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肠型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试验金升藻,杨待建,戴鼎震,程太平(湖北农学院江陵434103)作者用自己研制的痢见停治疗仔猪肠型大肠杆菌病(黄白痢),从1989~1992年分别进行了抑菌试验、药物治疗对比试验、毒性试验和人工感染治疗试验。证明该药对仔猪肠型...  相似文献   

2.
复方新诺明(SMI-TMP)是一种新的广谱抗菌增效剂,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伤寒、菌痢等,效果显著。1982年2~5月,在本溪县三个公社八个大队,以复方新诺明片剂对仔猪副伤寒病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猪大部分都是2~6月龄的外购仔猪,未进行仔猪副伤寒菌苗免疫。临床症状:病猪高度消瘦,持续性或周期性下痢,皮肤呈蓝紫色。根据脾脏肿大,肝包膜下有灰白色坏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十分易感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采用初乳抗体免疫和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防治。本试验选用当地猪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为抗原,多次免疫当地母猪,待抗体效价达到高峰时,采血制备超免疫血清,经无菌检验和安全试中图分类号S858.28收稿日期1...  相似文献   

4.
自制止痢散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彭诒道,蓝秀惠(湛江农业高等专科学校524088)笔者从1987年起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临床验证相结合,筛选了10多种中草药制成止痢散,在4个猪场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材料1.自制止痢...  相似文献   

5.
吡哌酸(Pipemidic acid,PPA)是国产新型合成抗菌药,对大肠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抗菌活性比萘啶酸强1~2倍,可与庆大霉素相媲美。在医学临床上,吡哌酸已取代痢特灵用于治疗菌痢,并取得良好疗效。有鉴于此,我们试用吡哌酸+复方苯乙胍啶和DVD+DS-36对某专业户两窝黄痢病仔猪进行了疗效对比试验,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犊牛下痢是由条件性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所致的一种以下痢为主的肠道疾患。据我场八连1977年统计,犊牛下痢发病率为94%,死亡率达21.23%,即使耐过,生长发育也严重受阻。我场于1979~1981年应用敌菌净制菌磺合剂对犊牛下痢病进行试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coli)引起鸡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近年已成为养鸡业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主要是利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发病时的治疗 ,由于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繁多、且复杂 ,同时各地区血清型存在较大差异 ,给该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本试验对分离的 17株大肠埃希氏菌用氟哌酸等 11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旨在为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用菌株  17株大肠埃希氏菌均从东北地区发病鸡场分离获得 ,并经生化试验鉴定 ,编号为 1— 17号。1.2 培养基 营养琼…  相似文献   

8.
仔猪白痢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力很强的疾病。因为给“大养而特养其猪”事业造成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研究防治的措施。 本病发生的规律一般是一至二周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 病状:病初症状表现不突出,吸乳正常,病到中期下痢极为严重,一天可达10多次。粪便多呈乳白色,有的淡黄色,粪内有气泡,有的病例粪便内有血丝,并有特殊的腥臭味。病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中如何有效地防治仔猪下痢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本试验应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从同场健康猪的灭能血清中粗提免疫球蛋白(IgG),用于防治同场初生仔猪与哺乳仔猪下痢,通过对比证明,本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虽然预防性药物(大肠杆菌制剂、K_(88)-K_(99)基因工程疫苗等)和治疗性药物(抗菌素、呋喃唑酮、痢菌净等)较多,但药价较高,使用不方便。为了探究治疗仔猪黄、白痢的良药,我们选用抗痢06菌苗进行了试验性治疗,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物:①抗痢06菌苗;5ml/支,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914;②0.5%痢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多发于 3日龄左右的仔猪 ,一旦个别仔猪发病会迅速蔓延至全窝 ,最急性的常看不到任何症状 ,突然后躯麻痹而死 ,发病率达 5 0 %~ 90 % ;有的常因发病急来不及治疗而死亡 ,死亡率可达 10 0 % ,即使耐过的仔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往往成为僵猪。目前 ,虽有很多药物可以防治本病 ,但由于发病急而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 ;或因长期应用某种抗生素使病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而降低疗效。氟哌酸属喹诺酮类新型抗菌药 ,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体内分布广和不易产…  相似文献   

