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门槛、建立家门口养老服务圈、将单位闲置疗养院改为养老院……今年全省人代会,"养老"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对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水平、解决具体养老问题的观点和建议,表现出对养老问题的高度关注。"互联网+"让老人有了"隐形伴侣"养老产业涉及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诸多行业,而"互联网+"可以将各行业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新  相似文献   

2.
将"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引入"互联网+"互助养老概念,可以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互联网+"智慧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中,社区养老信息平台、智慧资源和养老服务志愿者广泛链接,各个养老服务渠道实现互联互通。政府、企业、家庭要协同合作,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连城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投入使用,标志着连城县居家养老服务进入"互联网+养老"新模式。西街社区的县人大代表罗建华高兴地告诉笔者:"这是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政府积极落实代表建议的行动,以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为辖区内常住老人提供包括医疗保健、日常照顾、家政服务、休闲娱乐等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将使老人生活得更幸福。"近年来,连城县社会养老服务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将"互联网+"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既能够为老年人切实谋福利,还能促进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但是将"互联网+"应用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还存在很多的难点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在政策规划、资金支持、技术辅导等方面探索更多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探索新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迫在眉睫。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应用、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互联网+"养老服务创造了条件。但目前国内的居家养老政府服务平台多采用多方分包的服务模式,往往呼叫、线上运营、线下服务分包多家企业,服务效率低、供需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民政部印发《"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互联网+养老服务"方面,《行动计划》要求:推动互联网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多主体参与、资源共享、公平普惠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智慧养老院示范创建,建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全周期管理体系。加强涉老数据、信息的汇集整合和发掘运用,推动搭建部门互联、上下贯通的养老工作大数据平台,加快升级改造全国养老机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如何构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系统,通过互联网检测和信息采集等手段变革老年人身体安全监控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有效的安全保障,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陕西省社区和养老机构信息化的调查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提出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居家养老"的出现,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要做到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增加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创新求变、深入体现养老服务理念等,为老年人切实谋福利,促进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方传真     
正甘肃省庆阳市:实施"五大工程"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日前,《庆阳市"十三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庆阳市将大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养融合发展、特殊困难老人关爱"五大工程",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着力构建"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养老机构,扩大养老服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智慧养老"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发展机制是以政府力量为主导、以养老机构为主体、以医疗机构为保障,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加强综合研判与日常监督;构建养老服务数据平台,加快智能设备研发;积极招募志愿者服务,充分利用公益组织。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黑龙江省政府的部署,为促进互联网技术与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业成为高成长性产业和全省经济发展新动能,黑龙江省特别制定了"互联网+养老"行动计划。计划要求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调整养老服务行业结构、提升质量,依靠"互联网+"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养老服务行业引入"互联网+"的直接动因是缓解养老服务需求群体日益增长与劳动力人口下降之间的矛盾。而从根本上来讲,只有供方能力得到持续改进和全面提升,扩大有效供给,才能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群体的多元需求,"互联网+"也才能真正发挥搭建服务管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省武汉市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截至2018年底,60岁以上人口187.94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1.27%。近年来,全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聚焦服务质量提升,从养老服务业供给侧入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大力探索养老服务新形式、新业态,初步形成了政府保基本、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养老服务基础建设中推进"互联网+养老"模式,将实体养老机构与网络平台数据结合起来,提高虚拟养老院服务平台终端的多样性,6月初虚拟平台实现了与"智慧溧水APP"互联互通,成为南京市第一家可以让市民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养老点单服务的载体,提升了溧水区养老服务资源的信息化水平。溧水区虚拟养老院平台集信息采集、科学评估、呼叫服务、定位和监督、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四川省成都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透露,成都创新绘制了养老"关爱地图",以解决养老服务精准化难题。"养老‘关爱地图’就是一个数据云平台,通过‘互联网+养老’模式,推动养老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更好为老年人服务。"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到成都老人分布情况、身体状况、经济来源及养老服务需求,以及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点位的布局情况和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解决养老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为主、市场补充"的多元动力支撑,政府财政资金补贴养老服务是政府体现引导作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南京市逐年加大财政资金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实施养老服务补贴政策,有效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  相似文献   

17.
正营口市民政局构建以信息平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贴心专业化服务为辐射半径的养老服务"同心圆"体系,着力打造服务精准、普遍快捷、多元供给、智慧管理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以全省首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半径",定向施力,基础建设更加牢固。一是依托服务平台优势,拓宽互联网+养老服务格局。市民政局围绕10大类37项试点工作任务,按照"设施+扶持+人才"的思路,出台30余个扶持性、规范性文件。纳入试点以来,国家补贴资金2817万元,市民政局投入近700万元建设全省首家融合养老服务热线、物联网等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目前,采集了主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养老服务领域推动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提高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和市场机制建设,注重多部门合作,提升服务的价值与人文关怀,是养老服务从"管理推动"走向"治理趋动"的有效探索。近日,民政部印发新年一号文件,即《关于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做好贯彻落实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举措,一是不再实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23,(2):57-58
<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是河北筑养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企业的宗旨。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主营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依托互联网工具和全新的消费智慧养老模式,深度服务于社区市场。围绕老人多元化需求,通过互联网和线下服务深入社区,提供餐饮服务、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康复理疗、旅居养老、旅游养老、社区老年大学、适老化工程改造等服务,互联网科技+养老服务的服务模式,为创新养老商业模式,提供全方位、专业的精细化服务提供基础。专业的为老服务流程体系,为老人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多种养老形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0.
正广东省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事项,勇于创新,努力打造"兜住底线,确保基本,普惠均等,方便可及,健康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注重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基本养老服务瓶颈。一是统筹制度合力。出台《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修订《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不断促进城乡居民保障制度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相衔接相融合。二是落实设施和用地规划。出台《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用地保障的通知》,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