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名实新篇     
我是不会喝酒的人,只是在兴来的时候偶尔喝那么一口两口。记得六十年代回乡探亲,路过贵阳时买了一瓶茅台,准备回家孝敬老人。都已经到了家乡小城的街上,离家门不远了,谁知一不小心,把手提包落到地上,茅台酒瓶碰破了,酒只剩下半瓶。回到家里,父亲喝着这剩下的茅台,连声称赞好酒。我也高兴地喝了  相似文献   

2.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79-79
正我工作后第一次送礼,说出来好丢人,因为学历被人事部门弄错了,我去找人事科科长,他推三推四的,我表姐给我点拨:"你去他家里找找他吧,记得带些东西。"老军工厂技术员出身的爸爸就把他画了几个月的一幅山水画拿出来,那是他认为最贵重的心意。听说科长还有收集酒瓶的嗜好,我又把我爸舍不得喝的西凤酒倒出来,把酒瓶揣上,忐忑不安地来到科长家。还好,科长那天不在,我红着脸把礼物丢给他老婆,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仓皇逃离,后来见到他我紧张得要死,怕礼物送得不合人家心意,怕人家拒腐蚀永不沾给我难堪。科长果然欲言又止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忍不住了,沉着脸对我说:"我收藏的是瓷瓶,把你送的玻璃瓶拿回去。"  相似文献   

3.
薛峰 《当代党员》2014,(8):10-10
2011年9月某晚,曾鹏陪企业老板吃饭,狂饮11瓶啤酒,横卧酒楼。作为工业园区招商干部,他得舍命陪君子。次日醒来,曾鹏头痛欲裂。仓促返家后,方知一家老小通宵未眠。一番洗漱后,他更换衣裤.又匆匆出门:“今天,我还有一顿酒要喝。”“喝死你。”身后,老婆声音响起。坐在前往单位的公交车上,曾鹏想起家人关爱之神情,不禁感慨万千,于是点击手机键盘,作《应酬》一首。“接待应酬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难顾妻儿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2008年,曾鹏大学毕业后,顺利考上公务员,被分到园区从事招商引资工作。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正【1笑话】》心疼同学聚会喝了点酒……到家后装醉,就躺在沙发上。老婆看见走了过来,关心道:喝了多少?我装着醉呼呼的回答好多,心想着老婆肯定心疼我。接着听到她小声说:银行卡密码多少……  相似文献   

5.
可爱的劫匪     
有时候,一则趣闻背后显示出的不仅是幽默,而且是文化。据报载,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个男子持枪抢劫商场,逼着店员把现金都装进布袋后,该男子又看中了一瓶酒,他要求店员将这瓶酒也装进袋子。案情进展到这里并没啥幽默之处,更无文化可言,但接下来的情节便大有看头了。店员可以在枪指之下将现金交给劫匪,但当对方拿枪逼他将这瓶酒也装进袋中时,该店员不干了,他对劫匪说:“我不相信你已经年满21岁了。”(该州法律规定,不满21岁不得饮用酒精饮料。)劫匪马上掏出驾照以证实自己确实满21周岁,该店员看了之后,才将这瓶酒与现金一起装进了口袋。待劫匪…  相似文献   

6.
张亮在一家饭店就餐时,饮用了一瓶1488元的53度贵州飞天茅台酒,他察觉有异后又购买了17瓶酒,并于当天送到工商所鉴定。经鉴定,张亮购买的酒并非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为此,张亮诉至法院要求饭店对自己购买的18瓶酒进行双倍赔偿。  相似文献   

7.
矩绝冷茶     
公元前575年,楚、晋两国的大军在鄢陵那个地方决战,楚军首战失败了。楚军的统帅芈(音米)侧坐在军营中,苦苦地在那里想退敌之策,可是,还没等他想出来,酒瘾却上来了。但是,他想起走前楚王有令,谁也不许喝酒。所以在军中是找不到一点酒的。这时,他的一个亲信谷阳来了,聪明的谷阳一眼就看出了芈侧想酒喝的心事。于是,谷阳就把私下里藏的一瓶酒拿来了,给芈侧倒了一杯。  相似文献   

8.
王寅佳 《新湘评论》2013,(18):56-57
美酒总是惹人醉。白宫只收藏美国酒,这个规矩是约翰逊总统立的。1963年约翰逊当总统后,决定国宴只用美国葡萄酒。1968年,尼克松当了总统,他是个葡萄酒内行,尤其青睐法国的玛歌。每次宴会,他自己喝昂贵的玛歌,让服务员给别的客人倒比较便宜的美国酒,还用纸巾盖住酒瓶上的商标,不让客人知道。不过,他倒是把美国葡萄酒带到了中国。1972年他访华,与周恩来总理同饮加利福尼亚州世酿伯格酒庄出的葡萄酒。而加州州长里根当总统后,加州葡萄酒才真正在白宫大放异彩。里根并不贪杯,但医生建议他喝点葡萄酒,有益健康。从此他养成了喝加州葡萄酒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前年春节在回国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  相似文献   

