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个深刻变化”条件下,在思想多元化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积极有效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经由适当的路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而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与掌握真理,最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基本信仰与行动指南的过程。作为科学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掌握群众,也要被群众所掌握。理论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理论与群众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是掌握群众,武装群众,为人民群众接受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了社会思潮和其他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从文化认同的角度逐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还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充分凸显了人民群众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也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4.
周德新 《求索》2010,(7):99-101
唯物史观不仅追求解释世界,更重视改造世界,要改造世界不仅有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更要有大量掌握科学理论的民众来自觉实践理论,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实现目的与结果的统一,从而将自己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活动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的这一要求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要求就是要努力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通过大众化过程掌握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厉忠教 《创造》2001,(7):45-46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鲜活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要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中寻找其固有的原动力。本文试图从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辩证思考中,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有力印证了理论掌握群众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强大的阶级基础,即蓬勃发展的工人阶级群众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着眼点,也恰恰在于它从根本上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相似文献   

6.
肖铁肩  刘真金 《求索》2011,(9):104-106
从主体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人民群众不断学习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互动过程。人民群众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条件有: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共产党的领袖对国情的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需要以及人民群众自身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和重要任务,意义非常深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通俗易懂、能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可并能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动的过程。目前,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受到了理论本身、群众主体、宣传教育,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大众化路径选择上应以理论创新为前提,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宣传教育创新为保障,优化外部环境为条件,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源于三重价值诉求:群众需求、生活需求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这三重价值诉求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这就是"理论掌握群众",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下的生活追求,创造和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之涵义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联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阐释,也要做好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宣传,并善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理论斗争;同时还应通过价值事实来确证"大众化"的现实意义,使人民群众真正从马克思主义这一"普照之光"中得到福祉。  相似文献   

10.
人大制度的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适当的政治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保证,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其建立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实践观在人大制度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政治活动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实质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的政治参与,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因而,确立反映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政权组织形式,由人民掌握政权,决定国家大事,是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关系到人民共和国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人大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于文俊 《理论月刊》2010,(10):28-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在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剧烈变化的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性的挑战和问题。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使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寇军 《前沿》2010,(11):47-4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理论传播的规律性与当代中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要结合起来。党的政策实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是人民群众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来源。党的政策创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机理上存在一致性。完善人民群众的政策参与,可以促进人民群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也可以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断学习马列主义,号召人们以马列主义思想和方法、观点、立场解决问题。在全党的号召和引导下,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当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作出了杰出贡献,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民大众所掌握后成为中国人民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刘海燕 《传承》2009,(14):26-27
确立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快速稳定的发展。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使思想武器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生活及其实现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解放的学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活为本,核心是以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利益为本。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发现、人的生活形式和人的生活范畴,明示人的"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位置,将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理论这一长期被遮蔽的思想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6.
确立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快速稳定的发展.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使思想武器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7.
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庄严宣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创建的重要理论,涵盖了"发展目的为了人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发展动力源自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积极性""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获得感""发展战略围绕人民,保障人民群众切身权利与利益"等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围绕人民主体性这一核心问题构建的哲学思想,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刘勇 《长白学刊》2012,(5):26-30
人民群众需要理论,理论更需要人民群众.但是“理论掌握群众”并不是理论“化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化大众”是一种主观“灌输”,人民群众只是理论灌输进程中的被动接受者,是被“化”的对象.而“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是现实的个体的人,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众者,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以往简单的理论“灌输”回归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世界,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大众化主体历史出场者的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基于内心自觉自愿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马力昉 《前沿》2014,(5):55-56
人民群众是指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基石。在我国的社会治理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改善民生,调处群众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管爱华 《求索》2010,(12):115-116,12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主体性即作为大众的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主体规定和价值取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泉和归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立足于解决民生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