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期,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反全球化"动向日益突出,表现在拒绝外来移民、要回国家主权、压制新兴国家等方面,主要原因在于内部贫富分化加剧以及外来竞争压力。由于资本逐利本性和技术进步前景不会改变,"反全球化"不会逆转全球化潮流,但可能促全球化进入"盘整期",短期看速度会有所放缓,中长期看可能更多体现"公平因素"。透过"反全球化"现象还可看出,全球化和世界经济要平稳健康发展,还需要在深层次上讨论和解决国际经济秩序变革、国家发展模式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 ,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也有严重失误 ,主要原因在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次大战后 ,资本主义表现了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垄断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固有矛盾并无改变。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必须坚持独立和主权 ,加强合作。马克思主义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在二十世纪有新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化时代的非传统危机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球化时代 ,绝大多数危机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化 ,而大多数危机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所以这些危机需要全球化的管理。非传统的危机与危机管理则主要是指危机的类型、危机管理目标、危机管理的参与者与管理方式正在逐步超越传统的框架 ,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全球化背景下的非传统危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社会生活的日常管理机制 ,强化民众的心理素质和危机意识。它固然可以借助更多的科技手段和日常化的社会管理机制 ,但在全球化复杂背景下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其目标与效益。尽管全球化非传统危机管理时代已经来临 ,但危机管理中的国家特色不是在消退 ,而是在加强。这种特色也是对国际化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欧国家迈上了经济转轨之路,纷纷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逐步走上了加速发展的道路.然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中东欧国家普遍受到冲击.中东欧国家之所以在劫难逃,主要是由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可以说,导致这些国家遭受厄运的罪魁祸首就是"高外资、高举债"的发展模式.因此,...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从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社会领域,资本主义的制度困境充分显现.国家资本主义的泛滥、金融资本主义的失控加上社会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等因素共同导致当前的困境.西方国家面临重建资本主义秩序的任务,主流方向仍是对现行制度弊端进行修补,而不是推翻另建.  相似文献   

