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诗艺术对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毛泽东的政治生涯、著述撰文、诗词创作, 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毛泽东非常熟悉、喜爱和重视唐诗艺术,并进行唐诗的考证工作, 可谓一位唐诗艺术研究专家。他经常在现实 政治、外交等活动中, 称引、发挥唐诗, 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其诗词创作, 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 以及杜牧等唐代诗人的诗歌艺术成就, 都有很多的继承和发展,大量化用、隐括唐代诗人的清词丽句, 融入自己 诗词艺术境界之中,做到了锻冶唐诗之辞、自铸我之文字, 可谓出蓝生冰, 为我们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发挥唐诗 艺术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2.
《诗经》雅诗绝大部分为抒情诗, 包括颂美诗和怨刺诗, 怨刺诗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天命的怀 疑, 以杰出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文人诗歌抒情传统的形成。雅诗的成就和地位至今仍未得到充分地认识。实际 上雅诗的成就绝不逊色于风诗, 其对后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风诗。十五国风是中国民歌的第一个高峰, 雅诗则是中 国文人诗的第一个高峰, 二者都是《诗经》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角度论述抗战诗歌精神风格的总体发展及历史贡献,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本文认为,抗战新诗在继承五四新诗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近代史以来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历史主题和时代要求。抗战前期和中后期诗坛上精神风格的不同变化,既反映了历史的合理性,又包含着历史的不成熟性。抗战新诗至少有两点给我们以启示:一是真正的民族解放必须有赖于社会解放;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顽强生存精神不可轻侮。这后一点,对敌人是个教训,对历史则是一条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鉴赏家。美术作品中,鲁迅最钟爱版画。作为中国新兴木刻的倡导者,鲁迅主张木刻艺术两翼并重:一是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使现代创作别开生面,因此编印、翻刻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等传统木刻,收集、研究汉代石刻画像等中国古代美术遗存;一是引进外国版画作品,供青年美术工作者参考,使本土创作更加丰满。因此,他或通过中外书店直接订购,或委  相似文献   

5.
李秀生是位勤奋的作家,他能写诗,又能写小说,在两个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冬末的花朵》是李秀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书写人生感悟的诗集,自然也是诗人在现实中人生追求的体现。诗集名为“冬末的花朵”,“冬末”也是“早春”,实际上这也是早春的花朵,说明他的诗具有萌发力,也寓意着诗人情感的感染力和诗的张力。这部诗集里的诗在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6.
"诗人的祖国/祖国的诗人/长着一双三岁孩童的大眼睛/却用百岁老人的双鬓思索……"欣喜读到彭俐的诗集《我和祖国》,仿佛看到一位骑着白天鹅的清纯少年翱翔在诗的蓝天,对祖国,对所爱的一切,深情吟唱着爱的颂歌。诗人用少年纯净澄澈的激情歌唱;用哲人深刻邃远的思辩说理;用诗的纷呈意象和优美语言抒情,将情、理、美融合于诗,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大爱无疆的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7.
胡春香是越南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位女诗人。她的诗审美纯粹大方,表达的女性渴望动人肺腑。她洒脱不拘的秉性和挑战世俗的精神使她的诗具有特立独行的风格和不同凡响的自然意趣。胡春香喃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多元的人文意识为越南评论者津津乐道,诗人的诗也因此广受越南民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正清代的李渔,是一个才华横溢又博学多识的文人。他是一位小说家,又是一位诗人,也是一名历史学家,更是一名杰出的戏曲家,他创作的戏剧流传至今仍有18种,其中一些剧本还在上演。真正使得他能够在中国文学史留有一席之地的,就是他在戏曲理论方面的成就。在李渔的杂著《闲情偶记》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根据自己创作及演出实践,具有  相似文献   

9.
小川环树的宋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川环树是日本最重要的宋诗研究者之一,他在宋诗文献整理、宋诗人的构成、宋诗的题材取向、宋诗的艺术特色、宋诗的流变、苏轼诗个案研究及对我国宋诗研究成果的推介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引导了日本学界的宋诗研究,对我国的宋诗研究颇具参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国古代"三唐诗人"致力于学习中国唐诗,努力将自己的诗风与唐诗接近,在唐代诗人中,杜甫的诗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典范。李达与杜甫的人生遭际类似,一生处于社会底层,抑郁不得志,他的《柳摠戎紫骝马歌》是赠与知己友人柳珩的诗.表达了一个远离于主流社会的局外人的悲哀。他借鉴了杜甫诗中的"马"意象,但又有所不同。杜甫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马"的形象映射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李达的诗中只是以一个叙事者的身份状物抒情,没有达到杜甫的意象高度,李达虽然模仿了唐诗,但并没有完全悟透其中滋味。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侧面,揭示韩国古代三唐诗人在接受中国唐代诗歌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说:“诗是人存在的栖居之地”,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诗意的栖居之地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本原,而怎样诗意地栖居,寻找诗意栖居之地的过程就是一种探求生命存在,寻找生命家园的精神历程。旅美诗人王性初就是这样一位用诗性之笔执着地奏响生命乐曲的人,透过他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蕴  相似文献   

