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由中美两国政府共同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5日在中国上海成功召开。2004年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就加强反腐败合作达成了共识,共同表达了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加强治理和廉政等方面合作的政治意愿。本次研讨会是落实这些政治共识和意愿的重要举措,也是中美加强反腐败合作的具体行动。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和有关国际组织及合作伙伴负责反腐败事务的官员、专家共114人出席了会议。围绕“拒绝避风港——资产返还和人员引渡”的主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和富有成果的…  相似文献   

2.
正11月7日至8日,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重要成果之一是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并以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附件形式对外发表。《北京反腐败宣言》的发表,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经济体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共同愿望,翻开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新篇章。从2005年成立APEC反腐败工作组至今,APEC反腐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今年的东道主,我们非常荣幸组织这次反腐败系列会议,并愿意与各经济体一起,扩大共识,增进互信,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反腐败合作关系。"8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治理商业贿赂"高层研讨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黄树贤作主旨发言时,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反腐败,特别是在治理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4.
4月的上海,鲜花盛开,春意盎然。2006年4月24日至25日,由中美两国政府共同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反腐败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围绕“拒绝避风港——资产返还和人员引渡”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地研讨。此次研讨会是落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达成的加强反腐败合作共识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中美加强反腐败合作的一个具体行动。来自18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反腐败事务的官员、专家,中国监察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5.
正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系列会议召开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境外代表,他们对本次会议及中国反腐败成就给予积极评价,同时表达了对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期望。经合组织副秘书长、代理首席经济学家玉木林太郎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打击腐败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正"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反腐败合作关系",这一美好愿景,是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反腐败工作会议的主题,也是亚太地区的期望。2014年,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监察部担任反腐败工作组主席。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反腐败工作的背景下,这一系列会议的召开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7.
今日世界,腐败问题已成为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隐性疾患",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毒瘤"。在此现实情况下,第一部全面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全球性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3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被  相似文献   

8.
正腐败是全球现象和人类公敌。日前,亚太经合组织(APEC)反腐败系列会议于北京召开,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反腐败合作关系"这一主题,对深化以追逃追赃为重点的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亚太各经济体和有关各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反腐败的意愿和决心,将对今后一个时期亚太地区反腐败合作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加强国际反腐败司法协作以遏制腐败,成为各国反腐败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一全球性的反腐败法律文件应运而生.在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中,负责反腐败侦查、起诉的主要机构是检察机关.为配合检察机关行使反腐败职责,使其更为高效有力地与腐败犯罪作斗争,我们应当按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和精神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适度调整与适时修改,健全与完善检察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对腐败案件采取特殊的侦查手段,建立对污点证人的保证机制,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娟  严军 《法制与社会》2010,(21):161-16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控制腐败犯罪最重要的国际刑法公约。公约在第48条"执法合作"标题下,对国际反腐败领域的执法合作做出了详细规定。我国执法机关与有关国家执法机关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加强务实合作,在反腐败执法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与我国反贿赂犯罪法的完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专门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最新法律成果,反贿赂犯罪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应完善反贿赂犯罪立法以推动反腐败领域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我国应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为将来实施公约作好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12.
宽严相济政策对犯罪控制效率的兼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明 《现代法学》2007,29(4):52-58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基本价值目标,但这一政策对犯罪控制的效率可能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犯罪控制效率同样决定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因此,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兼顾犯罪控制的效率。其主要对策是,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制定的反腐败策略,在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鼓励涉嫌犯罪者与刑事执法机关合作,并以现代侦查手段武装侦查机关,提高侦查、公诉机关揭露和证实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为世界各国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法律机制。我国应积极制定与《公约》相适应的符合国情的反腐措施,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耀彬 《行政与法》2006,(10):119-12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洗钱犯罪作了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对洗钱罪的规定与《公约》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我国对洗钱罪及其上游犯罪的预防和打击的效果受到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洗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作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公约》的规定完善我国关于洗钱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贿赂犯罪作为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仅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直接败坏党和国家机关的形象,进而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健全完善贿赂犯罪治理体系,不仅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治理  相似文献   

16.
陈柏新 《犯罪研究》2008,12(2):62-65,70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的首部国际法律文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反腐败公约》第50条规定了特殊侦查手段。我国应当借鉴《反腐败公约》的规定,赋予检察机关特殊侦查手段,同时设立科学严格的程序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历程回顾中可以看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集中体现了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高度重视腐败犯罪问题;主张建立健全的腐败犯罪预防机制;设立严密的腐败犯罪刑事法网;针对腐败犯罪的特点设置特殊的诉讼规则和处罚措施;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注重腐败犯罪中的资金追回等六个方面。中国应当顺应国际反腐败犯罪趋势,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18.
正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2003年12月10日,我国签署《公约》。2005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公约》。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公约》对我国反腐败产生了积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遣返外逃腐败分子,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27日,全国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2005年12月14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但是,中国的国内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间,在有关腐败犯罪的主体、构成要件、死刑等规定上,尚存在有不协调的地方,从而制约了《公约》在我国的贯彻和实施,制约了中国为惩治腐败犯罪而与有关国家开展刑事司法合作,为此,我国有必要适当地修改有关国内立法。本文围绕"废除腐败犯罪死刑的可行性"这一论题,多角度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较为全面地规范了贿赂犯罪,构成了全球性反腐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它较为系统地确立了贿赂犯罪的规制对象、打击的范围和犯罪类型,不仅对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和进行反腐败合作提供了共同认定这一犯罪的标准,而且也为缔约国履行公约的义务,完善各国贿赂犯罪法律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