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组织人大代表、公众代表参与乡镇“参与式预算”(也称预算民主恳谈,即在部门预算安排之前各方恳谈以调整、制定预算),到走向各部门,对公共预算进行细化监督。浙江省温岭市在预算监督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年,温岭市人大对建设规划、水利、交通三部门开展了“参与式预算”,其他教育、卫生等12个政府部门预算也接受了代表们的集中审议。参与式监督预算的效果如何,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0,(13):44-44
在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对2010年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议上,市水务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两部门交出了两份在代表看来结果不同的答卷。市水务局预算报告遭人大代表集体“炮轰”,而市场监督管理局预算报告则被参会代表盛赞。  相似文献   

3.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算的审批监督,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力的体现,是对执行机关在预算工作中依法进行的制衡和约束。政府预算形式上记载的是政府的收支。实质上反映了政府的施政方针,人大对预算草案的审查,就是审查政府施政方针是否正确、妥当、可行;对预算草案的批准,就是从法律效力上对政府施政方针的承认。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广东省2011年省级部门预算草案》对广东省8所机关幼儿园一年花费超过6863万元,比去年有所增加。巨额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再次引起人大代表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11,(3):30-31
六安市:首次对开发区开展预算审查本刊讯日前,六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2011年市本级预算(草案)、六安开发区预算(草案)和市直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其中对六安开发区预算(草案)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6,(1):12-13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人大,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加大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力度,针对长期以来预算管理编制粗、不透明、随意性、软约束等现象,2001年9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监督条例》,以促进预算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这些有力举措,对地方进行预算制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以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制度改革,在各级财政全面推开。我们认为,可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1,(4):12-13
20l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中央部委之先公布其部门预算。此后,中央部委密集地公开“账单”。到6月29日中国地震局公开2010年部门预算,全年有40个中央部门公开年度预算。这在中国财政史上还是第一次。当年3月9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预算草案审查结果报告中明确要求“预算经过批准后,应在15日内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8.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财政局网站看到,《市财政局2010年部门预算》以及《广州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都已经挂出来。预算显示,本年度支出预算17804.18万元。在项目支出10272.77万元中,一次性专项项目支出5508.48万元,但列出具体用途的只有1102万元,有4000多万元用途并无列明。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这个非专业的人来说,看财政报告还是像看天书一样”,“从预算执行情况来看,公共财政支出去年超支很厉害,能不能给大家做个说明?”……今年的广东省人代会分组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火药味”t足,代表们很是较真,有代表拿着“天书”般的财政预算报告仔细“挑刺”,连连追问,以至于财政厅副厅长两度以“还要了解其他组意见”为由欲离场,都被穷追不舍的代表留住追问。  相似文献   

10.
政府部门要花多少钱,是否实实在在地花在老百姓头上,该如何审查监督?浙江省温州市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1月5日,温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6个试点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了分项审议表决,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郑滨表示,部门预算分项审查体现了预算的民主监督和公开监督,可以使项目资金用得更有效益。以前的审查主要是走走程序  相似文献   

11.
2013年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开启。继广东、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会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虽然公开的项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大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内容粗疏,普通公众难以看懂。此外,项目支出数额巨大、"其他支出"暗藏玄机、"三公"预算藏头露尾等现象依然突出。专家认为,推进预算公开的目的是接受公众监督,国家应出台预算公开的规范和标准,重点公开三公预算,让部门预算报告"看得懂、能监管"。  相似文献   

12.
周斌 《江淮法治》2009,(9):14-14
“我从事了16年市人大工作,这事还头一回碰到。”3月18日,河北省承德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李文林给笔者打来电话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在今年的河北省承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市政府2009年预算报告草案接连被代表打回修改了两次,直到更改了预算方才被通过。  相似文献   

13.
4月18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中央本级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和2013年预算安排情况,中央部门也向社会公开了各自的2013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引起社会广泛瞩目。今年中央本级预算和部门预算公开有几个突出亮点。一是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履行了新一届政府关于"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05,(2):51-51
2004年12月16日,省人大财经委在石家庄举行了2005年省本级教育部门预算草案审查听证会。来自小学、高校、基层教育部门及财政部门的11位听证陈述人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另有70多人作为旁听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强化人大预算审议权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对政府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批准是宪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预防腐败、增进民众信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人大审议预算草案的程序欠缺、预算信息透明度低、初步审查法律后果不明、人大审议时间过短、人大代表缺少修正权等因素直接限制了人大监督作用的发挥。我国可以从明确预算审议的程序,强化预算信息的公开,使预算的初步审查法制化,并赋予代表对预算案的修正权等路径出发,既避免对人大制度作激进调整,又切实发挥人大对预算的审批权。  相似文献   

16.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决算审查室相关负责人带队,调研了温岭的"参与式预算"实践。事实上,温岭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新河、泽国两镇开始率先"试水"公共预算变革,后来逐渐形成"参与式预算"。经过近八年多的成长与历练,温岭模式越来越成熟,不仅将预算恳谈从乡镇一级升格到市级,预算改革还有多方面的技术性革新。一方面,在镇层面,如今每个镇都建立预算审查监督参与库、专业库,参与库包括16个镇街总共有38763人,专业库2608人,主要由当地人大代表和村民  相似文献   

17.
晏扬 《检察风云》2010,(10):9-10
每年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审议政府预算不仅时间短促,而且纷纷抱怨“看不懂”,看不懂自然没法审议。尽管舆论呼口于人大代表对看不懂的预算草案投上反对票,但这样做的人大代表毕竟是极少数,于是预算草案年年让人看不懂,却年年能够顺利通过。中央政府的预算是这样,各地方、各部门的预算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两会”对于预算案的表决结果是:赞成2291票,反对438票,弃权131票。反对票比例达15.3%,是十年来最高的一次。这或许说明,我们的人大代表,已经逐渐学会运用手中的表决器表达对预算案的态度。说到代表们审议预算草案的事,这里不妨说说中国刚刚建立预算案的时候,“议员们”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19.
2014年2月,部门预算草案首次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开创了该县人代会审查批准部门预算的先河;同年8月首次将中省下达的7.5亿元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实现了政府所有收支全覆盖;2015年初,首次编齐“四本”预算并提请人大审查,标志着全口径管理体系率先在汉阴建立;2015年8月全县69个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全部公开,财政收支日益公开透明……近年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精神为指导,以促进预决算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以增强监督的实效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部门预算改革、推动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快财政信息公开等重点,依法行使职能职责,准确把握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充分发挥“严”与“实”的正能量,为替30万人民群众管好用好“钱袋子”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新时期人大的新形象新作为.  相似文献   

20.
高端改革:将破冰进行到底 在2010年的预算报告中,"首次"、"首例"、"第一次"亮点频闪,让媒体记者及民众如若新风拂面. 政府预算外收入,成为了"开刀"的主要对象.在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中,首次公开披露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报告了落实全国人大监督意见的情况.特别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