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美国的对华战略目标是美国经济利益、战略利益与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中美关系的发展正是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目标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美关系问题,也是未来可能导致中美对抗和冲突的问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发展同美国的关系,但决不允许事关中国根本利益的台湾问题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2.
世界贸易组织号称“经济联合国” , 是台湾迄今加入的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从 台湾问题在该组织的演变来看,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台湾问题最为复杂、耗时最长、牵涉因素最多。 在大陆、台湾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再回顾加入的历程,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研读世界贸易组织的 台湾问题, 对于打击台湾当局的“台独”企图也许更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一些论著多认为归有光的散文“题材狭窄”,“缺乏深广的现实内容”。其实,归有光散文创作体裁多样,题材涉及面相当广泛;其回忆往事,悼念亲人之抒情记叙小品文恰恰是对我国传统散文题材领域的创新、拓宽和发展;此外,归氏在文艺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并且呈现多种区域经济整合模式。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台湾作为东亚地区较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虽然积极争取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但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与政治的敏感性,一直处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边缘,也由此产生海峡两岸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互动问题及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适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日美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日美同盟以中国为“战略对手”进行战略性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战略构成重大挑战,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构成威胁,同时日美同盟以台湾问题为利益指向,严重干涉中国主权、阻挠中国和平统一。面对挑战,中国外交战略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与日美建立更多的“共生利益”,加强相互依存度;正确处理台湾问题,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施“伙伴战略”,推进中国外交战略建设;并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增强综合国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先生写过不少与美食有关的文学作品,地道,有滋味,久读不腻。汪先生写吃的文章大概有两类:一是专门写吃,譬如,散文《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手把羊肉》等等;一是在小说或散文里涉及到了吃,譬如,散文《老舍先生》,汪先生写在老舍先生家吃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同时,保持台海相对和平也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将可能进入一个更为复杂,而冲突却有所缓解的新阶段.但由于美国不可能停止插手、干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将继续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不过,中美双方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发展中美更广泛的合作,符合双方在21世纪初期和更长时期的利益.这决定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美国坚持插手、干涉台湾问题,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最敏感、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但其影响呈递减趋势.作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中美两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表明双方选择了不对抗的立场.同时,中美之间正在形成新的重大共同利益,虽然美国仍将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施加影响,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干扰也将继续存在,但总体来看其影响将逐渐减弱,其对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干扰是有限的、可控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为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吕耀东  鞠佳颖 《和平与发展》2023,(5):128-149+177
自2015年“存亡危机事态”概念的提出,到2021年宣称“台湾有事”会引发“存亡危机事态”,日本从国内立法角度为介入台湾问题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存亡危机事态”作为一个动态化的变量,当其事态尚未达到严重程度时,日本政府将其认定为“重要影响事态”;当其事态严重时,又将其认定为“武力攻击事态”。针对“台湾有事”,日本政府倾向以“存亡危机事态”“重要影响事态”或“武力攻击事态”予以认定,但受政治右倾化、国家利益导向、日美同盟等因素影响,又往往会出现恣意解释“事态”的倾向,实质是为其武力介入台海寻找最有利的说辞,也是为其借台湾问题随美遏华制造借口。日本通过舆论造势、加强立法、强化日美同盟机制等举措,加大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力度,势必会严重冲击中日关系和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来,中华的民俗节日无不用热烈隆重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营造着“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喜庆欢乐景象。2011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辽宁台湾文化周”在台湾成功举办,正如一束艳丽的节日烟火,闪耀在台北的夜空,以其饱含的蓬勃发展力量、浓郁关东风情和深厚文化底蕴,为台湾人民增添了一份新春的喜悦和祝福。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台湾探亲时,从住地台中市到几个著名风景区游览,曾经三次光顾南投县埔里镇,还曾停车观景和购买水果,虽然时间不长,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可是,在世纪末的“9.21”台湾大地震中,位于震中的埔里,房屋大批倒塌,死伤数百人,全镇七万余居民顿成灾民。据报导描述:这场地震,把这座绿草红花的亚热带小镇,顿时涂上了灾难的灰色,倾斜的楼房,成堆的瓦砾,隆起的道路,黑色的裂缝,烟火的焦臭……灾情尤为惨重。时闻此情此景,曾令我们牵挂、震惊不已!为了纪念这三次短暂的造访,遥对埔里骨肉同胞聊表关切、慰问之情,特此…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香港、澳门与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山水相依,骨肉相连.现在香港、澳门问题按"一国两制"的方针已成功地解决了,但是台湾问题的解决还存在重重障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3.
名人的家书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哀婉动情的吟唱,曾令多少游子饮泪思归!家书维系着人间亲情的光芒,是几千年来亲情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历代文人的悉心呵护下,我们保存了简牍、石刻、拓片、文献等多种类型的家书实物。  相似文献   

14.
克石 《海内与海外》2009,(11):40-4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章回小说大家,一生除散文、随笔、画论、诗词外,共著有中长篇小说110余部,超过三千万字,这个纪录迄今为止无人超越。  相似文献   

15.
关国全球战略和台湾问题引起世人高度关注。作者从美国全球战略、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过程、美国新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趋势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在事关全局的问题上,美国的单边主义与时代潮流相悖。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美国要慎思利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广西工业发展及对东盟贸易投资现状、台湾对东盟经贸发展现状和东盟工业发展及贸易进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与台湾工业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面向东盟市场的桂台工业合作对接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7.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 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 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 一致, 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 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 的是, 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散文尤其是他的后期散文, 明显地受到了英国随笔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所身践力 行的“ 美文” 理念、在闲适中真诚地与读者交流的“ 谈话”风格, 以及幽默睿智的叙事品格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俄国现代化运动中产生的“思想性散文”,在19—20世纪之交白银时代得到了空前繁荣:因为“高尔基之争”和《路标集》之争显示了这种文体表达俄罗斯民族性问题的魅力,由此引发用感性措辞表述俄罗斯思想、革命、传统、现代主义等重大问题的潮流,从而使得俄罗斯民族性问题自然成为社会公共论题,思想性散文也随之成为跨越文体的公共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散文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散文主要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两种。抒情散文是通过抒情方法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中既有托物言志的,也有以景抒情的,一般都应细腻、清新、真切,甚至要追求诗意。叙事散文有记人、叙事、状物三种情况,要求人们汰除繁枝密蔓,抓住重点细节,还要求人们以抒情的方式叙事,要有感慨与含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