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念斌案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8年冤狱,4次死刑判决。2014年8月22日,念斌被无罪释放,理由并不像余祥林案、赵作海案那样因为“亡者归来”“真凶被抓”,而是因为疑罪从无。如果念斌案没有一个不屈不挠的姐姐、如果没有张燕生等律师的坚持、如果没有中央巡视组进驻福建、如果没有京港毒物专家的鼎力相助,念斌恐怕无法吃到今年中秋的月饼了。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5日晚7点。“中国影响性诉讼论坛——念斌案与中国刑辩”在清华大学明理楼举行。论坛尚未开始,阶梯会议室里已经座无虚席,连过道里、窗台上都是人。念斌案已经有了阶段性的结果,与会者关心的不仅仅是念斌个人的结局,更多的是对念斌案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34):42-43
2014年,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历时七年的念斌投毒案终获平反。就在一百三十七年前,另一场轰动中国的投毒大案也落下帷幕。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大清刑部七位堂官给光绪皇帝上了一份奏折,详细地禀告了杨乃武案的前因后果及拟议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22日,念斌案水落石出以后,我就有一种做这个新闻的冲动。这种本能的冲动源于:一个没有任何作案动机的人蒙冤被抓:各种受“命案必破”“速战速决”立功心理指使的警方漏洞百出地编造证据的荒唐;冤案查明,用纳税人的钱可以买单,办案人员仍高枕无忧地坐享立功邀赏之成而无任何追责;一个社会舆论反响如此强烈的冤案最终仍是不了了之,那些没有掀起波浪的冤案岂不是更加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药案尘埃落定。舆论的喧哗、网民的愤怒都成了如烟往事。但药案的法律标本意义并没有随着案件的审结而消灭。  相似文献   

6.
张剑  罗杰雄  胡诚 《人民公安》2006,(24):28-30
2006年10月.一个以盗窃电力、通信设施为主的盗窃团伙被湖北省武穴警方摧毁。警方共破获盗窃电力设施案80余起、盗窃通信基站设施案8起、盗窃农产品和汽车电瓶案件100余起。  相似文献   

7.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4,(12):36-37
女教师孟岚残忍杀害小学生一案于2013年12月3日由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孟岚因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南京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苏省建设斤原厅长徐其耀一案的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徐其耀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消息传来,震惊了全省各地。更震惊了养育他多年的家乡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2,(5):5-5
据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受理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死刑复核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查了全部卷宗材料,提讯了被告人,现已复核完毕。20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吴英死刑,将案件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相似文献   

10.
孙爱东 《半月谈》2005,(8):24-27
“佘祥林案”注定会成为中国法治史上一个标志性案件.湖北省京山县青年佘祥林。因为一起荒谬的涉嫌杀妻案被当地法院两次判处死刑.再审被改判为15年有期徒刑,在经过长达11年的监禁之后.因为妻子的意外归来而被释放。“佘祥林案”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也进一步凸显出加快我国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使类似的人间悲剧不再发生,如何完善我国的司法体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民意对于死刑案件的关注与发声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年。而药家鑫、李昌奎和夏峰俊案件的审理与判决,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民意的左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从陕西的药家鑫案,到云南的李昌奎案……近年来,几乎每一起热点案件发生后,都会形成民意与司法的冲突。当司法"撞"上民意,何去何从?2010年7月,云南"5·16"血案凶犯李昌奎被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判处死刑;2011年3月,云南省高院在二审中认为被告存在"自首"情节,改  相似文献   

13.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16):50-51
2011年4月22日,“药家鑫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药家鑫继续上诉,审判结果似乎扑朔迷离。抛开案件的结局不说,药家鑫留给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的疼痛,值得我们花更长的时间去反思。  相似文献   

14.
晓黎 《民主与法制》2010,(23):55-55
2010年11月6日至7日,由湖南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湖南醒龙律师事务所承办,湖南省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刑法第八修正案(草案)暨死刑案作证据规定高层论坛”在长沙举行。  相似文献   

15.
西安药家鑫一案可称得上是2011年度中国司法界最为轰动的案例了。药家鑫被判死刑,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的是,在药案的一审过程中,法庭发放“旁听人员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以下简称“意见表”)一举带给法律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公安部全国打黑办曾经面向全国通报的辽宁省宋鹏飞、任世伟、郝万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的宋鹏飞案终于尘埃落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宋鹏飞被依法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7.
王伟  李云峰 《人民论坛》2012,(11):74-75
死刑保留、限制论是当前中国死刑制度研究中的主流观点。通过对死刑保留论的分析可知,短期内废止死刑有其正当性,即死刑保留的理论依据"恫吓论"缺失道德支持,死刑吓阻犯罪功能不具有比较优势。应当从保障死刑犯的生命权出发废除死刑,或着手为废除死刑做准备,寻找能够确保社会安全的替代方案以取代死刑。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97刑法典仍存在重刑化倾向,表现在:控制死刑适用环境污染 有重大突破,死刑罪种没有大幅度削减,绝对确定的死刑规定有增无减,死刑量刑幅度过大。我国刑法中死刑过多,与国际轻刑化趋势不相符合,不利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死刑不仅有较大的副作用还可能在刑事诉讼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我国死刑居高不下的主观原因有封建重刑思想=传统价值观和刑罚观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不发达、社会治安状况严峻和刑事立法体制的制约是其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个案裁判的证成为主线进行考量,在药家鑫案判决形成中,裁判事实中的犯罪主体主观恶性和法规范适用裁量两方面均缺乏论证。裁判的量刑没有能充分考量犯罪事实和法规范作为裁判理由,而是被动地寻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支持,屈从于社会偏见的压力;因而没能成为一个在判决形成上有效证成、产生良好社会效果且能被普遍接受的裁判。  相似文献   

20.
警坛吹风     
警坛吹风要改革现行的破案责任制现行的破案责任制责任不清,大案市局破,中案分局破,小案派出所破,这种制度不合理。小案并不一定好破,大案并不一定难破,不能以案件大小来论。案件以大小来分,必然会推来推去,也容易造成现场临时协商确定主办单位的现象。现在有些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