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产业集聚度是衡量不同地区同一产业是否能协调承接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选取一系列量化指标可以看出东西部地区产业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同时使用Carlino模型和Segal模型对东西部第二产业集聚度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东西部地区第二产业集聚效应相差不大,东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教育和城市化效率的差距是阻碍东西部地区产业对接的主要因素。为此,国家应不失时机地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以扩大内需并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加强西部地区金融行业的建设;推行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的城市化策略,并注重经济增长极的培育;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和根本目标。东西部共同富裕构想,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关系及缩小东西部差距,形成完整的东西部共同富裕构想。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也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大方针。确立沿桥开发战略,将极大地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改革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促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拉大。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不足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造成这种差距的最直接的原因。从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因素分析入手,寻找解决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对策,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主要途径。一、东西部地区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一)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现状我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阶梯形差异,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从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看,第二、三产业单位…  相似文献   

4.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技术转移趋势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新 《前沿》2010,(1):4-8
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我国技术转移发展策略是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和综合集成为重点,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振兴,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升。本文从技术转移的基本特征,历史演变入手分析了现代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并依据我国情况提出了技术转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刘善林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繁荣,缩小同发达地区经济上的差距是党和国家一贯的主张,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把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它同国家实施的科技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6.
危旭芳  张婷 《岭南学刊》2023,(3):104-115
如何有针对性地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在新发展阶段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构建了包括居民生活差距、基础设施差距、公共服务差距和产业发展差距等在内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使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对东西部七省(云南、甘肃、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的城乡差距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着力推动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加快补齐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探索差别化城乡融合路径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有统计数字表明,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提高了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更成为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进入80年代以后,东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从1983年到1998年,我国东西部人均GDP的绝对差距,由325.2元迅速扩大到5490.9元,相对差距系数则由44.4%急剧上升到57.7%,扩大了13.3个百分点。1998年,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已达到9522元,而西部地区仅为4031.1元,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有迹象表明,东西部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必会受到中西部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东西部经济优势和劣势的动态分析赵崇生林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急剧扩大。一般认为,这是我国区域非均衡增长的必然结果。但对于如何有效遏制这种东西部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仅仅只是从发展战略的调整方面去考虑,而很少分析用发展战略的调整弥补...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庶长 《桂海论丛》2000,16(6):41-43
中国西部70 %以上是民族地区 ,西部问题的重点是民族问题。在东西部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后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缩小东西部差距 ,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繁荣。为此 ,西部大开发要紧紧抓住民族区域自治法这个法宝 ,尽快使西部民族地区赶上中部和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李亚玲  汪戎 《思想战线》2006,32(6):123-130
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个两难处境是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走文化可承继性的内源性经济发展道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进行整合,增强当地人民的主体意识。为此,中央对西部的投资应该注重对社会文化软环境的建设,以形成西部地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2.
吕宛青 《思想战线》2004,30(5):127-132
我国旅游资源分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聚集了极丰富的高品味旅游资源,甚至于还是世界顶尖级的旅游资源。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逐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后,西部在我国经济高增长进程中相对落后,属于低增长梯度地区,相对于东、中部仍处于工业化的较低发展阶段.随着区域差距的动态扩大,在我国21世纪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进程中,西部增长滞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区域性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因此,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加快增长率梯度推进,激活西部的增长潜力,使之成为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发区域,这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分析和对东部财力优势的简述,阐明东部地区的资金和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组合是最佳的发展组合,东西部优势的互动,将对西部大开发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贫困,缩小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在大开发中西部及民族地区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自治权的政治优势,目前对民族地区自治权的重视及其制定、行使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健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空间分布规律视角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结构。对我国内地31个省份2000-2010年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行Malmquisit指数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存在效率对增长贡献份额低、技术利用效率几乎无改善、技术进步主宰效率变化的总体特征。同时,各区域之间经济效率差距巨大,东部、东北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又好于中部地区。依据Moran-I指数分析发现,各省份之间的技术进步和整体经济效率呈现出集聚状态,而技术利用效率未表现出空间相关性。空间分析结果意味着要获得持续稳定均衡增长,必需加快市场制度建设,改变当前依赖行政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生态思维的概念、特征和西部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生态思维应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主体思维模式,并从效益权衡、开发评估、绿色GDP、绿色技术、生态管理、文化保护和生态教育等方面,对生态思维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西方多民族国家的自治立法在立法目标、立法原则及立法内容等方面与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认为认真总结和研究西方民族国家的自治立法,对中国进一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宁  杨先明 《思想战线》2007,4(4):66-70
对西部FDI增长要素效应以及增长函数的研究表明,西部FDI吸收量存在较大缺口,使得西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的机会损失。  相似文献   

20.
西方各国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政府援助具有诸多成功经验,这些经验表明政府决策是缩小 地区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初期,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提 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