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人才培养素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第五轮学科评估政策的出台,更加明确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及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标准。同步于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的日益深入,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理念、建设管理、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发展平台等条件保障,更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科学体系构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现代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敌人。反恐怖工作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反恐怖专业人才是国家安全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2021年,《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明确将反恐警务专业列入新增专业目录名单。截至目前,全国有5所公安院校新增反恐警务本科专业。公安院校反恐警务专业根据国家反恐怖工作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提升反恐警务人才培养质量,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反恐警务专业人才培养应凝练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反恐警务专业知识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反恐警务专业课程体系,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联结专业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目前,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在体系性、实战性及特色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教育规律和课程建设基本逻辑,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公安机关参与的“人才培养需求机制”,并按照体系化、实战化、特色化的要求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基于现有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建议将十字型人才培养理念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结合起来。该培养模式具有整合性、独特性、跨越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可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计体系、提升专业师资水平及完善评估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构思。  相似文献   

5.
高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分析岗位群入手,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的课程创新体系是突出高职特色的保证。针对我国高职课程模式在培养人才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明显缺陷,结合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框架,依照专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出实战型计算机取证人才,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分析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对山西警察学院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培养"实战型计算机取证与执法人才"方面的实践和探索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做好实战型计算机取证与执法人才培养的五项质量提升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论证所提出的计算机取证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推进计算机取证与执法人才培养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了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促进社会生产方式转变,驱动企业管理及营销领域变革。文章通过分析数字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与变化,提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关键问题,探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路径和实施策略,认为市场营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有效对接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媒体营销、网络营销新需求,明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力求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安全与执法是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一个公安技术类专业,以《公安学、公安技术专业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参考,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大平台、小专业"思路,采取学科大类和专业教育"2+2"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以4个平台和1个实践教学环节构成课程体系,有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适应我国社区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前沿性专业,但很多高校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中存在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关门办学现象严重,重视理论教学、轻视或忽视实践教学等问题。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构建开放的办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警察学院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是依托"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网络安全执法技术学科,伴随浙江公安机关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而建立的新专业。该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并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新兴特色建设专业。该专业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和服从服务公安实战,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2.
交通管理专业作为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建设、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共享、服务行业及社会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专业建设的理念与目标更要符合行业需求。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和深化专业课程建设,推进和深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改革,做实、做强实践教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关于以构建政法业务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培养为核心,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精神,公安院校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教育教学改革。为适应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在当前公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文中针对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本技能培养、核心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模式,以实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5.
治安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丰富的文化底蕴、宽厚的行政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知识基础、扎实的治安学专业知识技能、强烈的开创性解决问题的兴致、较高的创新能力(或较强的创新潜质)的治安学专业人才。当前,当前影响治安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有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就业体制的影响、现有教学体系的影响。治安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实践为核心。其基本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评价。  相似文献   

16.
网络安全是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制定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构建国家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妥善处理网络管理和网络发展、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网络法律和网络伦理、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别从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等方面介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同时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实训中心、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涉及到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题,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现有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在程体系设置存和配套设施在一些问题且师资缺乏。鉴于此,针对时代和社会发展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观、教育模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应该开放实验室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改革考核方式与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项目为驱动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每个学科的重要课题,不仅仅关系到学科理论的发展与进步,更关系到该学科知识的生产与延续,也决定着该学科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学科知识对社会的贡献。任何一个国家在注重教育创新的同时,均把建设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于显著位置。对于当今时代的中国犯罪学来说,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任务,学科不独立、学科体系不健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尚不成熟的中国犯罪学。经历过初创时期、巩固时期而进入当今学科发展新时期的犯罪学,学科如何独立和人才如何培养这两大问题已经被提上议程。如欲寻求建立具备中国特色的犯罪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我们在完成犯罪学学科独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人才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侦查学科创立后,以侦查学基本原理、侦查策略为基础的理论架构经过长期的完善与发展,已经基本完整。但是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又出现侦查文化、侦查思维、侦查博弈、侦查模式等理论相互交织,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结构重叠的问题。在不断延伸的侦查学理论中,新的侦查概念频生,侦查研究内容相互重叠交叉的现象更加明显。这给侦查学科建设和侦查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困惑。因此必须通过学科(课程)理论框架的立体构建,在不同方向上对人才培养路径予以明确,构建一体化培养模式,才能提升侦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