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法医检案中,电击死亡的案件时有发生,多为意外或灾害事故,自杀和他杀案件较少。现报道1例电击自杀死亡案件。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付某,女,50岁。2017年6月19日7时许,被发现在家中死亡。尸体位于沙发和茶几之间,呈俯卧位,胸前区双手缠绕金属毛线针,毛线针插入电源插座中。1.2尸体检验胸骨左侧第一肋至第三肋间(对应睡衣烧灼  相似文献   

2.
正在法医现场命案检案过程中,经常遇到嫌疑人杀人后同时在现场或附近自杀的案例,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42例尸检资料,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文42例资料均为笔者单位鉴定所2011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凶杀案件中,嫌疑人有自杀行为且经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结合调查材料综合分析,确认为杀人后自杀的案例。42例案件共死亡64人,其  相似文献   

3.
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有两具或两具以上的尸体共存的案件,其中部分为杀人后或杀人的同时在杀人现场或附近进行自杀,它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59例尸检资料,对杀人后自杀案分析如下。1资料分析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信阳市1986年~1998年间发生的经法医检验的案件59例,其中杀人与自杀均既遂34例,杀人既遂自杀未遂21例,杀人未遂自杀既遂和杀人与自杀均未遂各2例。1.2受害者一般情况59例中受害者共97人(男36例,女61例),82例被害身亡,8例经抢救脱险,无生命危…  相似文献   

4.
于都县18年凶杀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杀死亡案的检验是法医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他杀案的一般规律,提高对他杀案的识别能力及防范能力,现将我县18年来检验的他杀死亡案例作如下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资料来自本局法医室自1980年至1997年12月检验的他杀死亡案例,共140例,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逐年逐例查阅填表,然后统计出死者的性别、年龄、发案时间、加害手段发案原因等项目,并与正常人口资料及自杀死亡案对此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杀案件在现场勘查中比较常见,而采用多种手段自杀(即特殊自杀)的案件比较少见,由于此类案件在现场环境、死亡方式、尸体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被误认为他杀。笔者在多年的现场勘查中遇到3例特殊自杀案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冯某,男,现年44岁,一九六四年因犯猥亵罪、杀人灭口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一九七二年起,冯某以判决既“说我杀人灭口,又说赵××畏罪自杀,自相矛盾”为理由,提出申诉。自杀和他杀在逻辑上是矛盾概念,一般来说,二者在同一个案件中是不能并立的。冯某所提出的申诉理由,就是以此为依据的。但在实践中是否存在着既是自杀又是他杀的案件?冯某的申诉理由是否成立?让我们先看一看冯某猥亵、杀人灭口一案的事实: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四年,冯某在某小学任教期间,猥亵幼女多人,后被同校代课教师赵某发觉。赵追问冯,冯承认有此事,并要求赵为他保密。赵满口应允,并找知情学生作了封口工作。从此,冯、赵关系极为密切。在冯的教唆下,赵也走上了猥亵幼女  相似文献   

7.
作者将1993年至2002年间十年来受理的,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并且已破获的418例案件进行了研究,着重对法医学鉴定在破案中发挥了作用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1统计资料1.1资料的来源某区公安分局1993年至2002年十年间受理尸检案件1298例,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的案件有485例,已经破获的案件418例(破案率达86.2%),死者总数为438人,犯罪分子总数为424人,其中通过法医现场勘察、尸体检验、物证检验以及现场分析等方法破获152起案件,占所有已破命案的36.4%。1.2年度发、破凶杀案件统计(见表1)2被…  相似文献   

8.
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对黑龙江省嫩江农垦区10年来检验的213例自杀死亡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资料是1983~1993年,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调查、法医检验鉴定的自杀案例,经筛选资料齐全的213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自杀案中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 1 结果 1.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相似文献   

9.
这本是一起并非十分复杂的杀人案,但在初次验尸时却误把被害人定为“自杀”。经过一番周折,公安机关推翻了原结论,终于使这起谋杀亲夫案大白于天下。1993年12月30日上午,奸夫黄祖明在他犯下滔天罪行的地方饮弹伏法;淫妇关业玉则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将在高墙铁窗之下了却残生……他杀?自杀?  相似文献   

