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疏导》1997,(2)
第一,实行党政交叉任职,提高班子整体功能。公司领导班子六人,党委书记、公司董事长由一人兼任,两名副书记、三名副总经理。副职采用交叉分工,党务干部既抓党务又分管部分行政管理工作;行政干部既抓管理又分管部分党群工作;基层单位也仿效这一做法。实行交叉分工任职后企业的党务和行政干部都享有同等的地位、责任和权力,都有责任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变“中心”、“核心”为一条心,形成合力,较好地解决党政分开、职务分设、职责不明等弊端。第二、建立约束机制,规范领导行为。先后制定出台了四十多项新的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2.
姚单华  吴云 《学理论》2009,(18):8-9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来论述到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这一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宝库 《学理论》2009,(1):17-19
按照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民政工作面临如何依法行政,特别是如何履行执法职责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民政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民政工作的职能,也从传统的服务型,向一定范围的执法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0,(29)
重新确立社区管理工作的事权范围,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到居委会任职,居委会的干部改吃“皇粮”,提高他们的待遇。这一系列改革带来了新气象 海南省委、省政府所在的海口 市振东区,是民政部确定的 “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这个区由于存在着职工下岗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企事业单位逐步将医疗、养老等社会职能和保障职能分离了出来,更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需要由社区来承担。比如,这个区现有3000多人通过居委会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也…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介绍的情况既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神话,而是发生在加勒比海上的小岛国——海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历史上,外国殖民者曾残暴地屠杀岛上的居民。当地的巫师们又搞出了另一手“杰作”——用毒药将人弄成没有思维能力、只会干活的“幽灵”。本文通过受害者纳西斯的亲身经历,有力地揭露了庄园主和巫师迫害这些“幽灵”的罪恶行径。  相似文献   

6.
西周以后的古代中国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在宗教发展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较早地出现了理性化思潮、无神论观念,儒家思想的成熟与完美为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的最高哲学,先人而后神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大大降低了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祖先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对其它神灵的信仰与崇拜,皇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古代中国人注重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0)
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批判是为人自身的解放所做的一种基础性理论工作。他批判的重点不是指向那些教义,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宗教现象出发,他对现实宗教现象的批判实质就是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的批判,并且尽可能地从宗教批判中寻找出人类解放的又一次可能。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俨然是属人的政治事务所要解决的,因此,人类的解放就上升为政治解放的层面,并且也只有通过政治解放才可以达到宗教解放,使得国家秩序摆脱世俗性宗教的束缚,并且只有在人类的解放中才可以给予宗教合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一书对戴尔波伊神托的叙述可知,希罗多德既有原始的宗教迷信思想,又有对宗教思想的置疑。从家庭与城邦祭祀等方面来看,希罗多德的宗教迷信思想具有合理性;从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当时希腊世界的神灵已受到怀疑,希罗多德具有初步的人本思想。希罗多德是古希腊把历史等同于神话传说到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过渡式人物。  相似文献   

