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治伦理思想是历史上的思想家有关政治伦理问题的认识结晶, 其主题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当性。 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道德层面有着十分深切的关注。 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是符合道德的生活, 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与历史上的思想家一样, 生活在现时代的人们也要对这一问题给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答案。 我们对有关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问题形成自己理解的前提, 就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政治伦理思想产生、 发展的历史, 以及理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 作为人类共同的思想遗产之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蕴于人类的社会关系之中,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必然产物。本文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来观察和审视政治起源,分别从生活层面的"政治"和观念层面的"政治"来探寻政治的起源问题,并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把握政治起源的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前,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党内政治生活的非正常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长征的特殊环境中,为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造就了党内高度团结统一的政治格局,从而最终促成了长征的胜利。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征途中,依然要把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基础,深刻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纪律要求。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十分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对此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包括党员的党性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严肃的党内生活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广大党员改进作风的重要途径,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力量源泉,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既要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的内涵,又要把握一定的方法和途经。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新加坡人"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东方价值观、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等三个方面;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法律思想教育、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和国际交流的教育等五个方面;课程实施主要通过专门课程教学、专业课渗透、德育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给我们的启示:在课程设计上,应坚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上,应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全面构建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上,应加强对课程的领导与管理,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祖先结合自身生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并延传下来的习俗文化形式,承载着先人对于自然、社会、历史与生活的认识、感悟、向往和把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探索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生活政治”指的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意志在日常生活中泛化、日常生活被提升到政治层面予以解读的一种政治范式.在中国思想传统中,“生活政治”的展现路径往往是“政治生活化”和“生活政治化”,前者将政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后者将日常生活转化为政治.历史地来看,积极的“生活政治”可以促使良善的政治意志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收拾人心”的途径;而消极的“生活政治”往往走向“泛政治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经验表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得以永葆生机的"传家宝"和"锐利武器"。研究"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在当前更加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基于解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首先正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核心要义,不断提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体素养,建立健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体系,积极拓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平台载体。  相似文献   

10.
《政治生活》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也就是说,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教学中,《政治生活》课程功能的理想与教学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面对严峻的客观现实,政治教师如何在《政治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方法的解读存在着诸多分歧。事实上,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运用到政治实践领域中,创新并发展出了政治哲学的具体方法——从政治形式这个外表出发深入社会生活的批判方法。他主要是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把握政治历史事件背后的经济关系的深层结构,以此来揭示历史本质层面的经济基础与历史现象层面的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马克思政治哲学方法是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唯物史观在政治领域的深化与扩展。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经典论断,实现了人们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的观念革命,真正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个经典论断意蕴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观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性上"、"历史的进程中"、"社会生活中"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具体地、发展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都是外部灌输的方法,这类方法的使用并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视域来看,不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弥散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中,这样通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合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受教育者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下,必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且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先后出台过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作为仅次于党章的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专门性党内法规,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对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在诞生背景层面上,二者呈现出解放思想与从严治党的继承关系,而在文本内容层面上,则呈现出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发展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演变呈现出以制度建党推进思想建党、以依规治党推进依法治国的特点。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呈现出双重逻辑:一是为应对"四大考验"与防范"四大危险"而产生的基于回应现实的问题逻辑;二是为推进"伟大工程"与坚持"党的领导"而产生的基于长期执政的改革逻辑。  相似文献   

15.
刘睿 《传承》2009,(22):134-135
政治象征并不是游离与社会之外,而是社会约定俗称的产物。但无论其怎么演变,都表达着一种权利关系。通过对杜赞奇"文化网络"的概念分析,说明政治象征置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在宏观上把握政治象征在我国农村社会中的发展和演变来进一步说明,在我国,政治象征在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睿 《传承》2009,(11)
政治象征并不是游离与社会之外,而是社会约定俗称的产物.但无论其怎么演变,都表达着一种权利关系.通过对杜赞奇"文化网络"的概念分析,说明政治象征置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在宏观上把握政治象征在我国农村社会中的发展和演变来进一步说明,在我国,政治象征在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相隔离,一度陷入效能低迷的困境。走近大学生生活世界,研究大学生生活世界的特点,关注大学生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回归生活的必要路径。在实践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实现其预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环境因素。它从个体政治行为、社会政治和政治体系维系与变革三个层面对政治生活发生着影响。云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对民族地区基层政治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制约着基层政权的建立、发展与变革 ;二是影响着基层社区的政治。由于受其影响 ,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的建立、发展与变革 ,基层社区的政治生活状况等 ,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改变民族地区基层政治生活的落后性 ,必须重视和强化政治文化建设 ,加强基层政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变人。人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客体,正是教育与环境双重作用的产物。什么是环境,《辞海》中定义为周围的境况。广义的环境是指人们周围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包括地理条件和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环境,是指人和事物所处的客观条件。据此,我们不妨给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产生影响的一切文化因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卫兴华 《前进》2005,(9):33-37
一、文化的内涵问题人们的社会生活,从重要方面划分,可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我们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正是与这三方面生活相对应的。物质文明是经济生活的文明,政治文明是政治生活的文明,精神文明实际上是文化生活的文明。因此,讲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问题,实际是与精神生活、精神文明相关的问题。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也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变革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更替上。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整个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一贯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将其与经济和政治的建设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