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惩治     
正河北省衡水市纪委、监察局在查办案件工作中,探索实行"三辩"审理机制。违纪人员可结合自己的违纪事实,对照党纪政纪处分条规进行自我量纪、自我申辩。如案件审理部门的审理意见与调查部门的处理建议存在较大分歧,则以内部抗辩的形式展开讨论。相关专业人员可为违纪人员进行公开助辩.促使案件处理结果更加公平公正。(衡霁)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近日出台《纪检监察机关案件集中审理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各纪(工)委、纪检组立案调查的案件  相似文献   

2.
耿文清 《中国监察》2009,(13):54-57
(二)关于严格依纪依法收集和使用证据问题 收集、鉴别、运用证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是纪检机关查办案件的核心问题。办案工作中的一切调查活动,各种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都是围绕证据这个核心来进行的。查处案件所经过的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审理、处分等每一道程序都离不开对证据的收集、鉴别和运用。同时,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是促使违纪人员承认违纪事实的有力武器,是维护被调查人合法权利的重要保证,是进行党纪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证据对纪检机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三审理法     
江苏省淮安市纪委监察局始终把提高机关自办案件质量作为努力方向,不断探索案件审理工作的新思路,总结出通过“三个对照”,强调“三个重视”,实行“三个负责制”的审理工作新方法。“三个对照”:一是案件的调查报告与被调查人的错误事实见面相对照,看调查报告认定的错误事实与被调查人的错误事实见面材料有无出人;二是错误事实见面材料与有关证据材料相对照,看证据材料与见面材料是否一致,有无证据不齐或见面材料发生遗漏;三是被调查人的陈述与证人证言是否相互印证,对于经济案件,还要看被调查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是否有账、票、…  相似文献   

4.
查办案件人员可能都有这种痛苦经历,明明就是违纪违法行为,但调查处理起来却有诸多障碍:程序法规给案件查办人员的手脚戴上了枷锁,使其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干,有力使不上;实体法规总不能把我们所认为的所有违纪行为都包括其中,而是给案件查办人员一张百密一疏甚至挂一漏万的大网。面对这种尴尬局面,对法规的责难和非议油然而生,更有一种突破那僵硬、无力条规的冲动。如按照现有党纪政纪规定,案件检查部门查办案件的基本步骤是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但有的同志主张,案件经过初步核实后,存在违纪违法事实并需要追究责任的,则可以不经过立案环节而直接进入调查阶段。他们认为,仅就一个立案问题履行一次烦琐的审批程序,既容易丧失办案时机,又显得多此一举、没有必要,完全可以在案件调查、审理完结后,提交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察机关领导办公会议讨论处理时补办立案手续。如在这个时候还大谈特谈程序合法就显得有些迂腐,案件查办人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程序上的变通。  相似文献   

5.
叶研 《中国监察》2016,(4):46-47
移送审理是纪律审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即调查终结后,调查部门应将案卷材料移送审理部门。当前,在移送审理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规范。规范案卷的归纳案卷材料是对调查情况的综合呈现,归卷时应按照因事归卷、事事分离的原则进行,即按照违纪问题进行归卷,重要违纪问题单成一卷。实践中,有的调查部门采取因人归卷的方式,把同一人关于所有违纪问题的证言、交代归入一卷,造成多个违纪问题的言词证据混杂、交织,审理中梳理难度大。例如,将被审查人的所有谈话笔录归入一卷,该卷中  相似文献   

6.
案件审理工作是调查处理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重要环节,是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在调查结束后所进行的审核工作。高校案件审理工作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保证,案件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执纪机关办案质量和水平,而且关系到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关系到所查处的党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企业案件审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枫 《中国监察》2009,(12):58-58
多年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案件审理部门始终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不仅确保了违纪案件的处理质量,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而且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当前企业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错误事实、证据、错误性质、处理意见以及办案程序等审核不到位,给案件质量埋下了隐患。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应该成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查处违纪案件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它通常是通过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两个程序来完成的。笔者认为,在案件检查阶段,强化审理意识,注意从审理的角度调查取证,是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的一条成功之路。案件审理部门的任务是对案件检查部门调查结束后的大量案卷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的审核、梳理、取舍和分析,从而对案件达到从现象到本质的认定。认定案件的依据是证据,如果检查部门提供的证据不能满足充分、确凿这两个条件,审理部门即无法认定相关事实。因此检查部门的调查取证必须考虑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满足审理部…  相似文献   