12.
安普霉素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国外已被开发成为兽用抗生素,据报道对治疗犊牛、仔猪和鸡的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效果。为了验证国产安普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特对安普霉素饮水预防与注射治疗气囊内接种诱导的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1970年以来,万县地区先后发生一种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的幼猪水肿病,发病率高,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死亡较严重。猪水肿病1932年首先发现于北爱尔兰,我国1956年开始有报道。普遍认为其病原是几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多数菌株具有溶血能力。万县地区幼猪水肿病出现较晚,且多发于边远山区及丘陵地带。为了弄清病原,采取防制措施,我们1980年以来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鉴定晋中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自晋中地区养殖场送检的30只病死鸡肝中的疑似大肠杆菌菌株进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出8株致病性不同的大肠杆菌;鉴定出O78、O2、O11共3种血清型;8株菌均为多药耐药菌,其中对5种及5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达到总分离菌株的87.5%;将8株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大肠杆菌参考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源率均达到99%。经MEGA6.0软件分析后,其位于不同的分支上。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对晋中地区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复方白头翁口服液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引起的。仔猪黄痢 (Yellowscourofnew bornpiglets)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或仔猪早发型大肠杆菌病 ,为 1周龄以内初生乳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 ,以腹泻、排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 ;常见有肠炎和败血症的病理变化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仔猪白痢 (Whitescourofpiglets) ,又称迟发型大肠杆菌病 ,是 10~ 30日龄仔猪常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味的稀粪为主要特征 ;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 ,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影响。据报道 ,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北、山西、…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4年应用痢特灵治疗哺乳仔猪大肠杆菌性下痢以来,曾有1.3%(7/510)、1.2%(9/710)的仔猪出现轻度运动失调、四肢不能站立行走、靠跗、腕关节撑地爬行,或卧地不起的症状。多数体温低于39℃,停药后3~4日自行康复。但恢复后的仔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为了探明该症状的出现是否与喂痢特灵有关,而做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危害日显严重,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防治本病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抗生素,使用药物虽可暂时控制本病,但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易产生新的耐药菌株,从而给疾病防治造成困难,同时还带来了饲养成本上升等不利影响,为此,探求新的防制方法乃成为养鸡业所必需。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为本病的防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试验研究了3株微生态菌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拮抗作用。中图分类号 S858.312  收稿日期 1999-03-22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 嗜酸乳杆…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9月 ,某集约化商品猪场 15~ 2 0日龄仔猪陆续出现下痢、发热 ,表现神经症状和死亡病例 ,发病率较高 ,经抗生素治疗虽有一定疗效 ,但易复发。笔者根据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病情得以控制。1 猪场基本情况该场为新建的万头集约化商品猪场 ,有 6 0 0头长白×大约克母猪 ,生产杜大长三元杂交商品猪 ,2 0 0 1年投入正常生产。栏舍结构和生产流程基本按现代养猪要求科学设计 ,产房为产床式独立单元结构 ,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 ,但产房瓦面高度相对较矮 ,前后栏舍间距不足 …  相似文献   

19.
对7日龄艾维茵雏鸡投服缓释免疫增强剂,至30日龄时试验组成活率为92.9%,对照组为82.5%;30日龄时用4种强毒进行攻击,试验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用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与氯霉素、呋喃唑酮防治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结果显示,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与1/3~1/2常用剂量氯霉素或呋喃唑酮合用,其效果优于单用常量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笔者采用玻板凝集试验的方法,对四川荣昌养猪研究所和新疆一四八团猪场的50份仔猪黄、白痢病料的大肠杆菌分离物进行了血清学检查,发现仔猪黄、白痢中均存在K_(88)、K_(99)、987P阳性的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认为K_(88)、K_(99)、987P菌毛吸附因子很可能是仔猪黄、白痢的共同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