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2008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地方机构改革“7+1”的指导思路,首次将“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亦有存在着“大部制”思维改革的必要性。以“大部制”视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关系理顺、结构优化、效能提高的新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当今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建立“大部制”的机构改革方向。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以“大部制”为改革方向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改革就是一种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离不开对原有制度全面、合理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大部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大部制改革是政府改革的重头戏,必须稳妥推进,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汉卿 《唯实》2010,(2):89-93,59
大部制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然而在行政与政治日益融合的今天,大部制改革必将折射出政治的变迁,甚至牵动政治体制的变动。中国现阶段实行“行政吸纳政治”的行政民主发展道路,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充分吸纳反映民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合作治理体制,也应是大部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基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体制是实现此目标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是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推行,围绕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理性认识了我国近年来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一、对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性认识改革放开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纵观改革的过程和结  相似文献   

6.
"大部制"作为新一轮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效能等有着重要意义。杭州市在全国范围内较早进行了"大部制"思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政府大部门制、富阳市政府设立"专业委员会"等。这些实践在取得一些成绩与经验的同时,亦存在着职能整合不到位、上下改革不同步等问题。"大部制"视域下深化杭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循序渐进,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入手来规划政府机构和人员配置;要从理顺政府职能运行中的关系入手,推动"大部制"改革;进一步探求建立完善的公共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改革基本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雷振 《唯实》2008,(7):79-81
“大部制”改革是下一轮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新起点。通过理论分析,合理界定“大部制’’改革内涵与范畴,为“大部制”改革奠定理论基础,探索新的改革路径,达到以电子政务为手段,以“大部制”为目标,使“大部制”改革跳出历史的拘囿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里程碑,实现我国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实践中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改革是当前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将对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促进部门间机构整合与协调水平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行政机关的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弊端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对“大部制”改革进程中某些根深蒂固的制约因素也不能掉以轻心,其中尤以条块关系的牵制、部门间权力分配与制约机制不健全、部门利益与行业垄断的加剧三大现象为最。因此改革应坚持渐进式模式,把握最佳改革时机。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9.
浅议大部制     
大部制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选择以推行大部制为突破口,有其深刻的动因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阻滞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实行大部制进程中,选择正确的路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10.
大部制:缘起、挑战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是一种新的政府架构,旨在发展市场经济、梳理职能、调整利益、理顺关系。建立大部制,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横向改革,既是对已有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应对。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部制必定在权力整合、部门利益、人员分流等方面存在一些暂时磨合,为此,我国大部制的建构,需要找准切入点,培育制度条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从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1.
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要建立既保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行政管理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因此,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行政体制;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建立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体系;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全面建立法治政府,我国是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建立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分权化、分税制改革和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公司型地方政府坚实的制度基础。公司型地方政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它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隐忧,需要通过加强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监督、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创设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等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凸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显得极为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4.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要以减少财政层级为突破口,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理顺上下级财政关系,建立起规范的地方二级财政体制,以此来带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虚化市级政府,从制度上保障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城市化、民主化的迅速推进要求重新审视社区的发展问题。然而,中国城市社区的现状同创建未来社区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存在着社区规模小,组织职能界定不清,社区组织整合功能弱化,社区工作负担沉重、办公条件差、待遇低,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摊派任务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创建一街(街道办事处)一区(社区)式的大社区,具体地说,要对现有社区进行大规模重组,创建大社区的组织体系,建立大社区式管理新体制,创建社会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大社区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大社区自治的直接民主运行新体制。  相似文献   

16.
公车制度改革有利于节省政府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制度;有助于公务员树立廉洁、节约的行政理念;将会促进我国“车经济”的发展。在改革中,应有效控制政府自利性,推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政府加快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被纳入民营化的序列,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但从目前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来看,远未达到预期目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实现实质性突破,必须转变观念,从价值形态上认识存量资产的优势,借存量的调整和优化,实现资产由存量向增量的跨越,确保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杨涛 《理论学刊》2005,(2):67-69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已经确立了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的财政发展思路,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政制度的基础上,与国情相结合,逐步推进中国财政体系的改革。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过程中,政府的财政国库制度是毋庸置疑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财政效率的基础和出发点。总之,对于我国财政国库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将有助于这项改革沿着有效的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转换是否到位,而税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作用并彼此适应。因此加快税制改革,发挥税收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对于转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成本支出是必须的,但如果通过权利“缺位”与“越位”进行寻租,偏离为社会服务的轨道,异化为集追求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为一身的混合体,则必然导致平庸、无效率和腐败,从而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外在约束,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审批责任追究制度、违规惩戒制度就成为防范道德风险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