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有句谚语:“人恃衣裳马恃鞍”.一身美观适体的衣服可以给人增添几分风采,一幅画又何尝不是如此?荣宝斋的诸“宝”之一——装裱就是为书画配制美丽的“衣衫”的一门艺术. 装裱,简称裱画;亦称“装禠”、“装潢”、“装池”、“裱褙”、以及“装褙裱轴”等.所谓“装”,是指为书画装潢门面,使画有天有地有框,有一身绢丝包缝的“衣裳”.所谓“裱”,是指用多层纸将书画加厚,使之延长寿命. 装裱是中国印刷界的一项专门技艺.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曾为荣宝斋题词说:“书画赖有装裱助,乃能挂壁增光辉”,从而把装裱技艺和书画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点了出来.书画墨宝必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流传和欣赏.因而装裱技艺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一幅书画如装裱时绫绢色彩和留“天地”的形式、内容不协调,不啻置书画于死地.清人陆时化曾痛心疾首地指出:“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初识张德茂,是一次朋友聚会。这位身材魁梧的西北汉子,从外表看上去一点了不像个书画家。言语不多但很简练,酒量大的惊人,谁敬他酒,他都会给足你面子一饮而尽。酣畅之后,朋友们起哄:让张德茂先生写字、画画。他会毫不犹豫地铺上纸,研上墨为大家写字、作画。不知哪位朋友随口说了一句:“这么好的字,在哪装裱?”张德茂叫来夫人说:“去,替他装裱好。”钱,自然也是张德茂先生自己掏。  相似文献   

3.
暗记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窗前那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作题:南岳风雨图。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一个细处。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美院毕业,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家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些…  相似文献   

4.
四岁的老人     
有一次,垴谢尔汗国王有事外出,路上碰到一个老人。 国王问:“你有多大岁数?” 老人回答;“大王万岁,我只有四岁。” 国王听了十分惊讶,说:“你这个老头,年纪这么大了还说谎,看样子,你不可能小于八十岁。” 老人回答,“大王,你估计得完全没错。不过八十  相似文献   

5.
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台湾台塑集团的董事长,是全球华人富豪当中的一位佼佼者。  相似文献   

6.
火花大王涂天喜确山县政协委员、县物价局副局长涂天喜,是一位出了名的火花收藏者,人送雅号一火花大王”。火花.雅称火柴盒艺术贴画。它不仅是商品.而巨也是艺术品。我国第一家火柴厂是1879年在广东佛山巧明厂创办的。从那时起.中华民国时期的“慈禧太后”、一五...  相似文献   

7.
浩鸣 《当代广西》2007,(8):59-59
秋天的季节,像一群候鸟,我们沿着北回归线和右江河谷平原,去看大王岭森林峡谷。神山要说大王岭是百色市的福地,一点也不过分。大王岭原始森林自然保  相似文献   

8.
“补白大王”郑逸梅,是民国以来,笔耕不辍的散文家,是见多识广,学富五车的杂家。此外,他还是一位老资格的电影人。  相似文献   

9.
本期要介绍两个企业家,一位是身价20亿元的面粉集团董事长,一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柚子大王”。  相似文献   

10.
张宇轩 《群众》2009,(2):37-38
句容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我市以境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以农业专业协会为纽带,不断创新培养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初步建立了一支5200多人的乡土人才队伍,涌现出全国劳模、“葡萄大王”方继生,“水蜜桃大王”杨修林,“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刘奎等一大批优秀乡土人才。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市高效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使句容成为“中国草莓之乡”、江苏特色农业大县,形成了“培育一批人才、兴起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1.
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一些情节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极有相似之处。那些为害人间的妖魔往往跟神仙和菩萨有关系。如平顶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看金炉、银炉的童子,通天河的魔头是观音菩萨莲花池的金鱼。这些为非作歹的家伙每当被悟空追根猛打时,他们的主子往往就出来“骂”一声“孽畜”,以收服为名进行保护之。  相似文献   

12.
镜心,是一种小画的名称。中国书画装裱有在画心四周镶加边框而不上轴的样式,也就是像将裱件装在镜框内的品式,叫镜心。“水竹邨人”呢?就是徐世昌。  相似文献   

13.
“毛绣大王”孙淑香张墨英在青岛莱西市,提起“毛绣大王”孙淑香,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孙淑香的出名不仅因为她是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三八”红旗手,青岛市人大代表,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更因为她的事业与莱西市乡乡村村的老百姓悉悉相关。47岁的孙淑香是...  相似文献   

14.
舒乙 《北京观察》2011,(5):38-41
老舍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收藏了一张画,装裱出来幅面非常长,一般的屋子根本挂不下,见过的人很少,基本不为外人所知。  相似文献   

15.
冯增木,今年三十七岁,是泰山脚下农民的儿子.这位山东大汉,现在是一位颇有成绩的中国书画装裱师.他成功地装裱过一万多幅字画,其中包括中国画坊和书法界不少巨匠的佳作.他还善画,他自画自裱的作品,常常被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友人和海外华侨.他的作品已流传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红薯大王”尚春生尚春生,许昌县尚集镇东街村农民、县政协委员。他于1995年秋,培育出高淀粉红薯“868”,单株产量11125公斤。1996年1月26日,他的这项成果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他因此被誉为“红薯大王”。尚春生1956年12月出生...  相似文献   

17.
吴守友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文革前,他在南昌五中读高中时是一名高材生,对数学、物理有着特别的兴趣,在学校有“数学大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解治秀 《北京观察》2013,(10):76-79
“瑞草芳华”是刘海粟大师为瑞芳老师题写的条幅.装裱后一直挂在瑞芳老师家客厅正中的墙上。”瑞草芳华”这四个大字是对瑞芳老师光辉一生真实贴切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此情可动天     
这是两位同样杰出的青年——一位是有“排雷大王”美誉的军中男儿,一位是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湘江妹子。这里讲述的就是他们那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20.
“领带大王”与“饭后打包”似乎很难扯到一块儿。众所周知,有“领带大王”之称的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乃亿万富翁,其财富多到几辈子都用不完。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富翁,饭后还会打包吗?是的,一点也不假。据8月18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日前,曾宪梓与应邀赴港的贫困大学生共进午餐,饭后,他亲手将桌上没吃完的点心收集打包,甚至将邻桌没吃完的点心也一并带走。或问:亿万富翁饭后打包,不觉得“寒碜”吗?也未免太没有“面子”了吧!其实不然,有钱未必一定要浪费。我揣测,曾宪梓之所以要这样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他早已养成了一种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