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驻村"第一书记"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高为民办事能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置身复杂的乡村治理结构,作为外来力量的驻村"第一书记",可能产生权责不匹配、重形式轻内容、难以有效提升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等治理困境。提升驻村"第一书记"治理效能,需要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合理配置权责体系、处理好各种关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复杂而充满矛盾。驻村"第一书记",要充分依靠派出单位、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等坚强后盾,尽快转变角色,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更好地完成"双争四帮"各项工作任务。选派机关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要充分依靠派出单位、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等坚强后盾,尽快转变角色,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更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4)
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担负着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农村党建的第一使命,但"三农"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农民自己。要立足于驻村实际,发挥自身和派出单位在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帮助基层干部和群众激发创业热情、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激发他们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热情,构建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基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4.
驻村“第一书记”的行动壁垒如何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国家层面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乡村实践。作为组织力量在乡村社会的直接嵌入,驻村"第一书记"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驻村"第一书记"为联结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克服各种壁垒和障碍,实现第一书记与乡村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推动乡村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选派干部驻村任职,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更是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 为探索基层党外干部挂职锻炼的新途径,山东胶州参照驻村"第一书记"的培养、管理模式,选派59名党外干部分两批深入村庄(社区)挂职"主任助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培养出一批年富力强的"复合型"党外人才,受到基层群众的好评,打响了"主任助理"的好品牌,也推动了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6.
正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全国共有19.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实现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农村,与基层党员群众同甘苦共奋斗,被誉为"党派来的好干部"、"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5年起,海南先后从机关选派12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省委组织部还专门出台管理办法,将派驻工作制度化。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说,驻村第一书记,就是"把最能干的人派去打最硬的仗"。两年多来,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富产业、强思想、聚人心……各显神通拔穷根促发展,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刘恒 《重庆行政》2021,22(1):50-51
"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一项具体制度设计.从2014年建立驻村工作制度以来,包括干部驻村帮扶制度[1]、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制度[2]、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等"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制度设计全面铺开,是"第一书记"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的多样化制度安排.[3]显然,探讨"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场域的行动类型与行动策略,对于提升乡村振兴的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前进》2015,(9)
<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目前全国各地全面启动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助推农村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深远。第一书记到村后干什么,如何才能待得住、受欢迎,笔者认为,当好第一书记,关键在把握好"四个导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贫困村第一书记的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部分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个别地区在第一书记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17)
正"注重关心激励,确保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用心用情用力驻村干好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对选派范围、职责任务等作出规定,要求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21)
<正>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核心解决两道题:一是如何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基层的群众基础?二是如何帮助贫困村变成新农村,实现"后队"到"前队"的蜕变?第一道题是根本使命,第二道题是根本出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高度,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其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  相似文献   

13.
正"要不是助推员的帮扶,我的驻村工作不会这么快上手!也不可能赢得老乡们的信任!"梧州市民政局新派驻到藤县藤洲镇贫困村的第一书记聂天辉感慨地说。作为新任贫困村第一书记,聂天辉对驻村工作一度迷惘,不知如何开展。自从有上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叶健媛担当他的助推员之后,叶健媛悉心帮扶他了解驻村情况,传授其开展群众工作的"应知应会",并和他一起跑项目、拉资金,聂天辉的驻村扶贫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14.
加强基层党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绝非简单的"水到渠成"。驻村工作农味、苦味、辣味、趣味、甜味浸透其中,历久弥深,让我们看到了驻村工作的五味杂陈,品到了人生的真味。不久前,我省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二轮选派工作全部落实到位,两批次918名第一书记全覆盖300个"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终究要靠"老乡"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而带动"老乡"脱贫致富正是第一书记驻村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5.
正驻村第一书记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离不开上级组织部门与其派出单位的帮助。派出单位与派驻县市有关负责人谈第一书记工作时均表示,精准扶贫需要长效机制,不能忽略党建在其中的作用。"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  相似文献   

16.
<正>"我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就是要扎根黑土地,困难吓不倒我。"这是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实实在在的履职诺言。然而,近年来一些"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履职困惑:如"派出单位‘娘家人’不给力,智力资源和项目资金上难以持续支持""基层组织薄弱,与村‘两委’关系难处理""填表多,迎检多""责任大权力小""乡村社会内部利益抗衡"等。还有的"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31日,我到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敦巴格村担任第一书记。对于农村,我并不陌生——我自小生长在农村,虽然离开农村30年了,但我的根还在农村;通过驻村,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更加坚定了"农业的前景很美好,农村的天地很广阔,农民的未来也更有盼头"的决心和信心。驻村一年多,有感动,有感悟,更有脱贫攻坚的干劲。  相似文献   

18.
正"要不是助推员的帮扶,我的驻村工作不会这么快上手,也不可能赢得老乡们的信任!"梧州市民政局新派驻到蒙山县长坪乡的第一书记聂天辉感慨地说。作为新任贫困村第一书记,聂天辉对驻村工作一度迷惘,不知如何开展。自从有上一批第一书记叶健媛担当他的助推员之后,叶健媛悉心帮扶小聂了解驻村情况,传授其开展群众工作的"应知应会",并和他一起跑项目、拉资金,小聂的驻村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黄海军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前并没有接触过基层的农村工作。但他以扶贫就是扶人的精神,成功地帮助当地本来散漫懒惰的多名村民脱贫。村民事无大小都不忘找这位第一书记解决问题。2017年9月,黄海军获得了"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相似文献   

20.
一辆自行车、一顶草帽、一个水壶、一支手电筒、一件雨衣……这是最近梧州市选派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入乡驻村的情景。笔者认为,下派干部助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三事"干部很重要,只有"能见事、善谋事、会干事",才能真正为民干成事。能见事是干成事的前提。所谓"见事"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事项中能把握大势,看准问题,抓住本质,对环境有敏捷的感受力,对问题有敏锐的发现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实现民情在一线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