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们所从事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当前我们凝炼和熔铸核心价值观也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本文认为我们构建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应把重点放在力求将核心价值观锻造得更有助于人们追求和实现客观符合主观;提炼得更有利于社会弥补和满足当下现实所缺;熔铸得更有益于人类规范和引导社会现实向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校在举办干部理论培训班的过程中,学员普遍反映教学的理论内容与现实反差较大。认为教员讲的理论是对的,也无可挑剔,但现实不是那么回事。理论与现实根本对不上号。特别是触及到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更感理论与现实反差之大。为提高教学质量和...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报刊、广播等传媒上了。因为,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当代的人们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电视和网络获取新闻和信息。正是基于这种现实,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十分注意运用当今最先进、最便捷的传播媒体,拓展人大宣传工作的新途径,使人大宣传外延更广泛,内容更丰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是高度认同教育的本质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教育应该首先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对自己负责。现在,教育过多地关注了所谓知识,过于现实,甚至势利,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入,如何能够体认教育的本质呢?所以,我认为教育需要一场全民启蒙。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给人们的警示许志龙,戴玉富50年前,在中国六朝古都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法西斯血腥屠杀我国同胞的事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注上了一段浓浓的血泪文字。50年来,包括日本历史学家在内的许多中外学者,遵循“深刻地了解过去,准确地把握现实,更...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发展与需要的社会文化规定性王守义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理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然而,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次上谋求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解,显然是一项困难的事情。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  相似文献   

7.
团结也是艺术武园萍一说到善于团结人,人们往往只把它看成是个人品德、修养、胸怀。其实,对一个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来说,往往更表现为一种凝聚人心、合理使用人才的领导艺术。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是一块天地,同是一个单位,有的人当“一把手”,这个单位干...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9,(9):21-21
一、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现实价值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有其历史的理论依据和制度安排,对于我国现实发展实践来说,我们更需要厘清其现实的价值,以更好把握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理想?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1.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精神现象。理想就是对未来的、可能实现的美好目标的设想。理想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未来性、可能实现性和美好性。所谓未来性,是指理想不是现实的东西,它是未来的目标。所谓可能实现性,是指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不能实现的东西不能称为真正的理想。理想是扎根于现实,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设想。所谓美好性,是指它比现实美好得多。美好就是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将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幸福。人们常…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优势董德刚人们日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现实中尚不存在,主要还是人们的一种向往;其二是指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社会制度,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应当注意把这...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而灿烂的乐章,人们相信,党的十六大同样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要而振奋人心的一章,她代表着更富于革新精神的新时期的开始。历史和现实已经证实: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激励和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这种力量。正如十六大报告总结概括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中的第五条所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罗婧 《时事报告》2005,(6):65-67
不久前,一个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徐本禹,一位平凡的大学生,为了一个心愿,从繁华的城市到贫困的山村.用爱心和执着感动着现实社会中越来越现实的人们。  相似文献   

13.
变迁与发展     
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北二环路小街桥南侧有一座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办公楼,这就是北京市公安出入境管理处所在地。每天,来此申请办理因私出入境手续的人员络绎不绝,长久以来萦绕于人们心头的出入境渴求正在一天天成为现实。作为展示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总体形势的一个窗口,首都的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也经历了一番沧桑巨变。在这个窗口,我们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无处不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走出了闭塞,抛弃了贫穷的人们翘望着更广阔的天地。同时,这块每天在发生着奇迹的国土也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陈风 《今日广西》2007,(18):66-67
这是一幅宏伟蓝图, 这蓝图着实令人神往, 人们有理由相信,这蓝图不久就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有没有“59岁现象”?这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现实问题。现实中是否存在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人类思想发展史证明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是贯穿于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根本原则,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人为本”不仅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它是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理念。 因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认真地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7.
信访是政府沟通公民的一条特殊渠道,同时,又是公民参与政治,寻求司法和行政救济的有效通道,在转型期,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所面临的法理困境和现实困境,也使得信访制度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当前因利益关系调整等因素引发的基层信访问题呈高发多发态势,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基层信访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事关基层稳定的全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江海洋 《群众》2008,(6):48-49
所谓“法治文化”,是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积淀于一个国家、地区,并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及其价值取向。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首要倡导法治文化。而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必须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法治精神就很难延续传承,更谈不上提高社会法治化的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推进法治建设,必须以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法治文化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时统君 《前沿》2011,(15):54-57
将低碳经济的道德追问设定为两重向度,是从伦理维度对低碳经济扩展思考的现实反映。对低碳经济价值取向的道德追问是要考察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人的价值取向是否与具有“应然”意义的道德价值相契合以及相契合的状况。对低碳经济何以实现的道德追问则是要求人们明确,低碳经济的全面实现不仅需要资金保障与技术支持,更需要一种普遍的“类意识”的树立。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不仅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效果,更反映出了公安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指明了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留给人们对公安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