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金姬 《新民周刊》2024,(13):22-25
<正>开埠181年来,上海滩上的面包品牌来来往往,有的已有百年历史,有的只是昙花一现。但它们都见证了这座城市对于面包的热爱和享受。上海,作为最早大规模食用面包的中国城市,也是中国拥有最多面包品牌之地。数据显示,上海坐拥8000多家烘焙甜品店,每月新开面包店近百家,几乎每个上海人都能说出几家自己心仪的烘焙店。开埠181年来,上海滩上的面包品牌来来往往,有的已有百年历史,有的只是昙花一现。但它们都见证了这座城市对于面包的热爱和享受。  相似文献   

2.
应琛 《新民周刊》2017,(11):38-41
软实力的核,就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它的文化。上海大学希望,人们可以在“310海派文化日”当天,用一天的时间一起诠释、体会、践行、传承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3.
吴雪 《新民周刊》2022,(6):26-29
当时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是最能展现中国经济状况的城市。中美20多年相互隔绝对抗关系,也让美国民众对中国有非常强的了解意愿。当年尼克松与周恩来那个“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为世界带来了震撼。但《联合公报》的发表不是在北京,而是在上海。至于为何会选择上海,知名作家、海派文化研究者马尚龙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海,在当时,是一个足以回答世界许多问题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是上海市的标志和窗口,理应通过它们的平台,面向上海市民以及外地到上海来的新上海人,去弘扬海派文化,推动海派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2,(26):28-29
徐家汇体育公园,今年底将基本竣工,成为上海设施设备最齐全的市级体育文化聚集区之一和城市的新地标。进入7月,上海陷入连绵的高温酷暑,但对于足球爱好者来说,这种天气并没有击退他们在绿茵场上奔跑的热情。在上海“万体汇”成片球场的背后,是正在紧张进行改造施工,被俗称为“万体馆”和“八万人”的上海体育馆和上海体育场,以及上海游泳馆。  相似文献   

6.
周洁 《新民周刊》2023,(42):40-41
<正>对于“上海精神”,朱洁静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上海精神不仅仅是大而化之的包容、海派,更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11月2日中午12点,朱洁静从排练厅走出来,来不及吃午饭,又走进演员休息室,接受《新民周刊》的专访。这个休息室很大,除了桌椅,还有演员治疗需要的理疗床,四周的白墙上,是团里演员们的自拍和心里话。有人鞭策自己“练功如打铁,打了再烧,烧了再打”,有人写下愿景“管住嘴迈开腿,好女不过百”,还有人发自心底“希望大家不要受伤”……对于这些天真可爱的年轻人,朱洁静在她们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相似文献   

7.
周洁 《新民周刊》2023,(40):26-29
<正>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护是巩固和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关键环节。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在上海,市民对于推门见绿的感受更为深刻。2004年起,上海市绿化部门启动的“春景秋色”工程,大面积种植春天开花、秋天变色植物,形成“春有花成景、秋有色多彩”的景观,助力上海从“绿色上海”变为“彩色上海”,最终迈向“美丽上海”。  相似文献   

8.
应琛 《新民周刊》2022,(24):8-15
2022年的这个春天,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史无前例地“静下来”,而一些人却夜以继日地玩命“跑起来”——大上海保卫战打响了!  相似文献   

9.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7,(11):109-109
国际母语日前一天晚上,我在浦东参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白领上海通”。这个活动由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办事处主办,马尚龙海派文化工作室承办。身为散文作家的马尚龙,长期关注上海女性与中国制造等话题的写作,现在跨界建立了工作室,将语言和海派文化融合于一体,以沪语和普通话相融的方式,展开海派文化系列讲座,从而达到“白领上海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7,(11):34-37
各国朋友到上海,总得带点东西回去,当然,带点老城隍庙五香豆回去,带点衣服饰品回去,都是可以的。但假如能够带点“文化”回去,是不是更好呢?坐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一间朝南的房间里,早春的阳光映照在老人的脸上。窗外,是宝山大场。80年前,这里是“八一三”淞沪抗战战火纷飞的地方。80年过去,如今,这里是以上海这座城市为名的著名学府,是海派文化资料汇集、群贤云集之地,在这里,  相似文献   

