的归化和文化层面的异化相结合,既兼顾形式也确保内容的传达。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翻译中,要实现原语和译语之间的对等,在翻译的内容上要"再现原语信息"最切近的对等,在翻译形式上要找到"顺乎自然"的对等.这一点可以从"人民"一词的英译功能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胡文涛 《外交评论》2007,82(3):50-58
文化外交是促进国家间、人民间相互理解与信任,构建和提升本国国际形象与软实力的一种有效外交形式。相互性、长期性和诚实性,构成文化外交的主要属性。文化外交源于文化关系而“高”过之;突出双向交流与相互沟通,而异于公共外交那种单向信息输出和强行价值灌输的特征。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和研究在不断升温,但其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实际地位的确定仍需不断深化。对文化外交的解读,旨在警惕文化外交冷战模式的再现,尽力使之回归本质,为推动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而用,为建构一个和谐的世界而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借用俄国翻译理论家I.Q.Sorokin所提出的"文化空白"及其相关概念,以《红楼梦》的金陵判词和杨宪益、霍克斯的两个译本为例,详细分析阐释了文化空白的表现形式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信息缺失,进一步指出对其的探讨在文本翻译研究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乐山美食英译需遵循尊重译文受众思维习惯、信息对等、文化传播、简洁和树立品牌五个原则。目前,乐山美食英译名存在一食多译、大小写不规范、生硬直译、文化缺失造成的错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用直译、音译、音译加释义三种方式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