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日创业资本发展历程与现状的比较日本是亚洲最早发展创业投资的国家。1951年日本成立“创业企业开发银行”,负责向创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由此产生了日本创业投资的萌芽。从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日本创业投资由此进入加速阶段。之后,由于中东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及缺乏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经验等原因,日  相似文献   

2.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困境,1992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4.3 %跌至1.1%。1992年中期,因担心经济持续衰退,日本货币当局连续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但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日本被迫走上扩张性财政的道路。本文拟就九十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实施状况、效果、得失做一简要剖析。 一、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状况效果。  相似文献   

3.
日本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越 《日本问题研究》2003,(3):37-39,43
日本作为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历来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近几十年来,经济和科学的飞速进步又引发了日本职业教育内部的多次改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职教界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思想,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措施,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就业人员,发展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在改革职业科目和充实教育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育课程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国职业高中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兴盛、20世纪90年代的滑坡后,在新世纪又出现了复兴的可喜现象,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好时机,抓住这一时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其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科学、信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因素。高校历来被视为直接为社会培养多类专业人材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圣地,所以日本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教育,包括体育教育,为了解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优势和特点,借鉴日本的经验,补充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试对中日高校体育教育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日本银行根据本国当时的经济环境所实施的金融政策,对保证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影响金融政策实施的经济背景、金融政策措施的内容和特点,并从这些探讨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保证经济高效持续增长而应实施的金融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旅游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起步,经过50多年的充分发展,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并存的体系。2003年日本制定并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高度重视旅游业并且大力支持旅游教育的发展。为响应政府号召,国立大学也开始发展旅游教育,使当前日本旅游教育呈现为全方位、多角度、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功能定位清晰、层次结构完善、纵横交错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类高等职业学校对应社会不同的职业需求,实施多元化职能分工,凸显了功能各异、优势互补的办学特色,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目标上都构成了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综合化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现代化史和教育发展史充分表明,教育和经济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对教育提出要求,即要求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从而经济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经济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培训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如果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延误经济的发展。本文仅就日本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
战后六十余年,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发展,对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体系化、法制化、市场化、综合化、终身化等显著特点。研究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对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由日本研究所、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日本问题研究》编辑部等相关研究和编辑人员整合而成,下设日本经济、日本教育、日本文化、日本历史四个研究部门,2017年备案成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日本经济研究力量集中在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这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依据国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为日本在东北实施舆论操纵、殖民文化、经济统治创造了机遇、提供了土壤。《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吹起了日本向东北实施殖民统治的舆论号角,将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文化渗透在舆论宣传上推向了极致。战争的胜利为该报赖以生存的环境注入了活力,为其长期的发展、存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加快加大日本在该地区舆论导向步伐的同时,也加快了东北沦为殖民地的进程,更为日后日本对东北实施武力入侵、经济掠夺赢得话语权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声援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巨额的赔款,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折点。日本女性地位也受此影响,日本资本主义工厂的增设提供了女性就业的岗位,免费初级教育的实施增加了女子教育的机会,但是女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教育敕语》渗透在学校教育中,女性家庭地位更加低下,无参政权。  相似文献   

13.
1890年10月30日发布的教育敕语是日本明治政权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经典之作。其历史地位与关联度之高,在近代日本的诸多文件中是罕见其匹的。诚如著名日本思想史学者王家骅所说:"《教育敕语》的影响不仅在教育方面,而是涉及了日本政府的全部思想文化政策,影响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成为日本天皇制国家的观念支柱之一。"①所以关于教育敕语形成过程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通过实施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长期萧条,传统的财政政策失效。本文通过巴罗模型检验了日本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共投资效果不佳成为日本财政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而优化公共投资结构、提高公共投资乘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防范财政风险可以提高日本财政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5.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后,日本历届政府都把教育列为“经济活动的一环”,亦即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一环,积极扩大教育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以培养能为经济增长服务的人才。由此优化了劳动力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所言:“作为资源小国的我国,经历了诸多考验,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建成今天的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本文试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特点进行剖析,希冀对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开发有所…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教育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战中战败的日本,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便成为世界上的超级经济强国。促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然而教育的作用却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正如日本前文部大臣永井道雄所说:“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可以举出多种原因,诸如战败后实现了设备更新;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给美国提供了军需以及国民的勤劳和储蓄习惯等等。实际上,最主要的是因为民族国家所教育出来的一亿日本人没有流向国外,而留在日本列岛,并对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确如所言,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建立的。日本近百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部经济迅速发展史,同时也伴随着教育改革迫动。日本近百年来有三个关键性发展时期:明治维新(1868-1915)、战后发展(1945-1971)和现代发展(197年以后),教育改革也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历次教育改革都适应了政治、经济改革后的新形势,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日本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三次教育改革的特点将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一、第一次教育改革特点日本明治政府为了追赶欧美先进国家,于18…  相似文献   

19.
论日本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日本金融改革(也称“大爆炸”)方案的出台,使人们对“泡沫经济”后陷入困境的日本金融业重又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此次金融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及其对日本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8年4月1日,以实施新的《外汇法》为标志,日本金融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本文拟就日本金融改革的状况、影响及前景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高等教育,自进入本世纪以来,一直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发展.1945年日本只有48所旧制大学,但到1980年时竟高达1025所。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迅猛程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这一发展过程是伴随日本教育政策的变化与日本经济界对高等教育领域的逐渐渗透,扩张而相应地展开的。 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内容,日本的教育政策是从“发掘人才”、“开发人才资源”向着“人才开发”,进而达到“培养未来型的全面人才”的连续过程。应当说,这是一个循着两条轨迹的复合变化过程。其一,日本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发展,一方面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际竞争,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力发展理工科教育,培养经济界所需的科学技术人才,政府将整个教育纳入经济发展计划;而另一方面,由经济界向政府提出种种改革意见,到直接介入中央教育审议会和临时教育审议会,公开提出经济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