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诉权与实体权利之关系定位上,作为实体权利生成工具之诉权与作为实体权利被侵犯而生之诉权存在着明显矛盾。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诉权概念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历经内涵上的流变与扩张。经由对诉权概念之历史溯源的分析可知,此概念之产生系国家垄断纠纷解决权的必然结果,而其流变则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实体法规范是否充足、国家统治与社会发展之需要密不可分。借助诉权生成实体权利之手法缘于昔日实体法匮乏时期的特别需求,而当下之诉权则扮演了事后救济权的角色。除上述变迁外,立基于民事诉讼场域的传统诉权概念还存在三重面向的现代扩张趋势,即纵向的诉权宪法化与国际人权化趋势、横向的刑事诉权与行政诉权研究趋势、民事诉讼中诉权理论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以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同时也享有多种诉讼权利,但不享有上诉权。这导致被害人与被告人权利不平衡。文章认为,尽管目前暂时不宜直接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而应考虑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完善被害人的"强制抗诉权"。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公益诉讼,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是近年来在学术界以及司法实践中引起非常关注的问题.然而,无论是法学理论,还是法律实践中,是很难对公众环境公益诉权进行界定的.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尽管从诉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来看,诉权是一项基础性的权利,更有学者认为它属于一项宪法权利,也是一项基本权利.但是,"作为法治社会基本建制的诉权、作为基础性的人权,我们对它的研究与关注实在太少了.  相似文献   

4.
诉权是一项制度性基本人权,是与公民实体权利密切相关的“权利救济权”或者“请求司法解决权”。它也是一种宪法性权利,相对于基于民事契约关系而产生的“请求权”而言,诉权对抗的是国家权力,是一种宪法性的权利。诉权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诉权理论自19世纪末在德国产生以来,出现了诉权私权说、抽象诉权说和具体诉权说。诉权私权说又称实体诉权说,认为诉权是基于私法而产生的权利,是当事人所享有的实体权利的内容,其主观指向是实体权利所对应的义务主体。抽象诉权说与诉权私权说尖锐对立,认为诉权是不依赖任何实体条件而存在的公法权利,是人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具体诉权说认为诉权是公法性质的权利,但它是以实体权利为基础,私人请求国家给与对其有利的判决的权利。前  相似文献   

6.
“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与民事诉权结合”学说均未准确解释民事检察公益诉权的本质。民事检察公益诉权是法律监督权衍生的具有权利属性的诉权。在本质上,民事检察公益诉权是法律监督权衍生的特殊民事诉权,完全可以整合于民事诉权的理论框架中。法律监督权的潜在影响使民事检察公益诉权具有以起诉人身份行使、交纳案件受理费不是诉权行使条件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基本权能,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基础。《民事诉讼法》保障诉权行使的同时,滥用诉权问题也随之出现,从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出现了不同的滥用诉讼权利的类型,形成滥用诉权的原因也是多样化的,这与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民事公益诉权是实体和程序的结合,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其取得需要法律的特别授权。从性质看,检察机关行使公益诉权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甚至是国家的利益;从产生看,检察权代表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满足介入私权的前提条件;从发展看,介入民事诉讼领域是检察权发展的必然趋势。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应坚持权利用尽原则,有限行使原则和"依法"行使原则。经全国人大授权,检察监督可以转向私权,但必须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刑事被害人诉权是刑事诉权的一部分,是刑事被害人作为诉讼主体应有的基础性权利,是公民判断对自我保存所必要的一种宪法性权利。在刑事诉讼的历史长河中,刑事被害人的诉权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中几度沉浮,在不同形态的诉讼结构中显现不同的地位。同时也见证了公民权利的历史变迁。本文拟通过对刑事被害人诉权权益属性的探讨论证其对公诉权制衡的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军事立法关乎国家、政府、军队、社会组织和个人多个权利主体的利益,所体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军事法律制度要蕴含合理的经济理性,需要应用资源的稀缺性、主体行为的外部性和主体资源的有限性、主体诚信有限性等有关经济学理论来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赋予军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性。军事立法的经济学分析路径应遵循以下几个方向:军事权力与军人权益配置效率最大化,军事法律责任预防最优化,军事法律程序成本最小化等。这样研究的目的是达到:军事行为主体的对策行为均衡以促进合作、保障合作,军事立法多目标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