10.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的信访案件涉及到刑事侦查、移送起诉等各个刑事诉讼阶段,涉及到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各个专业。从2005年5月18至9月6日,山西省公安机关受理的群众对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不服而提出申诉的信访案件的统计数字来看,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伤情鉴定结论和死因鉴定结论不服,其中对伤情鉴定不服的51起,约占54%,对死因鉴定结论不服的申诉案件43起,约占46%。笔者通过对信访案件的调研和分析,探讨了技术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工作,从根源上减少或杜绝此类案件发生的对策。1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信访案…  相似文献   

11.
尸体检验确定死因后,确定死亡性质便成为法医现场勘验的主要任务。面对各种死亡现场,当务之急是为案件定性。如果确定为他杀,刑事侦查工作就拉开了序幕;如果确定为自杀或意外等,就等于宣布整个调查工作的终结。确定死亡性质又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定性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把自杀、意外等定为他杀,势必造成有限的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且易产生冤假错案,形成较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果把他杀定为自杀或意外等,必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继续危害社会。因此法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毋容置疑,法医在大量的案件定性中发挥…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就笔者单位2001年至2010年146例他杀案件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法医学检案工作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1.1一般情况146例他杀尸检资料均为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单位登记备案的案例。所有案例均经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案情调查,最终认定为他杀。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统计了1980年至1985年在本市发生的自杀案件,并对这些案件的自杀手段、性别、年龄、季节、职业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六年中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总数是1031具,自杀而死的男性101具、女性79具,合计180具,占全部案件的17. 5%,男性占总数56. 1%、占女性43. 9%,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在近三十年的法医生涯中,本人参与组织法医临案会诊116起,深感法医临案会诊在法医工作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许多情况下案件已无法全面搜集证据,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会诊下结论。 在116起法医临案会诊案件中,重大疑难而请求会诊的有40起,占34.5%。这类会诊作出的结论较为准确,在案件中一般均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2002 年10 月,美国华盛顿地区先后发生了十几起枪击案,造成多人死亡,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这一系列案件定性为连环枪击案。但是,司法人员根据什么判定它们是一人所为呢?他们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此外,我们经常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警方最终确定某某案件当事人死于自杀,某某案件当事人死于他杀,某某案件当事人是因枪走火犯下过失杀人罪,司法人员到底是如何进行判别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法庭弹道学”的科学得到解答,本期要介绍的就是应用于司法案件中的法庭弹道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坠案件中局部机械性损伤行为心理分析与死亡性质的关系,为此类案件的定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高坠死亡案件311例,其中存在高坠难以形成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案例205例。对损伤形成特点、现场痕迹、高坠致命伤、文字信息等进行分析。结果 205例中,根据初步现场痕迹、高坠致命伤、文字信息等分析后,明确自杀86例,意外24例,性质不明95例。95例性质不明案例经对局部机械性损伤进行行为心理分析后,认定自杀80例,意外11例,他杀4例。结论高坠难以形成的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具有关联性,根据局部机械性损伤行为心理分析推断高坠死亡性质基本准确。  相似文献   

17.
<正> 把杀人案件伪装为自杀、病死或意外事故死亡,是犯罪分子用于蒙混过关、逃避刑罚的一种常见方法。为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作者将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129例他杀伪装自杀、病死和意外事故的案件(以下简称“伪装案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于鑫 《刑事技术》2011,(1):59-60
1案件简介 28日18时,某住宅厨房内发现一女尸,尸体的脖子上勒有厨房电插座电线,舌头和左手被割掉,卧室和厨房有多处血迹。女尸是他杀还是自杀,案件情况不明。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对重大责任事故案件的查处工作,我们对某市检案机关受理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受理案件看,1985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受理重大责任事故案件87起,占受理法纪案件总数的57.6%。1987年1至5月份受理20起,占受理法纪案件总数的46.5%。从立案案件看,构成犯罪的比重最大。1985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他杀案件中,虽然杀人手段多种多样,但用铁钉钉入颅内杀人少见。本文作者在实际检案过程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