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美国总统刚刚一起秀吃汉堡包,美国司法部6月28日就宣布,美方经过多年调查后逮捕了10名俄罗斯间谍嫌疑人,另有一人在逃。消息传出,全世界舆论哗然。就在国际社会纷纷猜测已经变暖的俄美关系是否会再次出现寒潮,为什么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发难以及俄罗斯将会如何应对时,俄罗斯甩出了回牌,同意用4名在押的美国间谍换取这10人,吵吵嚷嚷的俄美间谍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但这场风波还是折射出俄美关系的一些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间谍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近年来的有关资料表明,每年世界汽车工业被间谍窃取的技术秘密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谍报机关在反恐怖领域密切联系、互通情报、携手合作,两国曾一度激烈的谍报角逐似科被世人所忘记。然而,没过几个月,“暂时的合作与永恒的角逐”这一国际间谍战的普遍规律再次“显现”:2002年4月10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对外宣布,该局又成功地挫败了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窃取俄核心军事机密的企图。该局官员强调,俄方手时里掌握有美中央情报局对俄罗斯进行种种间谍活动的确凿证据,同时还谴责美国人违反国际间谍战的游戏规则,对俄罗斯招募对象使用不人道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间谍问题一直困扰着德俄两国关系。早在两年前,德国的反间谍部门——联邦宪法保卫局就识别出至少165名在德国活动的具有合法掩护身份的俄情报人员,并要求俄方将他们全部撤走。前不久,德国破获了一起重大的俄罗斯科技间谍案,这似乎告诉人们最新一轮德俄间谍战开始了。1999年7月28日,西装来履的德国商人米歇尔·科赫拎着一只鳄鱼皮箱,行色匆匆地走入汉诺威国际机场,登上一架即将飞往俄罗斯的班机。坐定之后,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得意。突然,几名体格魁梧,身着便装的人来到他的座位前,不容科赫反应过来,他的双手已戴上了一…  相似文献   

5.
幽深莫测、碧波万顷的大海历来是国际间谍战角逐的重要舞台。冷战虽已结束,但间谍们并未从奔腾咆哮的海浪中消失,相反,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辅助之下,各国间谍频频染指海洋,利用这一广阔的战场开展各种情报侦察活动。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海洋间谍战无不在悄然进行着。长期以来,俄罗斯始终是各国开展情报活动的众矢之的,而横跨欧亚的俄罗斯周边广阔海域更成为海洋间谍战的热点地区之一。各国海洋间谍卫星、侦察船、间谍潜艇等纷纷在此登台亮相。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直在针对俄罗斯的海洋秘密战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  相似文献   

6.
追踪“波普事件”汪冲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旷日持久的间谍战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俄罗斯联邦安全情报部门于2000年4月份捕获一名盗窃俄高速鱼雷机密的美中情局间谍。 12月 6日,埃德蒙·波普因间谍罪被俄罗斯一法庭宣判 20年监禁,成为 40年来第一个在俄罗斯被定为间谍罪的美国人。 落网经过 据俄安全部门披露,美国人埃德蒙·波普2000年4月4日在与俄资深教授秘密接头时,被俄联邦安全部门(FSB)当场抓获。FSB随后发表的一份声明指出,波普名义上是一家私人公司的主管,但实际上是美中央情报局…  相似文献   

7.
杨政 《今日广西》2013,(6):20-20
5月15日上午,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召见美国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就美国中情局一间谍试图招募俄情报部门官员一事向其提出抗议。  相似文献   

8.
1999年12月9日,美国国务院声称,美国驱逐俄罗斯一名外交官,理由是该外交官使用窃听器在美国国务院从事窃听活动。这一事件是俄美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场间谍战,无疑使本来就乌云密布的俄美关系雪上加霜。揭开序幕11月28日,美国军方官员宣布,美国海军上士丹尼尔·金因涉嫌向俄罗斯提供机密资料而受到指控。现年41岁的丹尼尔·金,已在海军服务了18年,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海军密码专家。美国军方官员称,金是在一次例行的安全检查中暴露的c面对测谎器检查,金承认了自己的间谍行为。美国媒体报道说,金告诉调查人员,他在1994年把录音资料软盘…  相似文献   