12.
在但丁故居     
“万物行动之源———上帝,把荣耀渗透于全宇宙,在各地发光,或多或少,因地而异。”这是但丁《神曲·天堂篇》的开头三句。没有想到,这三行诗竟成了我们访问但丁故居的序曲。我们是12月2日到佛罗伦萨的。在赴佛市途中,为消除团员疲劳,有人提议轮流表演节目。那时,我满脑子都是与这城市连在一起的两位最伟大人物的形象,一位是米开朗基罗,一位就是但丁。我在1962年大学学习期间,曾神秘地拜读他的《神曲》三部曲。40年后的今天,其它的诗句都被时光之水冲得一塌糊涂了,惟有《天堂篇》的第一歌《但丁与贝娅特丽丝同登天堂》的开头,却光闪闪醒目如…  相似文献   

13.
当诗歌艺术的皇冠不再 辉煌,诗人不再成为时代的 宠儿时,能够甘于寂寞、依然 钟情于缪斯并坚守着精神家 园的诗人,是令人敬佩的。马 克或许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 军旅诗人。 认识马克已有十几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我在副刊当编辑时,就开始接触他的诗歌作品了。他常来送稿,言语不多,总是微微一笑,来来往往,彼此也就熟悉了。我对他的创作也就有了些认识。或许,由于我自身也喜欢诗歌创作的缘故,于是便和各地的诗友们有了更多的联系。那时,我们在报纸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人民创造了我国独特的针刺麻醉。这一新成就,是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伟大指示,走我国自己医学发展道路的光辉范例,是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伟大胜利。目前兽医界也大量地开展了针刺麻醉研究工作,针刺麻醉的应用也日益在推广。但针刺麻醉这一新生事物,在当前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针麻效果还存在“三关”问题;针麻原理有待进一步阐明。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侨民作家别列列申是一位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俄国诗人,他同时还是一名翻译家,翻译了许多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节妇吟》就是其中的一首,收录在其翻译的诗歌集《团扇诗》中。译作《节妇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诗的形式特征,尽可能体现了原诗的意境,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让俄国读者充分领略到了中国唐诗的风韵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世界,改变了生活。面对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圆满收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由衷地为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17.
福康 《海内与海外》2008,(10):74-75
上海昆剧院将晋京演出全本《牡丹亭》,久已仰慕,届时必往一观。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  相似文献   

18.
正喜欢诗歌的人,用诗歌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热爱诗歌创作的人,内心世界大多是强大的。那么曲折漫长的诗路,没有千难不憷万苦不辞的精神,怎么能一首又一首地写下去呢?扛着梦想,与诗歌狭路相逢的诗人马克,已经在诗路上走上30多年了。多年的军旅生涯,不可涂改的底色马克早年主要的作品,大都是写军旅生活的,  相似文献   

19.
正彭俐是以写新体诗见长的,我30多年前认识他的时候即如此。同时他还是评论家,有过著作,文名远播,不是浪得虚名。近来读到他新出版的诗集《诗画谱名医——燕京百位名医传》,皆以诗作传,每人七字八行,医家之名字皆藏头,有韵(但非旧体诗韵脚),并高度概括每一个人的学术成就。109人以五行——水、木、金、火、土分章,皆为大家,诸如施今墨、萧龙友、陈莲舫、刘渡舟、蒲辅周、孔伯华、岳美中、叶心清、祝湛予、关幼波、方和谦等等,真是群星灿烂,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为追求理想的人生形态,为寻找幸福的生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遗憾的是诗人没能走出思想的困境,没能实现理想就匆匆离去了。通过徐志摩单纯信仰在其诗作中的体现,以及诗人在思想和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努力、幻灭、失败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理想只是由一种单纯信仰支撑起来的“沙滩上的一朵鲜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徐志摩对“爱、自由、美”三位一体单纯信仰的热切追求,虽然为自己埋下了悲剧命运的种子,但却又成为其诗歌创作艺术魅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