9.
审理违纪案件必须又好又快,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和改进案件审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审理违纪案件首先要做到好。 审理大计,质量第一。好,就是要确保办案质量,这是对审理违纪案件工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有问有答     
《中国监察》2014,(4):49-49
编辑同志:立案后是否要免去被调查人的职务?叶红斌同志:在党纪案件调查中,调查组认为被调查人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妨碍案件调查时,可建议对其采取停职检查措施,还可进行调整、免职等组织处理。  相似文献   

11.
惩治     
《中国监察》2010,(22):29-29
安徽省阜阳市推行审理工作“一案一结”模式 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察局探索建立并在全市全面推行案件审理工作“一案一结”模式,即查处一案处结一案,做到对被调查人、涉案人员、涉案款物的处理“三个到位”。据统计,自2008年至2010年8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921件,给予党纪处分1868人,给予政纪处分598人,收缴涉案款物2881万元,取得良好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审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发现经济类的贿赂案件居多。而这一类的案件特点是:行贿人和受贿人均是建立在谋取不正当利益动机的基础上,双方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达成一致的违纪违法活动。这种违纪行为隐蔽性和反调查意识极强,大多都是"一对一"的证据。所谓"一对一"证据,是指行贿人或受贿人一方承认违纪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审理助辩制度,是纪检监察机关依据党纪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在审理党纪政纪案件过程中借鉴司法实践中的律师辩护制度,引入助辩人,形成允许犯错误党员干部委托助辩人参与案件审理和进行辩护的制度性安排。它是纪检监察案件公开审理中保障被调查人辩护权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控辩"双方力量均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李桂琴 《中国监察》2011,(24):52-52
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离不开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审理意见的形成过程同样要遵循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党纪有关规定明确提出,要"健全集体研究讨论案件制度"、"凡涉及违纪事实或者重要证据的认定、案件处理、销案以及其他重大、疑难问题,必须经过集体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李立新 《中国监察》2011,(20):48-49
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审理报告是案件审核处理阶段的重要审理文书,是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审议案件的主要依据,是案件审理部门审理意见的综合反映,也是制作请示、批复、处分决定等相关文书的基础。多年来,一些审理报告一直沿袭传统模式,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等问题的论述过程比较简单,说理性不强。随着党内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加快,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东台市纪委、监察局近年来针对一些违纪违法现象反复发生的实际,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环节入手,向案发单位及相关部门发出案件审理建议,拓展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探索源头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筛选案件,深入剖析。重点选择由于教育、制度、监督等环节缺失引发的案件和带有反复性、普遍性的案件,认真查找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特点、规律、趋势和案发原因。由案件审理部门主动  相似文献   

17.
某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部门在调查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某的违纪案件中发现,王某共收受贿赂、礼金和贵重财物折合29万元,此外还通过兼职取酬获得利益折合16万元。但审理部门在对案件进行审理时,为了同检察机关以及法院最终判决认定的金额相吻合,以避免被处分人申诉、控告,将王某在移送起诉后可能翻供的受贿金额和有争议的金额,从最初查实的金额中剔除出来(王某一案的事实虽然清楚,但在定性上存在争议的问题所涉及的金额有的是“一对一”的受贿金额),按照受贿罪构成要件,对王某的违纪金额重新进行了认定,最终仅认定了15万元。该市纪委…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要是以书面审核的方式审理党政纪案件,有时会出现对被审查人自身合法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个别违纪人员被处理后往往不能心服口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2007年,陕西省安康市纪委、监察局积极实践,探索建立了纪检监察案件公开审理制度,即在不违背现行审理工作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前提下,创新案件审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福春 《中国监察》2012,(10):50-51
近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在案件审理工作中注重提高案件处理的综合效果,把好案件处理前和处理后两道关口,积极探索审理辩护制,有力地促进了案件查办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障了违犯党纪政纪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推行审理辩护,破解难点问题。在一个时期里,有争议的案件定性难、大型群体访案件处理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案件审理工作。有的违纪党员干部由于各种原因,在受处分前不申辩、不善于申辩,在受处分后背地里叫屈发牢骚;有的违纪党员干部由于对法规和政策理解有偏差,对处理结果不服气,心里有怨气,喊冤"找后账",申诉案件时有发生;一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处理上缺乏党纪政纪依据,不好定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山西省运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调查违规违纪案件224件、各类违纪人员265人。在查结案件中,运城市纪委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规人员特别是相关部门领导人做到坚决查处、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共处分各类违纪人员239人,分别给予违规违纪人员党纪处分、开除党籍、留党察看、政纪处分等处理并结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