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11,(10):47-47
朱世海在《瞭望》撰文认为,在国家这个共同体内,人们有这样的需要一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并且能够索自或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公共事务:崇尚的不是“关键位置上有自己的人”。更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是“选贤与能”。这就是“民主”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惠之 《法律与生活》2012,(19):26-27
外逃女贪官杨秀珠曾经的司机受宠后摇身变成了国企董事长,贪污挪用数千万元,潜逃国外8年之久,这一现代版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案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3.
族刑史话     
耕耘 《法学》1984,(11)
中国古代,政治以宗法制度为基础,意识形态以家族观念为核心。在法律上,也以家为基本的权利义务单位,实行家本位原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光宗耀祖,荫庇子孙;一人犯法,其父母妻子也往往要负连带责任。族刑,就是这种家本位法制原则派生的。族刑的含义族刑,指一人有罪,诛灭亲族的酷刑,也叫族诛,通常是“夷三族”,  相似文献   

4.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些古代中国儿童的启蒙诗,反映了传统封建社会中深重的“官本位”思想对老百姓的影响。“做官”是许多读书人的梦想,“官”对于农业社会的人民而言,具有改天换地、救人于死境的重大作用。因此,“官”对百姓的威慑、震撼,百姓对“官”的惶恐,都叮以想象。中闫有句俗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骗子们也深谙个中三昧,纷纷着轻裘、跨肥马,打扮成翩翩官员模样,公然行骗,骗小官、骗百姓,并能频频轻而易举地得手。  相似文献   

5.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原本出自《神仙传》:汉朝淮南王刘安,喜好寻求仙方神术。据说他炼成仙丹吃下去后,就在大白天飞升而去。他家中的鸡狗吃了剩下的仙丹,也都上天去了。这显然是异想天开的神话。不过,由此倒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成语。譬如,突然平白升为高官,就叫做“白日升天”或“白日飞升”。形容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原局长邵建伟在长达万言的忏悔中,痛悔和反思了自己从一名工作勤奋、廉洁自律的青年民警,到徇私枉法、买官卖官、巨额受贿的违法犯罪过程。正如他所言,自己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关键是未能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放弃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认定“有权就有一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在获得更高的职务,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上”,处心积虑、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地拼命攫取权力。在慨叹其“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同时,我们再次痛惜地从邵建伟身上看到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游…  相似文献   

7.
《旧唐书·刑法志》卷五十中记述了唐太宗时的一个案子。根据旧有的法律及其解释,兄弟分家后,不再适用有关“荫(”俗语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法律规定,但仍适用“缘坐俱死”的法律,祖孙适用“缘坐配没”的法律。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今陕西大荔)人房强,弟弟在岷州做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依律适用缘坐被处死。唐太宗录囚(皇帝亲自视察监狱中在押囚犯,以防止冤狱的制度)的时候得知此案情,怜悯其将死,因此动容。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  相似文献   

8.
风云微视点     
5月5日,《检察日报》刊发评论文章《遏制家庭式贪腐: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文。文章指出,目前官员贪腐呈现出家庭式贪腐的特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结果,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家庭成员间利益共同的社会关系和血亲本位的家庭观是家庭式贪腐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家教也是促成家庭成员共同犯罪意识的关键。因此,文章表示,要遏制家庭式贪腐,需廉洁家风。父母、配偶、子女在家庭助廉中担任重要角色。“清官有个贤内助,赃官有个贪媳妇”。近年来社会推崇“廉内助”,媒体呼唤“廉内助”,而“贪内助”却似雨后春笋,“夫贪涉妻”“夫贪妻收”似乎成为规律性现象,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扭转。  相似文献   

9.
马失前蹄     
聪明小潘,不让送礼,偏要送礼,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线局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石头也成抢手货退休老爸,要求儿女,清廉为官,关键时刻见父爱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先生不满旧中国的种种落后现象,曾奋笔疾书:“一人成佛,一族飞升,一子成名,六亲聚啖之,如蚁之附骨,不以耻而以为然,此何等奴性!真亡国之根也!”令人骇然的是,历史的车轮已经转过了近百年,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朽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原副局长关建樟可称得上是这类人的典型。他为了造福老婆、子女,不惜以身试法,利用手中掌管的权力狂吞贿款百万多元,上演了一场为福荫家庭而跌入罪恶深渊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1.
从发生的腐败窝案、串案看,在一些地方,腐败分子为了腐败的便利和安全,往往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包括组织同学会、同乡会方式,结成“腐败网”。其表现是:权力网。一些腐败分子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我用手中权力为你办事,你用手中的权力为我谋私,既可利益均沾,又可以互相掩护。人情网。一些干部不讲原则和党性,只讲人情关系。只要是关系户,无论公事私事,不管是不是符合规定,一律开绿灯。家族网。一些干部借助亲戚关系编织家族网。已经“发达”的利用手中权力专门提携家族网内的人,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皇亲国戚一向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夫贵妻荣,父功子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代伟人毛泽东却迥然不同,他甘当公仆,告别官国。如果说毛泽东和他的亲属有啥"特权",那就是比普通人要做出更大的牺牲。让我们通过有关历史故事,看毛泽东的亲属有哪些"特权":  相似文献   

