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在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上一直缺少科学、规范的参考。本文以我国文学作品及现实生活中的翻译实例为例,探讨将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应用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可行性,认为适当地运用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策略能帮助译者更好地胜任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公示语是公开面对公众的标识语、提示语、指示语、警示语的统称。它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实用性文体,其目的在于把各种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公众,以实现其相应的应用示意功能。翻译公示语是为了用目的语有效地传递源语信息,使公示语译文实现与源语同样的功能和目的。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否规范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译文能否准确地传递源语信息、是否会影响对外交流、甚至是否会影响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本文以南宁市公示语英译为例,探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对公示语英译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公示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博览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和投资合作。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翻译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沟通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的几种应用文—新闻报道、演说和地方特色介绍为例,结合语域理论,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从语场、语旨和语式几方面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掌握这几种应用文的特点,翻译时考虑到各个因素,以使译文能真正传达原文意思又不失通顺流利。  相似文献   

4.
李超 《东南亚纵横》2009,(11):123-127
清末,随着西学东渐,大规模的翻译工作开展起来,随着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从“器物”深入到“制度”,在社会的现实需要下,清末的法政翻译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海防时期到洋务运动,法政翻译缓慢起步,从维新变法到清末修律再到预备立宪,法政翻译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从起步阶段到迅速发展阶段,法政翻译逐渐成为翻译活动的重点。法政书籍的翻译,对清末的变法修律,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是我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种主要翻译方法。归化法和异化法并无优劣之 别, 高低之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莱斯和费米尔认为, 目的原则是翻译活动中的最高原则, 翻译方法和 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决定。通过对莎士比亚第65首十四行诗进行归化和异化的对比分析, 可 以得出结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种翻译策略由各自的翻译目的所决定, 即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 都有其存在 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越南毗邻而居 ,有陆界和海疆相连。有史以来两国官方和民间都有很密切的交往 ,由于语言不通 ,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一样 ,要通过翻译交流思想 ,这一段历史很有回顾的必要 ,借此巩固、发展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交流。翻译的准确与错误会直接影响到双方交流的顺利进行与否。翻译一般是甲种语言转换成乙种语言 ,反之 ,乙种语言又转换为甲种语言。但是 ,在公元1世纪前后 ,因交通、通讯等条件的限制 ,我国中原一带的人与越南先民的接触有限 ,所以“凡交趾所统 ,虽属郡县 ,而言语各异 ,重译乃通。人如禽兽 ,长幼无别。项髻…  相似文献   

7.
会展企业简介是参会企业借助会展平台展示企业风貌,传递商业信息的手段。会展企业简介翻译要全面考虑参会企业的目的、意图及参会客商的文化差异和审美意识,以参会客商为中心,关注参会客商的期待视野,实现参会客商与企业简介的"视野融合"。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讨论会展企业简介的翻译,从信息效度、文体结构、审美差异等方面探讨其翻译原则和方法,旨在发挥企业简介的呼唤诱导作用,提升企业形象,实现其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外事和翻译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从外事口译着眼,分析了外事翻译所应具备的素质和技巧,包括外事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互联网在翻译方面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进程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世界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遇意味着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不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国家文化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国际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但是国际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威胁世界和平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国际因素依然活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跨文化翻译涉及文化间的交流,对文化安全负有责任。跨文化翻译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文化安全意识,并将其与跨文化语境意识结合起来,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出发,提升翻译的语言水平,尊重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模式。跨文化翻译事业要重点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打破“沉默的螺旋”。跨文化翻译要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在推进翻译事业的过程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坚定中国模式和文化产品的自信心。跨文化翻译事业将融入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通过对精品文化的内外流通严格把关,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翻译研究中一直以译者角色和翻译标准为重点, 很少涉及读者的角色。翻译的本质 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由此决定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交际中 读者角色和译者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及读者与翻译标准的关系, 提出了对目标读者的几种分类 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日中国劳工研究中的日文资料使用问题首先是翻译问题。在通常的情况下 ,外文翻译一般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但历史资料的翻译则应以“信、达”为最高原则。除此而外确认资料本身的准确性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已有的中文翻译和重要日文资料《外务省报告书》中有诸多错误 ,对此应予以纠正 ,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2.
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 由此引发了对翻译标准的争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充 分考虑到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这一重要因素, 是“ 信 、 达 、 雅” 等标准的具体化 、 科学化。这一理论对 汉语习语的英译尤其具有指导价值 。按照功能对等的标准, 汉语习语在英译时可分为6 种情况, 应 分别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翻译观与公示语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世界也更急切地想要了解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翻译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需求日益增长,使用英语的范围日益扩大,公共场所的汉英公示语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人(作家、译者、读者)永远是翻译研究的中心, 而译者又处于重中之重, 他既对作者 负责, 又对读者负责, 并系读者与作者的责任与一身。对原作者而言, 他是读者, 而对读者而言, 他 又是作者。在任何情况下, 译者不能自行扭曲、误解、绕过、略去任何实际意义,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却随时随地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对译者的矛盾处境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现阶段的翻译实践中, 人的主观创造性(艺术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起决定性作 用;所以, 它决定翻译的性质是艺术, 而不是科学。将来, 如果机器翻译成功了, 客观规律性(科学 性)就转而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起决定性作用, 翻译就可以成为科学了, 但是, 语言的任意性符号 系统(arbitrary symbols)的本质, 决定机器翻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 翻译不可能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6.
印度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的译介还不到一个世纪。由于语言的问题,中国学界只有极少数人从事梵语诗学的翻译和介绍。迄今为止,这种翻译介绍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伴随对梵语诗学的译介,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梵语诗学的系统研究或专题研究,有的学者还进行中印、印西诗学比较研究。这使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逐渐受到关注。还有两住学者利用梵语诗学进行文本阐释。  相似文献   

17.
纪可 《东南亚纵横》2009,(11):112-115
自建广西-东盟平行语料库对当地翻译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并实用可行。与大型通用语料库相比,自建的专用平行语料库针对性更强,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翻译教学和培训中可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研究生参与建设语料库能激发他们进一步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等于创作, 它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翻译中的可接受性问题既牵涉到译文词语给译文读者的感受 是否与原文词语给原文读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问题, 也有该词用在译文中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惯用法问题。可接 受性往往表现为不同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英汉习语在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习俗 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翻译英汉习语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 即直译法、 意译法、直意结合译法、增注释译法、减译法、等值译法, 才能使译文既达意, 又能保持原习语的民族 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侨民作家别列列申是一位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俄国诗人,他同时还是一名翻译家,翻译了许多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节妇吟》就是其中的一首,收录在其翻译的诗歌集《团扇诗》中。译作《节妇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诗的形式特征,尽可能体现了原诗的意境,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让俄国读者充分领略到了中国唐诗的风韵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