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突发事件日益增多,日趋复杂化,有必要从纵横两个角度对突发事件应对做一比较研究,通过纵向比较,总结我国古代、现代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通过横向比较,发现中西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点。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除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社会关怀意识,关怀国家、关怀社会以至关怀着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然而从历史的发展看,在东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怀,虽有情理之中的相同,但更有在形式、渊源上的差异。对中西知识分子有关社会关怀的比较,有益于我们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重新认识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些特质。  相似文献   

3.
作为深层次的悲剧观念——悲剧精神投射于中西悲剧的镜面时,闪耀出的光彩和色泽却大相径庭.这主要体现在中西悲剧主人公、冲突及结局的差异上.而造成种种不同的深层原因乃是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法谚的“枪炮作响法无声”一语不能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法律与战争水火不容实为一种偏颇。从战争法角度以及战争、战争法与和平时法角度来诠释此语,我们会发掘其中不容忽视的法律真谛,得以窥探西方法律起源的一种可信的根据。将此谚语与中国古语“刑起于兵”相互呼应来考量,又会发现中西法律起源于“争”的不谋而合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西法律传统影响巨大。封闭地形造就了中华法系长期保守性、独特性以及宗法伦理和皇权政治的强大;开放地形则既促使西方法文化呈现断裂性、多变性与多元性特质,又促使西方民主法制传统的形成。肥沃土壤是中国传统民商事法律式微和刑事法律发达的成因;贫瘠土壤则反而促进了西方私法的发达。中国古代春秋决狱和务限法传统内生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而西方"自然法"传统的形成则与其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关。对自然地理环境在中西法律传统中所扮演角色的解读,既为认识中西法律传统之差异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又有利于建设合壁中西的现代中国法治。  相似文献   

6.
法与人:中西法文化人格差异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学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旨在探求中西法文化人格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由此出发,文章从人之属性,人与人关系的解读、法赋于人怎样的社会地位三个层面研讨了中西法文化观照下人格差异的表现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7.
为使比较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概念更为明晰地呈现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其他相邻学科的界限予以划清。但若我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比较法从其他各门学科中区分出来的问题上,则比较法所来之不易的功效就难免会有遭损之虞(这是舍本逐末之举)。因此,窃以为不如将研究的重点置于比较法与其他各门学科的协调关系这个问题上。 (一)比较法与法史学 盖比较法与法史学之关系原有一个变化过程。早在19世纪初叶,法的历史研究,可说是与比较法相对立的。后至19世纪末叶,以英德诸国为中心,所谓“法律进化之比较”与“列国法制史”等诸如此类的法制史的比较研究开始兴盛起来,这既是法史学,又是比较法。由此,它被用于通过对法制史的比较研究去发现法的发展规律之目的。但从法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法制史的比较尚  相似文献   

8.
宪法学在法学领域无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宪法学教材毫无疑问地承栽着艰巨的任务,即向法科学生传递宪法学的通识,引发其对宪法学研究的兴趣,但中国宪法学教材却因存在“中西混同”之缺陷,难以完成其应有的任务。基于此,对中国宪法学教材进行反思,探寻问题存在之症结,寻求问题解决之途径,譬如“中西分立”和“教材分著”,将更具现实性与建设性。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是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产生于中国古代文学走上“自觉时代”之后,集前代文论之大成。它相当全面地论述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种种重要问题,本篇试图挖掘出刘勰通变论的内涵和宗经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行政哲学在不同的语境中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殊性和差异性,这提出了开展中西行政哲学比较研究的要求。中西行政哲学比较研究是增强本土行政哲学理论深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行政哲学国际交流与借鉴的基本需要。行政哲学比较研究的展开,从内容上看,主要可从中西行政本体论、中西行政价值论、中西行政技术论及中西方传统行政哲学思想比较四个维度着手。在方法上,行政哲学比较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更加开放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应对种种新的挑战,在中西融合的趋势中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发扬光大中国的民族文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就这一选题,谈谈笔者见解。  相似文献   

12.
溶增强法律意识与激励爱国主义精神为一体——对《中西法律思想比较研究》的评述王章合由甘肃政法学院金联华副教授担任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法律思想比较研究》一书,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西各百所著名大学的校训进行文本分析,用教育审美标准对大学校训鉴赏进行中西比较:在教育求是的维度上,西方见长于真,显现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特质;在教育求诚的维度上,中西几近相同;在教育求公的维度上,中国见长于美,展现超越生命的中华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目前,时尚杂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态势令人看好。随着发行量的增长,时尚杂志不仅占领了我国杂志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影响力也日趋增大,所以它所传达的文化现象不容我们忽视。通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对时尚杂志的种种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我们认识到这一文化文本的丰富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而从语用学角度对中西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是增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实现言语行为(Speech act)提供一定的知道作用.那么,在"拒绝"言语行为方面中西方之问又有什么异同呢?本文依据从网上调查资料、各种相关文献以及实际问卷调查结果对中西"拒绝"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君权天授”和“君权神授”是中西关于君权合法性理解的两种天命观。由于中西宗教观的迥异导致两种天命观的不同,从而使中西关于君权合法性的理解出现分野,正是这种分野演变为两种不同的政治实践道路。当然,宗教观的不同并非是这种分野产生的本质所在,但宗教作为“影响群众的精神手段中第一个和最重要的手段”,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作用,对社会的结构、政治体制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中的英雄情结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雄身上,人们常常感受到的是自己旺盛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意志.对英雄的崇拜是人类永恒不灭的情结.在世界上,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英雄情结.本文立足于中西民族英雄情结的比较,力图阐释其不同文化内涵和韵味,以及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民族英雄情结之合流的契机和未来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中国与西方法律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可以看到西方社会是始于祛宗教之魅,而止于赋理性之魅;中国社会则是始于祛政治之魅,而止于赋理性之魅。对中西法律观念现代化的“祛魅”差异性以及“赋魅”共同性的对比研究,可以提醒我们在构建法治国家时所要排除的障碍与西方有所不同,不能用西方的“祛魅”方式化解中国的“赋魅”危机。这样才能使中国人的法律观念在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得到更新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法哲学作为高度抽象的法理念,并无固定模式。而法哲学范畴又是法哲学中的建构单位,对法哲学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刑关系和权利与权力关系分别作为中西法哲学的中心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固有的地理环境及其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理性本应在活生生的历史中获得文化的内涵,它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象征。以理性作为理论视角,可以将中西文化作最好的辨异,为此,必须对之作新的概念区分。自然理性与属人理性的划分克服了以前的种种弊端,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