6.
自获得独立以后,乌克兰社会就面临着从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乌克兰的社会转型在政治方面可以理解为构建现代国家的过程,不仅要进行民族-国家的重新构建,而且还要进行民主-国家的构建。社会的转型造成了乌克兰社会在历史宗教文化上的认同矛盾,经济发展上的道路之争,在政治上的民主危机。这三个方面的矛盾演化成为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危机。通过分析乌克兰出现的国家认同危机,笔者认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国家认同差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政治家如何去处置。乌克兰政治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过激言行是导致民族国家认同差异问题演化成为危机的关键,而民族认同危机又增加了民主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朱旭红 《国际观察》2006,1(6):28-35
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的客观发展趋势,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积极意义,又带来了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是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力量共同存在,所以,无法得出全球化的未来就是资本主义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金融全球化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战略,它对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杀伤力,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巨大的危险性。2008年,由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泡沫蔓延全球,墨西哥也难逃厄运。墨西哥在最近的福克斯和卡尔德龙两届政府时期,其金融体系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金融安全完全掌握在西方金融机构和金融寡头手里。当西方国家在反思金融全球化的危害时,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反思金融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型全球化的实质是对西方化的再平衡,而金砖国家是再平衡的主要力量代表。新型全球化目前虽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发展是全方位的,表现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金砖国家的发展受到以西方发达国家代表的现代化模式的冲击与塑造,在吸收其精髓的同时,也对其做出了反应和重塑。金砖国家崛起的宗旨并非要颠覆或改变西方模式,而是通过制衡该模式进而丰富全球化的进程,最终形成多元和平共处的格局。在这个意义上,那种由强势的西方模式主导的全球化模式将很难延续,新型全球化的过程将是一个力量、价值更为多元的互相建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上半期,拉丁美洲经济陷入了危机。这一危机,不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结构性的发展危机。它是由拉美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并且在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催化下臻于成熟。拉美经济发展危机的表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百年曲折、渐进的发展,以及战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拉美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业化已经奠定良好基础,农业现代化进程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地区,经济结构得到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金融和经济的范围,涉及国际格局、经济全球化、国际秩序、国际机制、国际思潮、新兴经济体、大国关系、发展模式、文化多样性、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方方面面。当前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变革。在大变革中,国际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及发展模式多样化向广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战后特别是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迅猛发展。这种发展引起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社会阶级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些显著变化。对此,比利时学者厄尔奈斯特·曼德尔在其所著的《晚期资本主义》中,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在这本书一开始就指出,本书的中心目的之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战后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长期迅速发展的原因,同时,证实这一时期存在着“固有限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限制注定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另一次日趋高涨的社会经济危机浪潮,其特点是总增长率降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的较量,国家形象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变量。国家形象对于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国家形象既是一种“软实力”,又同国家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国家形象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参与程度以及凭借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能力。中国在全球化时代谋求和平发展,必须与国际社会建立开放、温和的良性互动关系,欲达此目的,中国必须重视“国家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战后初期美国积极在西半球编织反共防务安全体系。与此相比,美国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援助需求消极怠慢,对它们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视而不见,采取了“贸易而非援助”的经济政策,激化了美拉矛盾。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拉美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和土改等民族主义改革,并同苏联加强贸易往来,反美反独裁的游击运动风起云涌。在美国看来,这与其在西半球的经济安全和反共战略相悖。为了化解危机,美国一方面以反共和集体安全为名,对“敌对”政权进行军事干预,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调整自身政策,加大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援助力度。不论怎样,谋求和巩固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始终是美国制定拉美政策的根本目的,安全和稳定是其维护的主要利益。在理论上,只有拉美国家的深层经济发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消除不稳定的隐患,所以,美国国家安全与拉美地区发展是并行不悖的。但在现实中,由于拉美国家的既得利益集团与美国关系密切,美国不可能切实推进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同时美国又常以安全防务政策化解由经济发展引发的拉美问题,这种立场上的偏差注定了美国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的“无效性”,而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5.
一、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加速深化的趋势,逐浪于全球化大潮中的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其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展的产物。它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产生和发展,也必定被深深打上资本的烙印。从根本上讲,它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全球化的两重性就在于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为发达国家加强全球经济霸权…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年轻学者贾瑞霞撰写的《中东欧国家区域经济合作转型》~①一书是我国学者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取得的一项新成果。该书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探讨中东欧国家从经互会到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东欧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转型折射了区域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中东欧国家区域经济合作转型是对国际格局变化以及全球化的理性应对。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受到的波及也从一个  相似文献   

17.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与理论诠释 20世纪60年代复兴的新自由主义使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地区性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濒濒发生.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最近的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如何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冲击?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这种趋势在21世纪初期已有加快发展的势头.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只有12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RTA).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反全球化声音日益高涨,且主要来自曾经主导全球化的美英等国家。美英等国家何以遭到全球化的反噬?本文认为,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收入分配三个方面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不再仅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对发达国家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导致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风险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阶段:西方统治精英的全球主义共识大大削弱,市场逻辑与国家逻辑进入重新博弈阶段,全球经济治理呈现进一步碎片化趋势。与此相对应,东亚地区由于一方面对全球化仍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因其在传统全球化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再加上地区大国中国的责任担当,或有可能引领一种更加包容  相似文献   

19.
在此想提一提我眼中的新时代。 我在今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新时代来临的原因和特征,准确的说,新时代是指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乃至整个国际关系中的“新对立时代”。 除了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数十亿民众政治觉醒和参政积极性的提高,国际安全领域可操控性的下降,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的旧有裂痕,富国和穷国之间弥久的南北矛盾外,还有两大最尖锐的竞争也加入进来:这便是能源之争和自由民主流派的老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迅速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东南亚国家旅游业跨国合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被视为“无烟工业”、“朝阳工业”的旅游业,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东南亚国家更是把旅游业作为赚取外汇的拳头产业。这种状况不独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传统的旅游国家是如此,即便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开始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也概莫能外。目前,东南亚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正突破一国的畛域,走向跨国合作。本文对东南亚国家旅游业的跨国合作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一、东南亚国家旅游业跨国合作的可操作性东南亚旅游业跨国合作的发展走势,除了受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大环境的影响外,也与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