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王文波 《学理论》2010,(10):36-37
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下,地方人大监督本地政府依法施政,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需要具有新的施政理念,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些新理念包括民主政府理念、廉洁政府理念、高效政府理念、服务政府理念、责任政府理念、法治政府理念、透明政府理念、公平政府理念、形象政府理念和创新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北方某市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党员群体比其他政治面貌群体对政府的施政方式倾向于较高的评价;两类群体对政府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没有较大的差异,对某些准公共物品和与私人利益关系密切的物品的评价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创新实质上是打破原有管理型政府模式下权力结构、重塑利益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会以不同的博弈策略参与进来,成为权力博弈的局中人.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目标和资源配置权的双重角色,从而成为服务型政府创新的主体.但由于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特别考量,致使地方政府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惰性"思维,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应从制度创新环境、利益分配等多种角度,消除地方政府的"惰性",增强其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浦东新区作为行政机构改革和政府绩效考核"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其一些有益做法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统一、高效、廉洁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行政改革的根本目标和共同要求。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现从"政府本位"向"公众本位"理念的转变,确立以公众为核心的主体并有序组合,设计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实现评估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政府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关键,迫切需要我们深刻把握政府改革的规律.然而在现实中,政府改革面临着严重的实施困难,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双重不到位.从"国家悖论"与"政府失灵"理论出发,一般认为,政府改革面临的困境往往是由于政府制度变迁中制度供给主体缺失造成的,在理论上形成了难以深入分析的死结,也无助于政府改革的推进.认为,政府的角色冲突不是政府改革困境的根源和本质,而只是在考虑整体制度间均衡时的结果,忽略了政府的结构性特征;借鉴了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治家-官僚分析范式,以结构性分析的思路为主线,拓展了政府改革的两方博弈框架.从而认为政府改革困境的本质是政治家与官僚间在政府改革中的目标冲突与信息不对称;并分析了阻碍政府改革顺利推进的路径依赖效应与改革激励不足的问题.指出,要打破政府改革面临的困境,可以从改革的社会沟通与激励,财政约束,官僚机构的偏好与理念,以及全面长效监督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关于有效政府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而言,有效政府至少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高素质的政府,主要体现为较高的能力素质和伦理素质;二是高效运转的政府,主要体现为反应灵敏、科学决策等;三是公平施政的政府,主要体现为坚持公正理念、消除社会不公等;四是注重合作的政府,主要体现为树立共赢理念、加强协调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难以承受之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能转变是中央新施政理念和“新民生”路线的旗帜或标志,也是“大部制”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条件,是行政定理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政府作出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影响和制约西部发展的因素众多,但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西部广大地方政府能否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导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参与西部发展的经济主体和企业主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西部地区目前的社会现实是制度发育不够,发展平台滞后,地方政府能力欠缺.因此,地方政府着手全面的制度创新,必然成为西部发展中首先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巍 《学理论》2008,(9):24-25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在新一轮政府改革中一个明显的信号——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是政府从施政理念、治理模式、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向亲民、利民、为民转变的过程,是民心所向,民之所愿。  相似文献   

11.
县长是陕甘宁边区列于边区政府主席、行政公署专员之下的基层政权首脑。陕甘宁边区县长的选拔任用、行政职权、既不同于传统的知县群体,也有别于国民党的县长群体。作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基层政权首脑,陕甘宁边区县长的执政过程、施政经验不仅在战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前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实现法律赋予公民和其他社会主体知情权的基本途径,也是政府有意识地推进自身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转型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本文以上海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个案深入揭示该制度在我国实施的问题,以及对推进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良好实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1)
"权力清单"是规范行政权力的一种创新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为重点,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剑指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治理,从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方面,明确规定了权力清单制度的核心内容。当前,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关系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如何从理论上科学把握权力清单制度的内涵,分析和总结权力清单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学制度主义中,制度构成的基础要素包括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实施过程,是其强制性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运行机制的规范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协同治理的认同这三个层面的因素共存且互相影响的过程。然而,政府单中心的路径依赖、治理主体间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各治理主体的认知和行为偏差都会加剧协同治理的制度惰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增进共容利益,培育社会资本来进行制度补给,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5)
美国对中国西藏事务的干涉虽然开始较晚,但与早期涉藏的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其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涉藏主体更为多元,涉藏方式更加多样,干涉领域大为拓展等,因此,美国涉藏给我国在西藏施政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更为持久和深远。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政绩观扭曲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而部分地方政府的错误政绩观叉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地方政府政绩观的扭曲和地方政府的一些非理性行为是当前制度非均衡状态的必然结果.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变迁中,一方面社会大众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另一方面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主体的中央政府推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变迁的动力不足,导致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均衡状态持续存在.地方政府树立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政绩观,相应的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面临的现实难题。制度演化理论以系统、动态的视角为我们分析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可持续性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制度演化理论的解析,多样性选择主体的内生需求、地方政府的适应性学习、创新者的"企业家精神"、路径依赖、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关系、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程度、制度创新的制度化能力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通过建立制度创新与公共利益的连接点、构建科学的制度创新绩效评估体系、培育创新者的"企业家精神"、摆脱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竞合、提高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程度、强化制度创新的制度化能力等,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从命令-服从单维逻辑,转向博弈与服从并存的双向逻辑,并将随着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完善,逐渐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财权与事权相均衡的法治格局.可以说,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制度变迁既不单纯体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也不单纯体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而体现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其主要含义有三层:制度变迁领域的动力扩散;制度变迁主体间结构的中间扩散;制度变迁发展阶段的中间扩散.  相似文献   

19.
阳斌 《学理论》2012,(10):52-53
政府在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由于其作为社会公众和公共利益的代表,有责任促进公共产品优质高效的供给,这是市场机制和其他非政府组织所不能代表的。政府无论从道义上讲,还是从经济上讲,都应当是制度类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政府提供制度类公共产品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背景与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是制度创新最主要的主体.尤其是在我国目前转型期,政府在制度的创制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也有自身的缺陷.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政府要做的是为市场活动主体的制度创新提供一个既有严格规范又有一定自由活动空间的制度框架.从而构建一个以政府的制度创新为主导的,市场的制度创新也充满活力的制度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