9.
唐申硕 《学理论》2010,(10):74-74
针对宗教的演变过程,从早期犹太教的耶和华到后期新约中的耶稣基督,神被赋予了更多人性的元素。如果神真的是全能的,他的形象便不可能被更改。只能说,文化与地缘的差别,让不同的民族产生不同的经验,而宗教乃是"经验为"的存在。宗教是一种建构在直观基础上的"经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白雪 《学理论》2010,(19):176-176
文章从整体上叙述了在罗马帝国最为繁盛的安东尼时代的宗教状况,以及探讨宗教对当时的艺术、社会生活和哲学方面的影响。罗马在安东尼时代逐渐成为帝国臣民共有的神之圣殿,政策上宽容的宗教信仰吸纳多方神明,允许人民自由信奉,提升有关市民的荣誉利益。罗马强权通过自由宽仁的宗教政策,统一的法律制度,宏伟的建筑艺术降服民心。行省人民可以信奉祖先的宗教,同时可多神信仰。罗马的文人贤士和哲学家们针对科学精神和神学进行深入地探讨,经由哲学大师们的倡导,呈现出众多学派。在容纳性极大的宗教自由的环境下,因各种宗教的发展对当时国家经济的促进,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修明的内政,宗教的同化力以造就当时整个时代的物阜民康,成就了整个罗马帝国时期最为繁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经济与法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之一,就是从信息的角度来 理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组织。一种经济体制常常就代表一种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模式。这是经济学家对互联网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中央计划体制所能够处理的信息量是非常少的,这导致了社会无法有效地协调越来越复杂的经济活动,因而无法扩展分工和专业化。我们国家非常有幸从1978年以后就开始改革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又明确提出向市场体制转型。可以观察到,经济体制的转型同时就是信息模式的转型,就是原来纵向的、按照行政等级处理信息的体制,转向横向的和网络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应地,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几十年来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但也存在国外史料运用不够、史料运用的不规范、忽视史料解读及军事史的研究等多方面问题。今后抗日战争史研究需要注重海外档案文献的利用与国际间的交流对话,加强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设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克服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在自然界获得自由,人们奴隶般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自由地选择职业,自由地变换劳动、更换职能、自由流动。二是人克服社会必然性,实现驾驭自己社会关系的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建立在自由劳动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正如马…  相似文献   

14.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通过阐释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运用分工理论科学地解释了"历史发展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5.
痴迷遭祸     
艾子沿着水边走,路上看到一座矮小,但装饰得十分庄严的庙。庙前有一条小水沟。有个人走到那里过不去,就回头到庙中搬了尊神像横在水沟上,然后踩着神像过去了,随后又有一个人来,看见神像横在水沟上就连声叹息说:“罪过!罪过!神像竟会受到这样的侮辱!”说着小心地扶起神像,用衣襟拂去上面的泥土,将它捧回庙中原来的神座上,又恭恭敬敬地叩了个头,才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来论述到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这一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职责同构”是对我国政府各层级间职能高度相似机构上下对口、左右对齐的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模式的经验描述。以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为例,聚焦国务院、四个代表性省份及其所辖市,分析三级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责同构性和地方自主性设置逻辑。研究发现,总体上议事协调机构的纵向职责同构程度逐级递减,结构同构性高于职责同构性;省级和市级表现出不同的同构性特征,省级注重对上同构,便于政策上传下达,市级更多体现本地特色,便于推进政策执行;通过调节结构与职能同构度,地方得以实现职责同构与地方自主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性质和任务一、经济管理的必要性经济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所引起的。当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彼此分工,而又相互协作、相互联系。在这里,要求确定每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及其职责,协调他们之间的动作,有组织有秩序地从事生产活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性质时,明确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  相似文献   

19.
朱凯歌 《理论导刊》2023,(4):67-73+116
客观历史地看,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本身并加速了人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智能技术可以为人类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也使得彻底“消灭分工”有了更多可能,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入智能化加速阶段。但是,这种加速并非没有边际,事实上它始终无法越出资本逻辑的负面规训、智能技术的技术边界和人的智能技术素养这些客观存在的限度,并同时相应地引致了阻碍人生存发展的负面效应。坚持智能技术应用的“人是目的”,要“因题施策”,通过合理规制资本逻辑、积极构建“人—技命运共同体”、协同调控智能技术素养阈值,推动智能技术更好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宗教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一般认为,它严重地影响了科学的进步。这种观点确实反映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情况,但却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它没有看到:宗教对科学还起过另一种作用,这就是积极的作用。宗教在科学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加强了“自然界是有秩序的”这一观念。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英国的科学家怀特海指出:“中古世纪在规律的见解方面为西欧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很长的训练时期。当时也许缺乏一些实践。但这观念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被冲淡。这个时期十分明显也是一个有秩序的思想的时期,完全是理性主义的时期。”中世纪有秩序思想的保持和加强,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宗教有这样一种看法:每一种细微的事物都受着神视的监督并被置于一种秩序之中。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