11.
《新民周刊》2022,(26):6-7
城市公园最早出现于1843年的英国。25年后,上海也建起了第一座城市公园。直至1949年,上海市区的公园数量仅为14个。2020年,上海拥有城市公园的数量突破400个,其中2/3以上为近20年来新建。近年来,各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视野在城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而旨在打造“千座公园”的上海,正在成为“公园中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生活在上海的朋友们来说,一座座镶嵌在本埠街头巷尾的宝藏小店,一张张穿梭其间的生动面孔,早就成了最温暖的一抹回忆,最深切的一份惦念。三年前,上海曾推出支持海派特色小店发展的“十条举措”,收效显著。三年后,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作为一本上海出品的杂志,《新民周刊》忍不住关心:上海的小店们尚安好否?又该如何伫立寒风、踏雪寻梅,发掘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汪家芳的设想,若干年后,当城市发展进入到另一个新的阶段,或许会有人通过回望此次“城·长”展,经由这些饱蘸艺术家人文精神和时代激情的作品走入历史的纵深,端详这个沸腾的时代。“真心希望到那个时候,这些作品依然能给人带来感动,直至成为这座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在名家辈出,异彩纷呈的上海画坛,山水画大家汪家芳每次的“亮相”,总是令人意外,甚至惊喜连连。或是顶天立地的巨幅山水,或是表现城市建筑的大幅佳作,一会儿又拿出了一百张面貌各异、手法不同、叫人目不暇接的组画……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红色起点最终在上海出现,而不是在北京、武汉或广州?原因在于:上海具有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政治地缘格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市民。在海派文化的土壤中,红色基因一点点发展壮大,在时代的洪流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百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海派家具经过几代大师的传承,风采依旧不减,因中华“和合”之气度,融贯中西之胸襟,海派家具在如今更加焕发生机,不仅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成为了既具实用价值又富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上海店念     
昨日眼底繁花,今朝心头牵挂,曾经惊鸿一面,终于情根难拔。“小”中可见“大”,千姿百态的沪上小店,恰是城市精神的某种象征:多元,海纳百川;坚韧,百折不挠;有韵,余味缠绵。你对一座城市的惦念是什么?有人迷恋纽约的广厦华屋,有人迷恋斯德哥尔摩的清冷明净,有人迷恋伊斯坦布尔的斜阳余晖……而对于生活在上海的朋友们来说,一座座镶嵌在本埠街头巷尾的宝藏小店.  相似文献   

17.
周洁  刘绮黎 《新民周刊》2024,(13):16-19
<正>吐司、法棍、司康、可颂、恰巴塔、大列巴、贝果、罗宋包、纽结饼、菠萝包、甜甜圈、布里欧修、黑麦面包、丹麦卷、别司忌、哈斗、白脱小球……据说,面包已经成了上海特产,社交平台上,甚至还出现了上海面包的代购。遍地开花的面包店,既有传统连锁面包品牌,也有追求个性的个人面包小店,那么,如何在8000+面包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呢?不如来看看我们的推荐吧!  相似文献   

18.
金姬 《新民周刊》2022,(6):30-33
尼克松一行人下飞机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贵宾室表示,“尽管上海的天气很冷,但我们能首先来到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感到很高兴”。对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旅,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最后一站在上海,并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上海公报》。殊不知,尼克松访华第一站也始于此。虹桥机场吃小馄饨1972年2月21日,壬子鼠年正月初七,一架名为“76精神”号(THE SPIRIT OF 76)的飞机于北京时间早上9点缓缓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飞机停稳后,舱门打开,59岁的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走下飞机,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踏上中国国土的在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9.
应琛 《新民周刊》2023,(42):22-27
<正>百威亚太“链”动本土产业,更以场景为突破口,从酿造“好啤酒”到创造“美好生活”,为消费者创造快乐,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要知道,上海人也是很爱喝生啤的。彼时每逢夏天,上海的街头总能看到一群抱着热水瓶、拎着铜吊或钢精锅子在排队等散装啤酒的人。在上海,是要讲“零拷”的,不讲买的。拷散装啤酒,也从来只定点不定时。散啤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所以它隔夜就坏,因此市面上卖的绝对都是当日的酒。因为时间不确定,所以排队的人里也有帮家里大人拷生啤的小孩。他们中不乏回家路上偷喝上一口的。很多上海人的喝酒历史就是从此开端。  相似文献   

20.
王煜 《新民周刊》2024,(13):36-39
<正>随着“上帆”诞生,上海打造的自主品牌赛事“三上”全员就位。2024年3月31日,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滴水湖闭幕。随着“上帆”诞生,上海打造的自主品牌赛事“三上”(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全员就位。“三上”都是城市景观赛事,如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是办赛的一个重大考量。与“上马”“上艇”相比,帆船比赛对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