10.
牛女士以8500余元在某超市购买了6瓶红葡萄酒。后来她发现,酒瓶上的中文标签被价签遮盖,遮盖部位的商品保质期显示,该酒已过保质期。牛女士将超市告到法院,称超市存在欺诈行为,要其赔偿。法庭上,超市代表称,是牛女士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0,(8):44-44
"一箱杜康酒,每瓶都只剩下半瓶了。不舍得喝,都挥发了。"近20年过去了,北京房山区检察院反贪局的赵志国仍然清晰地记得,他们在一名涉嫌受贿的被告人家里发现这箱酒时的震惊。当时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  相似文献   

12.
换位思考     
正人物:连长连长妻职工老曹老曹妻场景一:连长家。道具:桌子、沙发、电视、屏风一个。连长:剔着牙摇摇晃晃,边走边说:哎呀!烦,烦死了,一天到晚地喝。(看看手上掂的东西)小刘会来事,嗯,会来事。(进门后坐在沙发上)哎!老婆子,给倒点水,我旱的不行。连长妻:你说啥?连长:噢,我喝多了,口渴得不行。快点快点!连长妻:咋刚喝过又喝了,给(拿出一瓶酒放在桌上)喝吧!连长:(拿起瓶子就喝喷出)哎!啥意思?  相似文献   

13.
某地一公安局长被查处后从其家中搜出了半屋子五粮液,但此君请人喝酒或被人请大都只喝不超过八元一瓶的当地酒,廉也?贪也?虚也?实也?据说这屋子的钥匙只他一人掌管,从不让家人涉足,只是忍不住几乎每天要去存酒的房子二三趟倒成了他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一位男子跑进吸烟车厢,着急地嚷嚷: “隔壁车厢里有一位太太晕过去了,谁带了威士忌?” 乘客中很快有人拿出了威士忌。这位男子接过酒瓶,立即打开,仰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然后将酒瓶还给乘客道:“太谢谢你了。我这人看见女士晕倒就难受。这下好多了。”  相似文献   

15.
正小林和小张是大学同学,还是酒友,俩人都能喝,一人喝上一瓶白酒也没啥事儿。毕业后,两人都考入某局。这天,局长让办公室主任老王叫小林和小张一起吃顿饭。老王心里明白局长的意思。局长喜欢喝酒,年轻时一顿能喝一斤高度酒,现在虽然五十多岁了,但是喝个七八两酒仍不成问题。局  相似文献   

16.
正走亲访友,免不了觥筹交错,但酒醉伤身误事,最好少喝。最近,日本生活百科网介绍了一些喝酒技巧,在帮你尽兴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喝醉。一口酒一口水这样交替着喝可以冲淡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但要注意不是往酒里兑水。小口喝肝脏每小时分解酒精的能  相似文献   

17.
<正>8月8日上午,伊力特酒二厂包装岗位技能比武比赛现场热闹非凡。在捆盖头流水线上,只见参赛女工将红盖头盖在乳白瓶上,双手如梭,红丝带在手指上一绕,套在红盖头上一勒,身着"嫁妆"的乳白瓶如羞答答的新娘让人耳目一新。这一系列的动作只不过才5秒钟。  相似文献   

18.
有谁见过烧锅炉的老张头亲手提着东西向别人“明白”过?可今天他却破了例。大清早,还没等老伴醒来,老张头就匆匆地从床上爬起来,麻利地吃了几口凉饭,蹬上他那辆破旧的“飞鸽”牌自行车,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家门……转到果品市场,老张头精心地挑选了一箱上等的“红富士”苹果,又到副食店买了两瓶“西凤”酒和两条“红塔山”香烟。至于酒是什么香型的?老张头可不知道。反正听人说送礼送这玩意儿还算上讲,仅次于“红包”。说他花钱不心疼,那是瞎话,但心疼也得这么做,为了儿子的工作嘛!可老张头出门一盘算,才花掉400多块钱,礼…  相似文献   

19.
吐不出昨晚喝的酒,老张便戒了酒。喝了三十多年的酒自此却一滴也不沾了。法官老张,在黄河岸边一法庭工作,爱喝酒。老张性情耿直,他喝酒很讲原则,从不和当事人及讲情的人喝酒,也不和沾酒就醉、耍酒疯的人喝。更不喝蹭酒,逢场他不买酒必买菜。  相似文献   

20.
打假须见真     
李鬼系《水浒传》上的一个小人物,他冒充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在山林中拦路打劫,胡作非为,最后竟抢到真李逵身上了。此人,是虚构还是真有其人,只有施耐庵老先生知道。然而,事过几百年了,李鬼的阴魂却不散。“李鬼”层出不穷,假干部、假军人、假警察、假老外、假食品、假药品、假机械、假证件……假品泛滥,数不胜数。稍不留意,假冒伪劣产品就将你身上的钞票换了去,人们已到了谈假色变的地步。有一则故事说:一对夫妻吵架,妻子气不过,掂起瓶农药就喝,底朝天了,人却安然无恙,原来农药是假的;丈夫一高兴,拿起一瓶酒就喝,庆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