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提出的一项修改受到广泛关 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由工会的“主要社会职能”升格为“基 本职责”。这项修改强调维权怍用,是工会适应市场经济发 展,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体现。现行《中国工会章程》说: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3,(2):18-31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新闻媒介十分关注中国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状况和中国工会的工作情况。2003年1月2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次向外界发布了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并就该《蓝皮书》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作了介绍。该《蓝皮书》全面介绍和反映了中国职工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和取得长足发展的状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会在代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保护调动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中国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本刊特此将中华全国总工会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转载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权》2006,(4):21-26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2005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蓝皮书共分11个部分:坚持中国工会维权工作的正确方向、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组织和代表职工行使平等协商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和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创新工会维权的手段和方式、动员和组织职工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现将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亿万职工,他们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是社会的脊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当前中国工会工作服从、服务于大局的主要手段,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责。然而,近年来,作为工会维护职工权益重要依据的《工会法》却屡遭践踏,不能不让人为其感到悲哀:工会机构可以被撤并,工会主席被随意罢免,工会经费被  相似文献   

5.
《人权》2003,(2)
2003年1月2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国内外发布了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这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刊记者就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问题采访了主持《蓝皮书》撰写工作的全总原书记处书记、研究室主任李永海和总法律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关怀。  相似文献   

6.
被法律遗忘的角落──沿海“三资”企业虐待女工现象透视黄雪峰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同样是国家的主人,要依法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摘自中国工会十二大开幕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数以万计的外资企业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学的管理方...  相似文献   

7.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工会十四大制定了新的《工会法》,其中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利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8.
1994年12月召开的全国总工会十二届二次执委会 ,提出了当前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 ,明确提出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 ,进一步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 ,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客观要求 ,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的客观要求。突出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 ,将使中国工会在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并且将在国际工运中更好地树立起中国工会的形象。就此我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一、当前工会工作中为什么必须突出维护…  相似文献   

9.
《人权》2007,(4)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2006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蓝皮书共分九部分: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努力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职工的社会权利、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人权》2007,(4):8-15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2006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蓝皮书共分九部分: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努力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职工的社会权利、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发挥"传送带"作用和履行"双重"职责,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化解劳资矛盾和冲突,是当代中国工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学界对中国工会的理论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二元论和统合论。这两种观点均过分强调了党和国家的作用,而忽视了中国工会所具有的"能动性"。面对近些年频发的劳资冲突,广州工会积极发挥"能动性",充分利用体制内资源和条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实现对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在现有体制内逐渐探索出有效处理复杂劳资关系的"广州经验"。当前,有利于中国工会向"维权"转型发展的空间已经形成,关键在于工会自身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空间而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正>职工之家建设,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营造企业良好氛围、切实凝聚职工队伍、确保企业和谐稳定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中国工会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让工会在职工需要时能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使所有工会组织都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的要求,为深化职工之家建设指明了方向。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不断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团结组织职工投身铁路改革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各级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近年来,济南市总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整体利益,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维权工作实践中逐步建立完善了在健全组织中的维权、在完善制度中的维权、在帮扶救助中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5,(6):10-15
2004年,中国工会明确提出和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关于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2004年,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大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会组建和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工作,建立健全保障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权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维护了职工群众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加大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力度。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关于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积极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工会组建工作激励机制,努力把职工吸引和组织到工会中来。2004  相似文献   

15.
新《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赋予教育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6.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企业工会在维权中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和建立健全维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再次强调工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它坚持与发展了工会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的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总体思路强调要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通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棉一 《中国妇运》2003,(7):36-37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棉一分公司,拥有纱锭98252枚,织机1584台,其中喷气织机282台,曾获得“国家一级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公司女工委在党委和工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企业这个大局,依法代表和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收到较好的效果,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02年度“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光荣称号。 从纺织行业特点出发,强化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意识 我们一方面普及法律常识,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会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近年来,该局工会紧紧围绕全局工作中心,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凝聚员工力量,营造以“建家”推动管理、以“建家”优化服务、以“建家”提高素质、以“建家”促进发展的全员建家的和谐氛围。工会关注关心职工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改制,往往会带来一些利益纠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显得极为迫切。因而,工会主席作为企业职工的代言人,为了履行职责而被打击报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他们在维护别人的合法权益时自己的权益该怎样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