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某些公安机关创造或借鉴的"5+2"、"白+黑"工作模式,侵害了警察的休息权,违反了宪法和法律,违反了科学发展观,不利于警察的"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表明:民警加班加点,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已经常规化。兼顾社会效益,考察外国警察法立法,探索合理的工作模式,需要从法律制度层面寻求警察公权与私权的平衡以保障民警休息权。故建议现...  相似文献   

2.
在严峻的社会治安环境面前,警察所面临的警务工作异常繁重、工作压力异常巨大,基层一线民警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体力、精力严重透支,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建立健全警察休假制度既体现了国家对作为劳动者的警察休息权的尊重和保障,也是公安机关依法治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具体举措。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在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基础之上,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警察休假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也是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重要法律规范。公安机关正确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没收与收缴、告知制度、听证的适用和取缔的内容,才能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执法。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公安工作日益趋于繁重,社会环境更加复杂,违法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公安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他们普遍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本文在对警察休息权的现状、休息权的重要意义,民警休息权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管理学的视角提出有效保障警察休息权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公安民警休息权的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休息权相关问题初探——从权利本质的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佳佳  赵宁 《前沿》2006,47(11):158-161
休息权是受宪法保护的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此种权利关乎劳动者的生存、自由和发展,体现了社会正义价值。从权利本质的角度分析休息权的相关问题,有助于人们理解休息权的涵义、内容和基础,对休息权法律性质、保护机制及其完善途径的探讨将对人权的保护、社会关系的和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独特的一种法律制度,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曾在维护社会治安、教育改造违法者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该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从人权保障的角度看,作为一种非司法性剥夺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暴露出不少弊端,已对人权保障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成为国外别有用心的人攻击我国人权问题的把柄.因此,认真反思和研究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加快我国法治化进程.大力强化人权保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我们实现依法治国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法治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法治保障,同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需要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法治层面存在着立法支撑不足、法律定位模糊、执法权威不够、法律监督薄弱等诸多问题。应通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引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运行和完善,实现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和公众安全感提升的防控目标。  相似文献   

8.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995年2月28日通过并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第40号主席令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是确立和完善我国人民警察制度的重要法律,是新时期人民警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武器。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自由和其他合法权益,有效地预防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以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制定人民警察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确定一  相似文献   

9.
校外勤工助学(校外兼职)以其丰富的内容、便捷的形式及广阔的实践空间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然而,据调查,现实中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参与校外兼职中人身权、财产权、隐私权、休息权等合法权益屡遭侵害。究其原因,与下列因素不无关系:当前兼职市场良莠不齐,缺乏监管;学生法律知识缺乏,维权意识淡薄;法律保障与救济不力;学校对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管理力度不足等。因此,建议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律保障、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学校勤工助学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学生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着力构建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矛盾加重,治安形势严峻,基层公安民警的警务工作日益增加,基层民警的身体、精神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建立完善的基层公安民警休假制度十分必要。完善的基层民警休假制度有利于保障公安民警的休息权与生命健康权,为基层民警更好地履行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公安机关应重视对基层公安民警休假制度的研究,尽早制定出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强的休假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直接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社会活动方方面面都应有所体现,侦查讯问也概莫能外。这里仅就侦查讯问中公民休息权保障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影响公安机关驾驭动态社会治安能力的不利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科技发展方面的,也有法制不完备、舆论导向不规范、警力保障不足等方面的。公安机关应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困扰,从健全、完善法律制度;改善警察公共关系;强化民警的业务培训;从优待警;信息化建设;构建虚拟社会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等为切入点,不断提高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非正式控制力的减弱和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社会安全隐患。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社会成员对治安保障的需求和期待,自力救济就会成为其解决纠纷的首选项。以自力救济现象为切入点,从道德和法律层面阐释分析治安与信任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自力救济者与治安信任的动态转变影响着社会成员能否克服社会文化属性的焦虑并参与到社会治安的正向循环中来,进而协助政府排除社会治安风险,实现由和谐治安秩序的维护到治安信任的转变。对此,可从营造邻里文化氛围,夯实治安信任基础;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警民和谐信任关系;整合社会治安信任资源,深化政务制度信任等方面探究符合我国治安现状的信任机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参与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参与权的法律保障是指行政参与权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法律的实施,确保其有效行使。行政参与权的法律保障是参与式行政法律关系的稳定机制,但是现行法律制度对行政参与权的保障存在不足,需要从效力制度、责任制度、相关配套制度以及救济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之法律促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农村建设的面临时代背景和法制环境,要求从一开始就必须把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法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新农村之“新”,关键在于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必须从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法制体系、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改进农村法律服务等方面着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与助力。  相似文献   

16.
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与社会治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法律规范上恰当调整婚姻家庭与社会治安的关系,既有利于社会治安,也有利于婚姻家庭的和谐美满。这些法律规范在治安行政法上有相当的体现,因此,在治安行政执法中应注意兼顾社会治安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犯罪分子凭借新技术构建了全球犯罪网络。全球性的犯罪网络必然要求各国警察机关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必要的保障是重要的前提,论述了我国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四种保障,即法律保障、队伍保障、机制保障和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18.
对警察与公安含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与公安是公安学的核心范畴,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其含义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综合分析了各种现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释义。作为国家专门制度的警察的含义是指统治阶级设立的,以国家法律为依据,以专门机构和人员为力量,以武装暴力为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制度。而公安的含义是指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基础上设置的,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人民警察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人民调解制度和治安保卫制度,以其在稳定社会治安方而的特殊作用吸引着人们的广泛注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学界及实际工作部门开始从理论上对此两项法律制度进行了愈来愈深入的研究探讨,以促进两项法律制度的发展。但是,这些研究探讨一直是把人民调解和治安保卫工作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的,似乎人民调解和治安保卫制度只能以保留各自独立的法律制度为前提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笔者根据人民调解和治安保卫制度的不可分割性,将两者联系起  相似文献   

20.
杨宏 《人民论坛》2012,(26):124-125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是构建和谐刑事司法实体效益的有利保障。这一制度的建构应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必要的经费保障基础上,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立法应采取法律与司法解释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在制度方面应采用专门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机制相结合的实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