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改变以往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单一化和行政性倾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湖南省残联联合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及高校专家教授,针对残疾人就业心理及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探索建立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主、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多方位的社会用人单位与残疾人双向就业心理服务模式。该研究把湖南省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及相关的用人单位的管理层和员工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双向就业心理状态,希望找到解决用人单位与残疾人在就业选择时心理偏差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2.
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作者依托长江新里程计划“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对全国23个地市的655家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典型用人企业,就安置残疾人状况、安置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和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在详细深入了解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的落实情况,已就业残疾人的行业、岗位等分布情况,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差异等的基础上,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角度对进一步推进企业残疾人用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丹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公共就业服务与促进残疾人就业中国政府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中,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已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形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残疾人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机会,残疾人才能谋生存、求发展,才能实现"平等、参与、共享"。按比例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特别是《残疾人就业条例》出台以来,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越来越多的单位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就业工作,本刊特推出"就业服务"板块,旨在打造一个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信息平台。我们相信,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广大残疾职工都有很多的故事要讲。期待你们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就业政策是重要的社会政策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就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障碍。文章在社会政策视角下研究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指出我国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政策相对落后,残疾人就业援助政策存在局限,残疾人就业服务配套政策不足。文章结合发达国家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当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来改进相关政策,提出应逐步建立残疾人集中就业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和单位充分吸纳残疾人就业;应当建立起反残疾歧视制度;进一步创新残疾人就业政策;加大残疾人就业执法力度,严格贯彻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中国残疾人》2012,(1):44-45
正北京市残疾人就业服务系统开通北京市2011年11月30日首次开通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系统,覆盖全市347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19家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今后,北京的残疾人找工作能够像高校毕业生一样,有自己专门的"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0,(2):20-21
中国政府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中,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已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并已全面实行对全部劳动者免费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开局之年。为更多、更好地安排、扶持残疾人就业,同时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社会各界进一步理解、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经省残联理事会同意,河北省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带领全省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开  相似文献   

9.
就业,对残疾人来说是安身立命的依靠,是走向社会的充分体现,是残疾人发掘个人特长、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为了给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做好服务,黄石市残疾人就业中心注意克服“六个难点”,努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六合区现有持证残疾人103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3373人,占32.52%。目前,集中就业467人,推荐就业460人,自主创业366人,自谋职业306人。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六合区残联于2005年4月挂牌成立区残疾人就业管理所,2011年5月调整为科级全民事业单位。就业管理所人员不多,却在帮助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就业服务网络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着力打造覆盖全区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而基层残疾人就业,又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点。笔者作为乡镇残联工作者,虽屡次积极组织推广有关招聘活动,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推荐就业,但始终觉得收效甚微。下面就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基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焦作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要求,牢记服务宗旨,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开拓工作新领域,全市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形成了管理制度正规化、工作模式规范化,并在依法行政、残疾人事业技能培训和服务残疾人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4月18日,由吉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长春市残疾人培训就业中心、长春市高新区残联、吉林省民政厅民政工业办公室和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年春季残疾人就业专场洽谈会在长春市召开。62家用工单位参加了此次洽谈会,500多个招聘岗位  相似文献   

14.
帮助残疾人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根据有关文件的要求.于6月中、下旬组织专人分别到福建省劳动就业中心、三明市、将乐县、邵武市、顺昌县和福州市马尾区及部分失业残疾人家庭进行调研。着重围绕残疾人失业登记和劳务派遣工作.认真听取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失业残疾人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了解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存在的问题。所见所闻,收获颇大,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残疾人就业工作是社会总体劳动就业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环境障碍和自身缺陷的限制,残疾人就业面临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以青海省为例,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残疾人就业的行政法规不完善,监督和约束力不强,政府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能力有限。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覆盖面仅有20%左右。二是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岗位不足。在政府发布的就业信息中,残疾人很难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岗位。三是特殊教育学校设置不尽合理,残疾人文化素质较低,就业机会少。残疾儿童入学率与全省适龄儿童入学率相…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至今,武汉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创业培训近300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5%,创业成功率达60%,于多年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武汉模式"。一体化服务的无缝对接模式强化残疾人职业培训训前、训后及上岗后一体化服务,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是促进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武汉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市场调研、专项培训、推荐就业、跟踪服务"四位一体的残疾人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难当公务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难,残疾人就业更难,残疾人进入公务员队伍就业那是难上加难。”这是不少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的同志发自内心的感慨。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来,湖南省针对残疾人机体功能缺损、行动不便、顾虑较多、能力受限的宴际,连续两年存全省选择了40个不同类型的社区开展“残疾人就业在社区”试点,探索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便民网点、届家就业、庇护性就业、电子商务等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方式。试点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80%以上,走活了残疾人“就便就近”就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出台,无疑将对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然而如何让它尽快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好的影响?这还需要我们认真思  相似文献   

20.
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健全人相比文化水平较低、就业技能不高,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开发公益性岗位无疑是保障残疾人就业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所谓公益性岗位,指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对于残疾人来说,公益性岗位就业避免了直接生活救助形成的依赖性,有助于增强自强自立的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归属感。《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为440.5万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49722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