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生生”理念是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的起点和基石.“生生”理念衍生出敬重、尽性、和谐三大生命伦理原则.敬重原则,即对生命起源的敬重、对天地间万物的敬重、对天地人相通的敬重.在敬重原则的指引下,悲天悯人,珍重生命就成为儒家的重要思想.尽性原则,即万物各尽其性分.它要求发挥人作为人以及物作为物的特殊作用,使天地正常运转,万物健康发育.和谐原则,即人要顺从自然以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其目的在于造就一种万物繁庶、社会太平、宇宙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敬畏     
人是要有敬畏心的。此处的敬,是敬重、崇敬、尊敬;畏,是畏惧、正视。辞典上解释,又敬重又畏惧曰敬畏。 今天.我们要敬畏什么呢? 首先,要敬畏人生,敬畏生命。人生漫长,却也短暂,关键处只有几步。人生的本钱是生命,生命在,价值才在;生命强,价值才强。生命没有了,人生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张载作词、徐敏作曲、我演唱的《圣贤颂》与大家见面了。最近两年,我在昆明、香港、北京、长沙、宁波、温州、衡阳和邵阳等地向四万多人解读,向古圣先贤学习治国安邦。为天地立心是大宇宙观,敬畏敬重,天人合一;为生民立命是大生命观,平等博爱,善待众生;  相似文献   

4.
敬畏自然     
许金芳 《今日浙江》2013,(16):50-50
一段时间以来,浙江遭遇罕见连续高温,"酷暑难当"。这时刻提醒我们,自然灾害始终如影随行。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对自然、天地的敬畏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本源的敬重与客观规律的尊重。天地有大畏而不言。事实上,天地对于人类也有大德而不言。人类不能将自然界的一切据为己有,而应该以审美的、情感的态  相似文献   

5.
戴圣鹏 《前沿》2008,(10):128-130
对道德充满敬畏之情是康德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德实践主体内心对道德律的敬重与畏惧。  相似文献   

6.
谢雄伟 《求索》2007,(8):107-108
紧急避险制度是允许行为人通过牺牲较小合法权益的避险行为来避免较大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由于生命权的特殊性,生命之间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具有不可衡量性。因此,在紧急避险中,不允许实施牺牲他人生命的避险行为。但鉴于生命冲突情形中,该种避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而且行为人缺乏期待可能性,故对其可以不以犯罪论处。  相似文献   

7.
洪克敏代表,长年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她用那颗滚烫的心和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温暖了广大选民及那些素不相识的求助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敬重和爱戴。  相似文献   

8.
声音     
《人民公安》2012,(2):5-5
我们的GDP赶超了别人,但对历史的敬重、敬仰、尊重、珍爱,却比不上别人,为什么大家不觉得这件事丢人呢?——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讲述自己做口述历史的初衰  相似文献   

9.
忠心     
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轿夫老周是巴金一生中最敬重的人。  相似文献   

10.
白雉山 《世纪行》2010,(6):19-21
<正>"诗书敬重吴荀芷,共赏苍松倔性情。"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著名老诗人马万祺先生题赠吴丈蜀先生的诗句。"倔"者,怪也。老诗人不仅对吴的"诗书"才华表示敬重,而且对其  相似文献   

11.
七年之变     
<正>不经意间,2008年5月12日那场天地同悲的特大地震灾害已然七年。在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别的纪念之日,在这个缅怀万千生命的祭礼上,人们再一次敬立着,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默默悼念那些化为青山绿水,化为漫山杜鹃,化为七彩蝴蝶的同胞们。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者的警醒,对灾害的思考。七年时光,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瞬间,但也足以让沧海变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4月)1日自治区主席咸辉到自治区安监局调研,并主持召开自治区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地、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重的态度,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一项不能漏,监管整改责任一丝不能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自治区副主席马  相似文献   

13.
他,鲜为人知。一位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青年职工,却在一位8岁的维吾尔族孩子不慎落水,年幼的生命危在旦夕的紧急时候,毫不犹豫地跳进湍急的水渠,舍己救人,献出了他年仅31岁的生命……于是,一个被人们敬重并缅怀的闪亮名字——朱丰儒,不胫而走,四处传扬。诗人臧克家有句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14.
刘俊恒 《前进》2008,(10):37-38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煤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工生命高于一切。只有确实保障职工生命,使职工在工作中有一种安全感,生活上有一种归属感,才能使企业像“磁场”一样对职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研究和探讨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对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有效地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夯实文化安全基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6,(3):66-66
孙运璇先生学养深厚.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多年来关心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努力促进两岸谈判和交流交往,令人敬重。孙运璇先生逝世后,2月15日.中台办、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致电俞蕙萱女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对孙运璇先生逝世深表哀悼。  相似文献   

16.
王嘉军 《黄埔》2009,(1):15-15
2008年10月25日,突然收到志仁兄发来他父亲李运昌24日晚去世的短信。惊闻噩耗,我顿入哀思,一位我敬重的老革命走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浙江省东阳市江北街道上卢小学的师生和家长一直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因为深受大家爱戴和敬重的华老师永远离开了他们。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良好的师生 关系是教师的教育与教学 活动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 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 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良好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师生双方对各自角色的高度认同。教师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诲人不倦;学生敬重老师,喜爱教师所教的课程,学而不厌。一个教师若不热爱和敬重自己的事业和岗位,若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政治学科饱经磨难。反右扩大化、十年文革之…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代众多科学家群体中,有众多的科学家是值得敬重的。不过要是有人向我提问:你最敬重的科学家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周培源先生。其原因,不仅是我上大学的力学专业是周培源先生所创办,周培源给我们上过基础课理论力学,也不仅是我工作后,许多年是在力学系度过的,经常能够聆听他的教诲,而是近若干年来我逐渐对力学史产生兴趣后,在浏览了许多科学名人传略后,在熟悉了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之后,经过比较和思考得到的结论。只有跳出一个系,而从近代整个中国的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才体味出他在我国近代科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你在墨西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今日中国》这个窗口,墨西哥感受到了中国的友谊和兄弟情谊……我亲爱的兄弟吴永恒,我们敬重您、思念您,墨西哥将永远怀念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