13.
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可以说是天作地合的一对昏君奸臣。宋高宗因秦桧卖国有功,赋予他极大的权力,由他独任宰相十八九年,举凡朝廷的内政外交,全由秦桧作主。秦桧的儿子秦熹、孙子秦埚也因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被封以高官。表面上看起来,宋高宗对秦桧真是宠信无比,恩礼有加,对他一定不会怀有什么猜忌了。其实全不是这样,秦桧由于长期专擅朝廷,朝廷的各个要害部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要从人人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反腐败日渐高涨,力度和决心可以说前所未有,高官一个个"落马",然而腐败似乎越反越严重,这是 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腐败除了官员自身原因外,根本的还在于民众的腐败心理。我国民间历来就有"不以腐败为 耻,反以腐败为荣"的民族心理,正是这一民间大众的集体无意识导致了腐败难以铲除。可以说,民众的腐败心理, 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民众的腐败心理,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为"依权仗势"。某人一旦位居"要职",其家属子女、亲朋好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识即刻膨胀,在工 作中、生活中时时要表现出一种特殊性来,处处显现自己与众不同,"某某是我的××",这种优越感、荣耀感即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监察》2009,(16):F0004-F0004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纪委、监察局紧密结合安源实际,注重挖掘本地文化禀赋,充分发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以“三点一线、一刊一网”为主要内容的“安源清风”廉政文化品牌,即安源廉政教育基地、廉政警示基地、廉政文化基地,“红色安源”旅游线,《清风简讯》和安源清风网,呈现出“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的发展态势。以“媒”宣廉、以“艺”颂靡、以“文”论廉。以“物”载廉、以“地”促廉、以“赛”助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党风廉政教育逐步向社会延伸,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说,“以药补医”制度已经成了医疗体制上的一个毒瘤。“以药补医”亦称“以药养医”,即通过药品加成。来支撑医院的运转和发展,由此造成了“看病贵”。其实,除了“以药养医”外,“以疗养医”也是医疗行业多年来形成的一个毒瘤。  相似文献   

17.
魏晓娜 《证据科学》2016,(3):283-287
自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来,“以审判为中心”在刑事诉讼领域的研究如火如荼般展开。“以审判为中心”的核心要求是作为裁判根据的案件信息,形成并仅仅形成于法庭审判程序。故此,“以审判为中心”原则上排斥法庭审判以外的信息对事实认定产生影响,尤其是侦查案卷对刑事判决的直接影响,由此引出侦、诉、审之关系,即刑事诉讼之纵向结构问题。因此,目前学界对于“以审判为中心”的讨论多着眼于诉讼结构。然而,从本质上言,“结构”属于“以审判为中心”形式性的一面,犹如人之骨架,结构之外,“以审判为中心”仍有自己的血肉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审判为中心”应是“形”、“神”兼备的。“以审判为中心”之灵魂,恰恰是它对形成判决基础的案件信息来源近乎苛刻的要求。由此,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对我国证据制度造成的冲击,必然是正面、直接和根本性的,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已经约定俗成的证据法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8.
传统荣辱观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树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儒学荣辱观把“耻”即“羞恶之心”提到一个关系国家存亡的绝对不可轻视的高度。儒学荣辱观以“诚信”为荣,“虚伪”为耻;以“先义而后利”为“荣;”以“先利而后义”为耻。重温传统荣辱观,明义利之辨,对于端正我们的价值取向,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读编往来     
《法学》1991,(8)
编辑用稿,皆当“以质取文”。至于“以文取人”甚或“以人取文”,那只不过体现了在“以质取文”基础上依次递进的一种观念的转换。就象读者一样,首先是去发见上乘佳作诵读,久而久之,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读多了,便亦会“以人取文”了。故此言之,编辑的“以人取文”当不该一概嗤之以鼻而示之以白眼的。  相似文献   

20.
肇基于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文化极端落后时代的中华文明 ,不可避免地带有早熟性。人们一直相信 ,有一个称作“天”或“上帝”的主宰神支配着整个自然界与人间 ,因而 ,以人事解释天界 ,再用这个人事化的天界做为人间的模式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天道”概括。中国传统法律几乎全部的内容都可以用“天道”思想附会、解释 ;法律以维护“天”的秩序为己任 ,以“承天意以从事”的“天子”的利益为根本着眼点 ;追求“天理”重于对“私益”的人的保护等等。由于这种“天道”思想的独特性与保守性 ,中华传统法律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