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算的审批监督,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力的体现,是对执行机关在预算工作中依法进行的制衡和约束。政府预算形式上记载的是政府的收支。实质上反映了政府的施政方针,人大对预算草案的审查,就是审查政府施政方针是否正确、妥当、可行;对预算草案的批准,就是从法律效力上对政府施政方针的承认。  相似文献   

2.
强化人大预算审议权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对政府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批准是宪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预防腐败、增进民众信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人大审议预算草案的程序欠缺、预算信息透明度低、初步审查法律后果不明、人大审议时间过短、人大代表缺少修正权等因素直接限制了人大监督作用的发挥。我国可以从明确预算审议的程序,强化预算信息的公开,使预算的初步审查法制化,并赋予代表对预算案的修正权等路径出发,既避免对人大制度作激进调整,又切实发挥人大对预算的审批权。  相似文献   

3.
预算草案的初步审查作为预算审议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预算法》对于初步审查的时间、内容、主体、法律后果的规定都不明确,所以参考地方人大制定的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部门要花多少钱,是否实实在在地花在老百姓头上,该如何审查监督?浙江省温州市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1月5日,温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6个试点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了分项审议表决,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郑滨表示,部门预算分项审查体现了预算的民主监督和公开监督,可以使项目资金用得更有效益。以前的审查主要是走走程序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打造"透明钱柜"事件回放:在2005年1月广东省人代会上,出现了一个可喜情况。一份打着"秘密会后收回"字样的《省级部门预算草案》,在2005年广东省人代会报到时,发到了代表们手中。代表们明显感到,掌握的预算审查材料更加详实了,从省级政府基金预算草案到578页的省级部门预算草案,从书面的名词解释到网上详尽的查询系统,一应  相似文献   

6.
庄立权 《江淮法治》2013,(11):54-56
一、关于全口径预算决算概念提出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五节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一)项"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从这项要求在报告中摆放的位置不难看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不仅属政治范畴,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知道,加强对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最早是党的十六  相似文献   

7.
金海燕 《江淮法治》2010,(19):49-49
8月26日,财政部负责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将创造条件公开行政经费预算。如今的政府行政经费开支,虽然需经人大审查并批准,但是,每年提交的财政预算草案不仅我辈百姓看来是一笔糊涂账,就是人大代表,也有不少人说"看不懂"。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1,(4):12-13
20l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中央部委之先公布其部门预算。此后,中央部委密集地公开“账单”。到6月29日中国地震局公开2010年部门预算,全年有40个中央部门公开年度预算。这在中国财政史上还是第一次。当年3月9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预算草案审查结果报告中明确要求“预算经过批准后,应在15日内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9.
朱四倍 《江淮法治》2009,(21):42-42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河南省实施监督法办法(草案)》,办法草案规定,财政预算通过审议批准后,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做部分调整,涉及相关内容的,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列明原因、项目、数额,提供有关说明,并及时将预算调整方案提请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相似文献   

10.
2014年2月,部门预算草案首次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开创了该县人代会审查批准部门预算的先河;同年8月首次将中省下达的7.5亿元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实现了政府所有收支全覆盖;2015年初,首次编齐“四本”预算并提请人大审查,标志着全口径管理体系率先在汉阴建立;2015年8月全县69个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全部公开,财政收支日益公开透明……近年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精神为指导,以促进预决算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以增强监督的实效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部门预算改革、推动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快财政信息公开等重点,依法行使职能职责,准确把握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充分发挥“严”与“实”的正能量,为替30万人民群众管好用好“钱袋子”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新时期人大的新形象新作为.  相似文献   

11.
晏扬 《检察风云》2010,(10):9-10
每年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审议政府预算不仅时间短促,而且纷纷抱怨“看不懂”,看不懂自然没法审议。尽管舆论呼口于人大代表对看不懂的预算草案投上反对票,但这样做的人大代表毕竟是极少数,于是预算草案年年让人看不懂,却年年能够顺利通过。中央政府的预算是这样,各地方、各部门的预算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洪亮 《江淮法治》2009,(17):52-54
对预算的监督包括权力机关对预算的审查监督,财政机关对预算的稽核检查监督,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社会各界对预算的社会监督等,而对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有权力,也是对预算最高层次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之际,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培训中心的主会场里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本市财政预算报告草案编制的解读会,40多名市人大代表与市政府财政部门的负责人正在相互沟通,探讨完善预算草案的意见。人大代表提问题切中要害,提建议有理有据;政府部门同志倾听呼声,认真记录,及时作出回应。搭建代表参与预算审查平台这项举措,已成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制度化工作。2009年初,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倪正茂领衔提出书面意见,希望人大依法履职,  相似文献   

14.
信息点击     
《法治与社会》2015,(3):34-35
西乡人大:五项措施强化预算监督近年来,西乡县人大常委会强化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多措并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建立制度,以制度规范预算监督。《监督法》颁布后,该县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过去对财政预算工作监督的基础上,拟定了《西乡县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经广泛征求意见后提交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该办法中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编制、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审批、非税收入监督、听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报告等作了具体规定。后又根据财政综合改革的推进和财政管理的需要,增加了人大常委会审查  相似文献   

15.
浙江新河镇的参与式预算,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基层公共预算改革。它是应对预算民主中存在问题的症结而开展的机制创新。它将民主恳谈与人大制度有机结合,通过创设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提高民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政府、公民和人大的三方互动来审查监督政府的财政预算。新河镇的参与式预算是预算民主改革的典范,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预算民主改革与发展有深远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人民政府预算、监督预算执行和审查批准决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具体表现。行使好这一职权既是履行法律责任,也是为了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05,(2):51-51
2004年12月16日,省人大财经委在石家庄举行了2005年省本级教育部门预算草案审查听证会。来自小学、高校、基层教育部门及财政部门的11位听证陈述人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另有70多人作为旁听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06,(1):12-13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人大,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加大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力度,针对长期以来预算管理编制粗、不透明、随意性、软约束等现象,2001年9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监督条例》,以促进预算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这些有力举措,对地方进行预算制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以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制度改革,在各级财政全面推开。我们认为,可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0,(13):44-44
在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对2010年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议上,市水务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两部门交出了两份在代表看来结果不同的答卷。市水务局预算报告遭人大代表集体“炮轰”,而市场监督管理局预算报告则被参会代表盛赞。  相似文献   

20.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财政局网站看到,《市财政局2010年部门预算》以及《广州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都已经挂出来。预算显示,本年度支出预算17804.18万元。在项目支出10272.77万元中,一次性专项项目支出5508.48万元,但列出具体用途的只有1102万元,有4000多万元用途并无列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