9.
普京在俄情报机构成立82周年大会上讲话(2002年12月20日) “9·11”恐怖事件之后,各国情报机构在加强反恐怖工作力度的同时,隐蔽战线的较量也在加剧。俄罗斯表面上对西方国家表现出历史性的亲和,而实际上,情报与反情报、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国间的间谍情报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忙碌。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危机至今已近一年,经历了从持续抗议冲突、政府更权、克里米亚入俄;到东部战乱、马航客机坠落、举行大选;再到停火协议有名无实、放弃不结盟地位、形成军事对峙。如今局势仍旧波诡云谲、不容乐观。美俄围绕乌克兰战略博弈的持续加力和翻新是贯穿这场危机过程的基本内容,也是后冷战时期霸权国家与地区大国地缘战略较量的一种反映。深入了解美俄在本轮危机中的博弈和影响,并思考对我国家安全危机管控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巴国家安全机关特工加西尔,受命以船长身份在海外吸引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注意,并成功地打入中情局的间谍组织,对中情局实施侦察和谋略欺骗达9年之久。1987年古巴决定对美国反古巴间谍破坏活动进行公开揭露,这场秘密较量才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尽管美国口口声声说不再把俄罗斯视为直接的军事威胁,但俄罗斯数以千计的核导弹、实力犹存的军事力量和变化莫测的政局仍是美国间谍机关关注的重要目标。1999年12月1日,俄美一次激烈争吵,最终导致俄罗斯宣布驱逐一名被指控为搜集俄军战略情报的美国高级女外交官。这是自1994年2月以来俄罗斯第一次愤怒地把“山姆大叔”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蔚蓝色的行星上。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职业,能比间谍更古老、更能催生人们的肾上腺激素的了。所以。当2010年美俄间谍案一浮出水面,便迅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俨然就是一出现实版的007电影。美貌靓丽的女特工安娜·查普曼。蒙太奇般的情节,曲折离奇的政治角斗,让光怪陆离的虚构影像与现实世界的距离,瞬间变得如此贴近。  相似文献   

14.
V卜1 956年7月,U一2间课乍机首次越界飞行搜集情报。图为U一2侦察飞年拍摄的开罗阿尔马沙空军基地照片。肺沦尧啦彬扮入、,阅1.64牛,美自研制出SR一7了“黑鸟”侦察飞机机上配有功能强慕大的电子侦察统,为冷战时期国的情报工作挥了重要作用。系_美鹭发瞥 V以色列研制的“海尔梅斯”无人才币家赤几间谍档案(十六)——情报战中的高空“间谍”@韩高  相似文献   

15.
间谍情报活动是保密性极强的职业活动。一般说来,离开保密,就谈不上间谍情报活动了。至于保密对于间谍情报活动的重要性,早在数千年前就被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所认识。著名的《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就提出了三军“莫亲于间,赏莫厚与间,事莫密于间”的论断,并强调“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可见,孙子对保密工作在间谍情报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得十分透彻。  相似文献   

16.
美古两国真可谓是一对冤家。多年来,在隐蔽战线上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两国相互之间都破获不少间谍案件。最近,又爆出了令人震惊的新闻:美国国防情报局古巴情报科科长居然是古巴的“超级女间谍”。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美俄关系依然举足轻重。美国在尽力争取俄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某种合作的前提下,一直没有放松对其战略压制和围堵。俄也不甘坐以待毙,努力抵消美的战略挟制。美俄博弈,引发大国关系的一系列互动调整。时事报美对俄战略的线条与轮廓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明显加大对俄的战略挤压。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图谋使俄永远不再对美构成战略威胁,在人权、车臣、政治体制建设等方面无时不对俄施压。特别是2003年11月以来,连续在俄的势力范围内发起汹涌澎湃的“颜色革命”,以和平…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8,(3):55-56
4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率领700人的庞大代表抵达俄度假胜地索契,对俄进行2天的非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与俄即将离任的总统普京及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会晤。俄美双方签署了对两国关系进行总结和定性的《俄美关系战略框架宣言》。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联邦调查局最近重申,反间谍是仅次于反恐的第二要务,并认定中国是今后10到15年间“美国最大的间谍威胁”。联邦调查局认为,美境内的外国间谍现在更偏重于窃取美国科技情报,如先进电脑软件、敏感国防技术等,他们的活  相似文献   

20.
2001年8月23日,美国空军退役中土布赖恩·里甘因间谍嫌疑被警方拘留。据称,里甘要向利比亚卡扎菲政权提供有关美国间谍卫星网的详细情况,严重危害美国情报网的运转和国家的安全。 有关人士指出,这是自美国汉森间谍案以来又一起曝光的重大间谍案件。汉森是替俄国做事的双重间谍,里甘则泄露美间谍卫星在太空运转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